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在医学上称之为“足癣”,是由足部真菌感染而导致的一种足部疾病,其皮肤损害往往是先单脚或单侧发生,数天或数周后才感染到对侧或另一只脚。水疱主要出现在趾腹和趾侧,最常见于三四趾间,足底也会出现,先为深在性小水疱,后面可能会逐渐融合成大疱。

脱鞋子脚气犯了痒的受不了(一脱鞋满屋子臭味遭嫌弃)(1)

脚气有哪些类型?

1.水疱型。多发作于足底部。最初表现为为壁厚饱满的深在性小水疱,有的会融合成大疱,疱液透明,有瘙痒感。手抓挠后也会被真菌感染,起水疱,发展为水疱。

2.趾间糜烂型。此类型脚气发作初期脚趾间潮湿,浸渍发白,干涸脱屑后为湿润、潮红的糜烂面或伴有裂口,有瘙痒感,容易继发感染。

3.角化型。角化型比较容易被忽视,即脚上并未出现水疱,浸渍糜烂等状况,只有脱皮、皮肤增厚等表现,大多数人认为没有什么问题,其实这也是脚癣的一种症状。

并且最让患者苦恼的是,每天回到家里一脱鞋子,脚臭的不得了,连家里的猫都要TU,除了臭,钻心的痒更是让人难以忍受,走几步路就恨不得脱鞋子挠一挠。重点是脚气还要年年发、年年治,拿它完全没办法,让人几近崩溃。

为什么脚气这么难缠呢?下面为大家分析一下原因,可自行对照一下,是否也在犯这些错误。

“斩草除根” 别再犯这些错误

1.给药只涂抹明显患处

涂药膏时只涂抹有明显症状的病灶处。殊不知这样会遗漏一些潜在无症状的病灶,在条件成熟时,这些病灶就可能发作。

脱鞋子脚气犯了痒的受不了(一脱鞋满屋子臭味遭嫌弃)(2)

2.用错了外用药

外用药不易渗透,某些类型的脚气,如角化过度型足癣,仅仅使用外用药,治疗部位达不到有效的抗菌浓度,疗效不会太理想。需要先使角质软化,再用抗真菌药,一些趾间糜烂型脚气患者,如果直接使用外用药,局部刺激性大,反而易引起细菌感染。

3.与家庭成员间交叉感染

可能你的家人不经意间也同时染上了脚气,建议同时进行治疗,这样才能彻底地杀灭真菌。

4. 晒鞋袜就能杀灭真菌

很多人认为把鞋袜放到阳光下晒晒就能杀死真菌,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在脚气治愈后,要经常在脚和鞋内使用抗真菌散剂,以防脚气复发。

如何治疗脚气呢?

今天教大家几个非常实用的,生活中就能治疗脚气的小妙招!

1.冬瓜皮熬水泡脚

把削下来的冬瓜皮熬水,水熬好后晾温,把脚放在冬瓜皮水里泡上15分钟,连续泡上一段时间,脚气会有好转。

2.盐姜水泡脚

水中放适量盐和数片姜,加热至沸腾,晾温洗脚,并搓洗数分钟,不仅除脚臭,还可消除一天下来的疲劳。

3.碱面泡脚

取一汤匙碱面,温水溶化,将脚浸入碱水中,泡洗30分钟左右。轻者两三次,重者四五次即可好转。

脱鞋子脚气犯了痒的受不了(一脱鞋满屋子臭味遭嫌弃)(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