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清明节,我保证您脑海当中马上会想到的就是吃。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好像清明节只有扫墓这一件事,但其实清明节从古至今有悲酸泪不假,但更有吸引大家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清明节确切说应该是一个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如果是从晋文公纪念介子推开始算起的话,清明节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产生的很多丰富有趣的民间习俗。

清明节的来历和传说是什么(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1)

介子推割肉喂晋文公

听到这儿有朋友会问了晋文公和介子推,这不是寒食节的故事。寒食节是寒食节,清明节是清明节怎么混为一谈了,没错寒食节原本是清明前一天,当年晋文公落魄时,追随他的介子推割下腿上的肉给文公吃,但文公登基后却介子推却不出世,反而隐居起来。晋文公就被迫烧山,想逼他出来,没想到介子推他性子倔被活活烧死,从而懊悔不已,就将这一天设为寒食节,规定全国这一天,家家户户不得生烟火。于是老百姓在前一天将饭做熟,第二天吃寒食,同时还会有祭祀踏青等习俗一并流传下来,可这些是宋之前的事。

唐朝时,寒食节就逐渐不兴了,可能古人觉得吃冷是对身体不好,是到了宋元时期,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并将其融入了清明节当中。所以说寒食节是清明节应该也是没错的。那问题是古代的清明节的习俗,和咱们现在的清明节习俗相对比,又有哪些有趣的地方?咱们下面的就赶紧来比一比。

古今对比第一条吃寒食v 吃大餐

现在清明节我们是托了介子推老人家的福了,全国放假三天,古时候没有外卖智能手机,历史上很长很长时期只能吃寒食,可是现在咱们可以微信搜一搜,团购网看一看,找一个经济实惠,又有档次的地方和亲朋好友聚一起,海吃海喝海聊。清明三天假期确实在吃的方面比古人过得爽多了。

古今对比第二条扫墓祭祖v 网上文明祭祀

历史上考证,第一个清明扫墓的人就是晋文公从耳,第一个被扫墓的人就是介子推,但扫墓这个习俗在秦之前就流传了很久了,只是不一定是在清明时节一直到唐朝时才开始盛行。在清明节扫墓,古代儒家社会,清明节祭祀仪式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一定得要自己亲自到祖先或亲人的坟茔上去,实在是没办法了,才能在家里边缅怀。而如今,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普及,很多朋友也能够接受文明祭祀的新风尚,就是可以不用长途奔袭去扫墓,尤其是现在的疫情情况下,很多朋友,也可以选择上专业网站来祭祀,或者选择使用微信qq 微博等更简便的方式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对于这条,我觉得是各有千秋。

古今对比第三条插柳v 植树

说起来古时候有清明节插柳的习俗,据说这个习俗是为了纪念教民农事祖师爷神农氏的,那也有说是和戒子推有关的,无论是民间传说还是史籍典章的记载,清明节插柳都是和避免瘟疫疾病有关,现如今清前后正是北方植树的好时节,阳光明媚,雨露滋润,这个时候也是树苗成活率最高,成长最快的时候。虽然说每年三月份咱们有植树节了,但对于所处的北方来说,甚至是边疆是真正到了清明前后天气才真正的开始转暖更是植树的好时节,所以清明节植树已经基本上替代插柳,成为了一个主流,所谓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也是一种很好的体验。

古今对比第四条踏青吟诗v 拍照刷屏

古代清明节又换作踏青节古人当日在郊外踏青,尽享大自然的恩赐之际,还特别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像敦煌壁画中就囊括有清明春游途中麝月踏舞和潘树摘花看杂技,顶杆娱乐的画面,再加上古人善诗,遇到文人雅士吟诗作赋作,对酒当歌也是常有的事。的确小优雅,小确幸,关于这一点,咱们现代人确实比不了,不过咱们也可以选择踏青春游。

只不过更多的时候,是直接掏出手机,一路游玩,一路拍照,桃花开了他拍一张,杨柳绿了,,来一张,摆个p o s 来一张,然后发到朋友圈,求个赞也是蛮有趣的。

古今对比第五条清明节秋千v 玩手机

那么,据考证在春秋时期,我国北方出现了秋千,其实原本它不叫秋千,叫千秋,那为了避晦,就改成了秋千,古人们不光喜欢玩,特别喜欢在清明节荡秋千。一旦荡起来几个时辰都下不来,对此很多文人留下了有关秋千的不少诗词,

在清明节的时候,比方说,苏轼曾写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就描绘了古代少女清明节时候的荡秋千的情景,而对比我们现代人大部分的时候,都是玩手机玩手机,手机没电了,世界毁灭了。赶紧充电,不知道荡秋权为何物了。

清明节的来历和传说是什么(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2)

古今对比第六条玩蹴鞠v 足球。

那鉴于中国足球现状,咱们就略过吧。

最后一条古代放纸鸢v 现代放风筝

其实是古人在清明节放纸鸢。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去除晦气,剪断牵线,任凭轻风载着这个风筝,自由飞翔,就希望除病消灾带来好运。跟现代人放风筝那可不一样。虽然说一年四季,现代人都可以放风筝,但绝大部分人恐怕都跟我一样,只看过别人放都记不得上一次什么时候放。

清明节的来历和传说是什么(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3)

你觉得清明节古代和现在还有哪些不一样的,欢迎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