不揭人短是度量,不避人难是修养,不忘人好是善良。

做人不说人短不思人过(不揭人短不避人难)(1)

01

弟子规中说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意思是说切莫当众揭露别人的短处,切莫说起别人的隐私处。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总有一些事是自己看得顺眼的,其中也不乏看不顺眼的,如果看某件事或者某个人不顺眼,硬要揭短,与人为难,令人难堪,解自己一时之气,可知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小人记恨在心,以后难免会有龃龉。

做人不说人短不思人过(不揭人短不避人难)(2)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出身卑微,曾当过和尚,还曾在街头要过饭,做了高高在上的皇帝后,昔日的那些穷哥们儿去京城投靠他。

这些人是和朱元璋共过患难的朋友,想着他会念在昔日的情谊上,给他们封个一官半职什么的,也让他们享受一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可是朱元璋最忌讳的就是别人揭他的老底,认为那样会有损自己的威信,因此对来访者大都拒见。

所以他那些昔日共患难的穷哥们儿只能眼看着朱元璋做皇帝,享受着人间的山珍海味,而自己却只能继续过着食不果腹的苦日子。

虽然很多人见不到朱元璋,但偶尔也有例外。

做人不说人短不思人过(不揭人短不避人难)(3)

有次和朱元璋孩提时一块光屁股长大的人从老家凤阳千里迢迢地赶到南京,去见朱元璋。

这位纯朴的老兄依然把朱元璋当成儿时的那个小孩子,认为没有什么话是不可以说的,忘记的君臣有别。

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大嚷大叫起来:“哎呀,朱老四,你当了皇帝可真威风呀!想当年咱俩可光着屁股玩过,你干了坏事总是让我替你挨打。记得有一次咱俩一块偷豆子吃,背着大人用破瓦罐煮。豆还没煮熟你就先抢起来,结果瓦罐弄烂了,撒了一地的豆子。你吃得太急,豆子卡在嗓子眼儿了,最后还是我帮你弄出来的。怎么,不记得了?”

做人不说人短不思人过(不揭人短不避人难)(4)

朱元璋认为这个人太不识抬举,自己的威信以后如何办。于是下令杀了这个人。

曾国藩曾经说:“予人一分面子,人必予两分面子。伤人一分面子,人必损十分面子。为人处世,面子不可不慎。”

02

助人者人恒敬之。古语曾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说得也是这个道理。

周磊的爸爸是大家眼中的老好人,街坊四邻有需要的,他总会去帮忙,有的时候还要倒贴钱,周磊妈妈一直说他傻:“现在还巴巴地给人帮忙,最后还要贴钱?”

这个时候周磊爸爸总是一笑而过,后来周磊谈了个对象,对象是个独生女,家里担心孩子嫁过来会受委屈,在谈彩礼的时候要的比较多,房子必须是全款,车女方陪嫁一辆五十万的,嫁妆给一套房子,66.6万的现金,女方也说最后的彩礼会一起过来,回到小两口的手里。

做人不说人短不思人过(不揭人短不避人难)(5)

买房子的时候还差十五万块钱,因为要的急,这房子的位置好,如果不付钱,后面还有大把的人等着,周磊的妈妈急得团团转,后来解放邻居不知道从哪里听说了,纷纷主动借钱:“这么多年老周为人不错,我们信的过。”

就这样你家一万我家两万了最后凑齐了,赶紧签了合同。

最后周磊妈妈感叹着说:“唉,之前是我做错了,远亲近邻不如近邻啊!老周以后我也不说你了。”

周磊爸爸还是一笑而过……

做人不说人短不思人过(不揭人短不避人难)(6)

没有谁的成长之路是一帆风顺的,同样人情也是需要往来的,身边人有需要帮助的,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能拉就拉一把,一次两次可能不会有什么,可是时间可以验证一个人的品性。

03

知恩图报,善莫大焉。

爱是相互的,你记着别人的好,报答别人得好,别人也会记得你的好,报答你的好。

有一个盲人住在一栋楼里。每天晚上他都会准时到楼下花园去散步。

奇怪的是,不论是上楼还是下楼,他虽然只能顺着墙摸索,却一定会按亮楼道里的灯。

一天,邻居好奇地问道:“你的眼睛看不见,为何还要开灯呢?”。

做人不说人短不思人过(不揭人短不避人难)(7)

盲人回答道:“开灯能给别人上下楼带来方便,也会给我带来方便。”

邻居疑惑地问道:“开灯能给你带来什么方便呢?”。

盲人答道:“开灯后,上下楼的人都会看得清楚些,就不会把我撞倒了,这不就给我方便了吗。”邻居这才恍然大悟。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做人也是同样的,一辈子很短,不要虚度光阴,记住这三句话:“不揭人短、不避人难、不忘人好”,便足矣。

作者简介:观社会百态,聊柴米油盐,夫妻之间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有问题欢迎私信~欢迎关注 @知世Y,我们聊聊你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