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高质量的动画,我们会称之为“神作”,这些作品基本上都是开局惊艳,中期稳定,后期也能自圆其说,甚至可能越做越好。有些动画同样也可以从头渣到尾,偶有闪光点也是“瑜不掩瑕”——大家称之为“渣作”的就是它们。可有些动画却是开局让你觉得震撼,结果看着看着就变味了,最后直接变质。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那些“高开低走”的动画吧!

提到高开低走的动画,我想近年来最出名的莫过于《紫罗兰永恒花园》TV版以及去年的《全员恶玉》,这两部动画堪称高开低走典型。其中“京紫”更是从PV就提前被观众预定为“人类圣经”,最后仓促收尾,着实令人失望。

讽刺动画这场骗局骗了我们20年(有些动画会骗人)(1)

不过这次我们不谈这两部作品,毕竟它们已经被分析透了,况且大家都已经心知肚明——那么除此之外,还有哪些“高开低走”的动画呢?

甲铁城的卡巴内瑞:大制作下大写的尴尬

大体来说,那些我们能称之为“高开低走”的动画,往往都有着不小的投资——否则那些面带贫穷相的小成本动画,无论如何也难以“高”起来——这其中《甲铁城的卡巴内瑞》就是佼佼者。

讽刺动画这场骗局骗了我们20年(有些动画会骗人)(2)

说起“甲铁城”,就不得不提《进击的巨人》第一季,因为它们都是由同一家制作公司制作的。这家名为Wit Studio的公司,在制作了巨人第一季之后,一时间名声大噪,隐隐有成为日本动画界巨头之势。

只要你看过巨人第一季,我可以大胆地说,不可能不被它高超的表现力、震撼的打斗场景所折服,“进击的巨人”这一人气IP也是从那个时候才开始火起来。然而就在Wit Studio想要再接再厉、重回巅峰之时,他们制作了《甲铁城的卡巴内瑞》。

讽刺动画这场骗局骗了我们20年(有些动画会骗人)(3)

这部原创动画高开低走到了什么程度呢?之前曾经有网友说:从万众期待到千夫所指。我想这个评价一点都不夸张。

现在回过头来再看甲铁城,你会发现,这部动画有着丧尸 和风朋克 末日废土 大河内一楼等等噱头十足的制作元素,甚至它的导演荒木哲郎、音乐泽野弘之都能拿出来吹一波。事实上,在我看过经费炸裂的第一集之后,我几乎认定了它就是当季霸权,大有成为神作的潜力。

然而甲铁城的高光时刻并没有持续多久,它的剧情就崩了。

讽刺动画这场骗局骗了我们20年(有些动画会骗人)(4)

比如女主无名这个原本逼格十足的角色,在后期彻彻底底成了一介莽夫,曾经冷静理智的战斗方式不见了,人设崩到判若两人。各方的战力也在后期直接失衡,原本令人谈之色变的丧尸,待美马这个bug出场之后,竟然成了一群炮灰,瞬间成了战五渣——既然您这么牛,为什么不去扫荡丧尸,还世界和平啊!

总之,《甲铁城的卡巴内瑞》这部动画,从一开始的宏大世界观定位、超燃且不差钱的制作、末日考验等诸多神作常备的元素,到后来剧情崩坏、人设崩塌,甚至逻辑混乱,可以说期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深。

讽刺动画这场骗局骗了我们20年(有些动画会骗人)(5)

罪恶王冠:无法驾驭的世界观

平心而论,《罪恶王冠》总体看来,其实并不算差,但因为这部动画的起点太高,以至于后期的瑕疵被无限放大,使得它毫无悬念年成为又一部高开低走的动画。

《罪恶王冠》的监督还是荒木哲郎。别看它已经做了两部高开低走的动画,他可是个大人物。他的作品有不少是毫无疑问的神作:《死亡笔记》《学园默示录》,以及《进击的巨人》第一季,即使他后面做的全都是垃圾,仅凭这三部动画,他都能在日本业界立稳脚跟,可见他的功力还是很强的。

讽刺动画这场骗局骗了我们20年(有些动画会骗人)(6)

《罪恶王冠》后期崩坏,其实并不怪荒木。这部动画在世界观上跟《甲铁城的卡巴内瑞》有些类似,都有“末日”元素。末日题材的作品,如何拷问人性永远是不变的主题,如《来自新世界》《人类衰退之后》《少女终末旅行》《漆黑的子弹》等等,都或多或少有关于人性的探讨在里面。在这点上,《罪恶王冠》也不例外。

本来我是抱着这样的期待来看动画的。结果没想到,对人性的拷问不但没有,反而看到了男主越来越中二的无厘头设定,真是让人直呼好家伙。

在讲剧情之前,先说点其他的。这部动画的音乐,是本作亮点之一。动画设定的虚拟歌姬egoist演唱了作品中的所有插曲,它的声音搭配女主角楪祈的出场,把她与男主第一次相遇的场景塑造得非常浪漫,印象分直接拉满。我想,这与动画格外突出的音乐制作是分不开的。

讽刺动画这场骗局骗了我们20年(有些动画会骗人)(7)

