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跃齐鲁万象新,万家团圆共此时。

1月30日,山东电视台的春晚在除夕前夜如约而至。晚会以“虎跃齐鲁万象新”为主题,将“虎”身上“威、勇、暖、萌”的特质融入到具体的文艺创作中,将建党百年、黄河发展、挺进深蓝等主题主线一一串起,涵盖叙事舞蹈、歌舞、音乐秀、相声、小品及“年夜饭”故事等多种艺术形式,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具有山东特色的文化盛宴,向大众寄出了一封饱含山东人真挚祝福的新春贺卡。

山东春晚录制青岛(看到更具活力的青岛)(1)

图片来源于网络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山东春晚正不同于以往大众对于晚会的“刻板印象”,玩出了“新花样”:新技术、新元素在节目现场交替呈现,潮流风尚与传统文化频频共舞,更把春晚的镜头对准人民:致敬奋斗在时代前线的山东普通人和科研人员等一系列现场环节,让晚会不仅展现了齐鲁的新时代精气神,更表达了真挚质朴的山东人情味。

与时代同频、与传统共生

山东春晚之新,首先新在节目。

在探索潮流元素上,山东春晚邀请了“常春树”冯巩再登舞台,与闫学晶带来新作《咱家的年夜饭》,在欢笑中展现山东人善良淳朴、乐于助人的性格特点,引发观众情感共鸣;亦邀请了老朋友孙涛,作品《旗开得胜》将视线聚焦在陪考父母这一群体,用生动的表演传递生活化的笑料。

同时,山东春晚还积极探索新生代文化,合理运用“流量”的力量:新生代全能歌手唱作人刘雨昕搬家式上春晚,一家三口登台演唱的《两个TA》,此节目一经播出更是登上了微博热搜,温暖歌声带来的浓浓年味深深感染了网友;此外,谭维维、汪苏泷等当红歌手的悉数加盟,更是直接引爆了山东春晚的话题度。

山东春晚之新,亦新在文化传承。

当“如何将本省文化充分发扬”成为现下电视台必须面临的一道考题,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孔孟之乡,山东具有悠久深厚的文史宝藏,更具备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年的山东春晚,在预热阶段就运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潍坊剪纸拉开了官宣的帷幕,获得了大众的一致瞩目。此外,吉祥物“泰小哥”结合了山东非遗传统布老虎和泥老虎造型,“虎福传递人”肖像剪纸,也将非遗元素融入了现代春晚,实现了现代ip与非遗元素的完美融合。

山东春晚录制青岛(看到更具活力的青岛)(2)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节目上来看,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背景,山东春晚作品《大河之灵》,通过“现代芭蕾 现代舞”讲述发生在黄河口鸟类保护的真实故事,并通过视觉技术的配合打造富有自然、人文、发展之美的数码黄河,交出了自己的“双创”答卷。

山东春晚之新,更新在科技元素。

据了解,此次山东春晚突破演播室界线,打破舞台边界。投影、XR虚拟科技的加入,让现场带来了呈现科技感十足的视觉盛宴,此外山东春晚还充分利用后期增强现实的虚拟视觉,在部分节目设计中,实现棚内与户外的交融,多视角、全景化、情境化。

从有人情味的山东春晚,感受更具活力的青岛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山东春晚仍延续了“年夜饭”的主题。两桌年夜饭,一桌邀请了已经85岁的“布鞋校长”李振华,85岁的李老师,17岁从南京来到山东沂源山区支教68年,在沂蒙山区教了四代人,资助了无数学子。另一种桌则邀请了山东籍奥运冠军孙一文,当“一剑光寒定九州”的奥运精神与齐鲁精神不谋而合,我们可以看到,坚忍不拔的山东人正在各个行业大放光彩。

此外,山东春晚独家连线了目前仍然在太空执行任务的宇航员、山东姑娘王亚平和她的家人,镜头之下,王亚平与家人隔空遥寄相思,镜头之外,家国情怀和山东人的奉献精神正不断传播。

现场,来自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的特殊“组合”院士博士合唱团带来《向海向未来》合唱节目,并为我们展示大国重器,展示中国力量。

山东春晚录制青岛(看到更具活力的青岛)(3)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实验样品还没到,设备差点又坏掉…数据怎么又不对,这个产物是什么鬼…”节目现场,《卡路里》的欢快节奏以调侃的形式,唱出了科研人员生动的日常。

据介绍,院士博士合唱团来自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由该实验室组织的“海燕-X”水下滑翔机——万米深渊观测科学考察项目在2020年奔赴马里亚纳海沟,并成功刷新了下潜深度的最新世界纪录;它也标志着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万米级水下滑翔机在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

作为海洋强省的发展排头兵,青岛,正以不可撼动的海洋科技实力领航山东海洋产业的发展。俯瞰整个山东,这里的海洋科技实力也走在全国前列——全国近一半的海洋科技人才、全国1/3的海洋领域院士集聚在山东。

一场春节联欢晚会的举办,我们可以发现,齐鲁大省正“以人为本”,而山东人民的征程已然触及星辰大海。我们亦有足够的信心去期待,青岛将与山东同行,持续焕发强大的发展活力,描绘出时代新风貌。(文/董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