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我国夏季、冬季的盛行风向不同:

①夏季:西南季风 东南季风,由印度洋、太平洋吹向大陆,水汽充沛,为我国带来丰沛的降水

②冬季:西北季风 东北季风,由大陆吹向海洋,空气干燥,水汽较少,常带来大风降温天气。

地理在线课堂每日一题世界气候(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1)

图1 我国的夏季风、冬季风


例题

39、下图为亚马孙河河口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在线课堂每日一题世界气候(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2)

(1)亚马孙河河口的潮汐潮位较高,原因是______。

(2)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风能资源丰富,原因是______。

答案:

(1)①河口受东北信风的影响,信风顺着潮流方向,推高潮位;②河口为喇叭状,由外向内逐渐变窄,导致潮位由外向内逐渐升高;③河流径流入海,被海水顶托,潮位上升。

(2)①陆地和海洋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冬夏季风交替影响;②纬度低,热带气旋频繁;③白天、黑夜会形成海陆风;④下垫面平坦,对风力的削弱作用小。

精讲精析:(1)分析亚马孙河口潮位较高的原因。①亚马孙河的流向为西南——东北,河口朝向东北,而恰好河口受到低纬度东北信风的影响,在东北信风的吹拂下,海水涌入,潮水潮位升高;②河口为喇叭状,从东北方向涌入的海水,越流动河道越窄,因此水位升高;③亚马孙河径流量较大,河水入海,受到海水的顶托作用,水位升高,沿海的潮位升高。

(2)分析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①亚欧大陆、太平洋之间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较大,冬季风、夏季风盛行,风力资源较为丰富;②我国东南沿海的纬度较低,热带气旋频繁,并且地形较为平坦,对风力的削弱作用较小;③沿海地区,由于陆地与海洋热力性质的差异(陆地升温快、降温快),因此白天形成海风,晚上形成陆风,风力资源较为丰富。


总结

本节例题的难度适中,解题思路为:①根据亚马孙河的流向、河道形状、盛行风向、海水的顶托作用,分析河口潮汐潮位较高的原因;②根据冬季风夏季风、热带气旋、地形和海陆风,分析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比热容不同),陆地升温快、降温快;海洋升温慢降温慢。因此,形成了“海陆风”:

①海风:白天,温度升高,陆地温度>海洋温度,陆地近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同层海洋的水汽补充过来,形成“海风”

②陆风:夜晚,温度降低,陆地温度<海洋温度,陆地近地表的空气受冷下沉,近地表处的空气向海洋扩散,形成“陆风”

地理在线课堂每日一题世界气候(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3)

图2 海风和陆风

【每晚20:00,每日一题,学好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