如果故事顺着作品一开始的走向,讲述少年少女的成长主题,我想即使它成不了神作,至少也会是一部经常被人谈论的优秀作品。但编剧的骚操作来了——故事大量埋下的坑没有被填上,当我们一步步揭示故事的谜题的时候,突然发现整个故事仿佛建立在一个不可理喻的动机之上。我感觉自己的智商被侮辱了。

最可气的是!在故事的尾声,楪祈居然被编剧写死了!而这也成了这部动画被口诛笔伐的重要原因。

楪祈的死,充分暴露了编剧在驾驭宏大世界观上的无力。第15话和17话都是大河内一楼执笔,以这两集为代表的学生们统治校园的剧情,充满了《革命机》的既视感,只能说,不愧是人类导师大河内。

讽刺动画这场骗局骗了我们20年(有些动画会骗人)(8)

后期剧情的崩坏,始于动画的一位治愈系觉得之死。这名角色是校条祭,她是男主樱满集的青梅竹马,为人善良温柔,她的死,是推动樱满集性格大变的直接原因。我明白编剧想通过献祭这样一位重要角色,来改变故事走向;但给人的感觉就是用力过头。樱满集到后期越来越中二,乃至变得有些不可理喻,更是其人设缺陷的集中表现。

同样是刀,为什么老虚的刀在让人感觉痛恨的同时,又会觉得深感佩服呢?这是因为老虚拿笔写死一位角色,基本上都是根据剧情的需要,不得不让它消失,这样才符合故事的深层逻辑。比如《魔法少女小圆》晓美焰,如果她不死,整个故事根本无法完成,更不要说最后小圆成神了。但你能跟我说校条祭跟楪祈之死对剧情有什么推动吗?它只能让动画更加崩坏而已。

讽刺动画这场骗局骗了我们20年(有些动画会骗人)(9)

DARLING in the FRANXX(国家队)——结尾巨大的争议

《DARLING in the FRANXX》又名“国家队”。“国家队”这个别名的来源很有意思。据说在一次访谈中,其制片人鸟语洋典曾经豪言:“如果把动画比作足球的话,这部动画大概就是日本国家队了。”尽管这段话只能算是制作组的某种期望,但其实也称得上客观评价,因为这部动画的制作阵容确实异常强大

它的制作团队的成员,全部都是圈内的知名人士,无论是编剧、美术、分镜还是脚本、原画,都是日本国内最顶级大佬,这个阵容几乎达到了日本业界的天花板,甚至很多在职员表并未公布的原画,都是业内顶级水准。鸟语洋为了这部动画,真是动用了毕生人脉啊!此外,动画的声优也集中了不少当年的人气声优,想不对它高期待都不可能。

讽刺动画这场骗局骗了我们20年(有些动画会骗人)(10)

随便举个例子:“国家队”的角色设计是田中将贺,他曾经为《未闻花名》《家庭教师》《你的名字》《龙与虎》《学园默示录》《天气之子》等很多大制作设计角色,有的还担当作画监督,大家知道他的实力有多强了吧!

参与“国家队”这部动画制作的制作人员,基本都是这类人。所以动画还没开播,观众们普遍都对它抱着非常高的期待,不亚于当年的京紫。

讽刺动画这场骗局骗了我们20年(有些动画会骗人)(11)

动画刚开播的时候,“国家队”倒也没有辜负观众老爷们长久的等待。它的设定非常硬核,上来就是“反乌托邦 末日”的设定,故事和人物之间的冲突也够足,话题性也非常高(谁不想看白学现场呢),各种梗更是不断出现,眼瞅着一部神作就要诞生了,结果它还是崩了。

说“崩”其实不太准确。这部动画的剧情,一直到后期,从逻辑上都还是在线的,唯独让人接受不了的就是它的结尾。02和广通过自我牺牲,换来了地球的新生,后来他们又转世相遇,再续前缘。这样的结尾,凄恻又哀伤,可就是让人觉得有些莫名其妙。过于开放的结尾,使得它与动画的整体之间有些割裂,对于这么一部作品来说,就有一些不够圆融了。在我看来,这样的结尾纵然很感人,可如果单纯从剧情逻辑来讲,很可能就是编剧觉得编不下去了,只好机械地收尾。

讽刺动画这场骗局骗了我们20年(有些动画会骗人)(12)

客观地说,很多观众说“国家队”烂尾,其实是有些“恨铁不成钢”,颇有一些遗憾之感,这一点我非常赞同。但如果从一整部动画的角度来说,它有着足够深刻的思想内涵,庞大复杂又自洽的世界观,少见的反乌托邦设定等等,都昭示了它的独特魅力。

讽刺动画这场骗局骗了我们20年(有些动画会骗人)(13)

所谓“烂尾”,不过是苛责;而“高开低走”,更是针对它本应达到的高度而言,并非说它的绝对水平不够。这一点还请大家注意。

结语: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几部高开低走的动画, 都是原创动画,在动画筹备期间和制作初期,都承载了动画制作组厚重的期望。这样的期望,反映到作品中,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动画后期总有些用力过猛,给人的感觉是,他们非常想把自己的东西塞到作品中,希望它能包含更多的内涵。正所谓“大道至简”,有时候想表达的东西越多,结果很可能就是什么都没讲好。高开低走,大体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