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朝阳区民政局发布准予变更行政许可决定书,准予北京乐成国际学校名称变更为北京市朝阳区乐成学校。同日,准予北京市朝阳区启明星双语小学名称变更为北京市朝阳区博雅明悦学校。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北京有21所民办学校更名。2023年伊始,又有两所知名民办学校在同一天获批更名。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这两年民办教育多项新政出炉,民办中小学格局正发生深刻的变化和调整。从行业长期发展来看,更名体现的是民办中小学办学的规范化。

01

两所知名民办学校同日获批更名

北京市朝阳区乐成学校

近日,北京市朝阳区民政局发布《准予变更行政许可决定书(朝民民许准变字〔2023〕5号)》,同意北京乐成国际学校改名。

北京民办最好的私立学校(北京两所民办学校获批名称更变)(1)

朝阳区民政局准许变更行政许可决定书。点击查看清晰大图。

决定书显示,北京乐成国际学校于2023年1月4日提出名称变更登记申请。经审查,符合法定条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三十八条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十五条之规定,决定准予北京乐成国际学校名称变更为北京市朝阳区乐成学校。许可决定日期为2023年1月13日。

北京市朝阳区博雅明悦学校

与乐成学校改名同一天,北京市朝阳区民政局连续发布3封《准予变更行政许可决定书》——朝民民许准变字〔2023〕6号、朝民民许准变字〔2023〕7号和朝民民许准变字〔2023〕8号,同意北京市朝阳区启明星双语小学变更法人、变更单位住所、变更单位名称。

北京民办最好的私立学校(北京两所民办学校获批名称更变)(2)

朝阳区民政局准许变更行政许可决定书。点击查看清晰大图。

决定书显示,北京市朝阳区启明星双语小学于2022年12月26日提出“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申请”“住所变更登记申请”和“名称变更登记申请”。经审查,符合法定条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三十八条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十五条之规定,决定准予北京市朝阳区启明星双语小学法定代表人变更为程赟、单位住所变更为北京市朝阳区顺黄路下辛堡村北1号、名称变更为北京市朝阳区博雅明悦学校。

02

北京多所中小学民办学校已更名

2022年3月,清华附中国际学校宣布,学校正式更名为北京市朝阳区清森学校,成为北京第一家改名的“公参民”学校。同时,清森也成为北京首个摘掉了公办校名的民办学校。随后,8所学校相继去掉了名字中的公办校名称或简称。

2022年北京9所民办校去掉公办校名的学校分别是:

清华附中国际学校更名为“北京市朝阳区清森学校”;

一零一实验学校更名为“北京市海淀区启慧未来学校”;

人大附中北大附小联合实验学校更名为“北京市海淀区人北实验学校”;

清华附中稻香湖学校更名为“北京市海淀区稻香湖学校”;

北京市朝阳区北外附校双语学校更名为“北京市朝阳区北外同文外国语学校”;

北京市第八中学怡海分校更名为“北京市丰台区怡海中学”;

北大附属实验学校更名为“北京市丰台区新北赋学校”;

北京市朝阳区人大附中朝阳分校更名为“北京市朝阳区人朝分实验学校”;

北京八十学校更名为“北京市朝阳区睿森学校”。

2022年北京其他国际化民办特色学校更名情况(不完全统计):

北京世青国际学校更名为“北京市朝阳区世青学校”;

北京市力迈中美国际学校更名为“北京市朝阳区力迈学校”;

北京二中亦庄国际部更名为“北京市阳光情(国际)学校”;

北京市民办新亚中学更名为“北京市朝阳区正源新亚学校”;

北京四中国际校区暨佳莲学校更名为“北京市昌平区佳莲学校”;

北京君诚国际双语学校更名为“北京君诚双语学校”;

青苗国际双语学校更名为“青苗学校(阳光上东校区)”;

青苗国际双语学校怀柔校区更名为“青苗学校(怀柔校区)”;

青苗国际双语学校(朝阳常营校区)更名为“北京市朝阳区青苗学校(朝阳常营校区)”;

启明星双语学校更名为“北京市朝阳区启明星学校(三里屯校区)”;

启明星双语学校更名为“北京市朝阳区启明星学校(北皋校区)”;

北京市海淀国际学校更名为“北京市海淀外国语藤飞学校”。

03

北京多所民办学校摘掉公办校名

此外,还有7所民办学校,保留原名称并转为公办学校。

但这7所需要调整办学性质的民办学校,转公的途径并不相同。其中,3所学校将转为大学体系,4所将转为海淀区属。

我们来分别看一下,先说3所转为大学体系的:

这3所的“转法”还是有区别的。清华附属实验直接属于清华,而不是像另两所一样进入附中。

另外4所学校转为海淀区属的公办学校:

至此,北京市还有最后三所含有公办校名的民办校:朝阳区的北京八十学校和人大附中朝阳分校东坝校区,以及西城区的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

朝阳区的这两所学校分别于6月6日和10月20日获得朝阳区教委发布的《行政许可决定书》,批准可以更名。目前,正等待朝阳区民政局最后的批复。八十学校的更名已经从学校官方公众号得到了印证,学校公号已改为:北京睿森学校。

而西城区的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是选择“民转公”,还是进行“更名”?目前,尚不得而知。

04

民办学校新轮洗牌的背后是什么

民办校更名、转公背后的直接动因,是国家近年来出台的关于民办教育的系列新政。

北京民办最好的私立学校(北京两所民办学校获批名称更变)(3)

去年,《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等教育新政相继出台,国家继续规范民办中小学发展。

去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的通知。

《意见》中有明确指出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名称要符合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不得冠以“中国”、“中华”、“全国”、“国际”、“世界”、“全球”等字样;不得包含公办学校名称或简称;

未经授权,不得包含其他学校名称或简称;不得含有外语词、外国国名、外国地名;不得使用国外教育机构专有名称命名;不得使用可能对公众造成误解、引发歧义的内容和文字;不得利用公办学校品牌开展商业活动。

《意见》要求,各地要按照审批管理权限,逐校核查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名称,对不符合命名规范的学校,要依照有关规定责令其限期变更名称。

去年8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通知》规定,由公办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个人合作举办的“公参民”学校,办学条件符合“六独立”要求,可继续办民办学校;办学条件不符合“六独立”要求,但限期可整改到位的,也可继续办民办学校。

其中,六独立指的是:独立的法人资格、校园校舍及设施设备、专任教师队伍、财会核算、招生、毕业证发放。

北京民办最好的私立学校(北京两所民办学校获批名称更变)(4)

无论校名如何变更都只是表面现象,目的是为了教育行业的发展更加优质化和规范化。

就在去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补充修改中,关于民办教育,报告中明确,要从“规范民办教育发展”修改为“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由此可以想见,在国家的规范和支持下,未来优质的民办国际化学校将会更加受到青睐。

对于想要走国际化路线的家长而言,学校更名并不会影响学校的质量,家长依然可以放心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