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着,期待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脚步越来越近了,今天,让我们穿越时光长廊,一起回顾冬奥会的发展历程,为即将到来的盛会做一些知识储备吧!

冬奥会的全称是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也称冬季奥运会,它是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世界性冬季项目运动会,每隔4年举行一届,该赛事的主要特征是在冰上和雪地举行冬季运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冰雪运动如滑雪、雪橇、滑冰、冰球等项目在欧美国家逐渐得到普及和发展。国际奥委会在1908年第4届夏季奥运会上增加了花样滑冰项目,1920年第7届夏季奥运会上,又将冰球比赛纳入到比赛项目当中。

1924年第8届奥运会前,法国夏蒙尼举行国际体育周,比赛共设置滑冰、滑雪、冰球、雪车4个大项,这4个大项在冬奥会近百年的历史中始终扮演着最经典、最传统的角色,它们就像是四根稳定的基石,给冬奥会这座大厦打下了最扎实的根基。两年后,国际奥委会在决定每4年举行1次冬奥会,并将夏蒙尼国际体育周正式更名为第1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走进冬奥三分钟了解冬奥会(回顾历史走近冬奥)(1)

法国夏蒙尼国际体育周(第一届冬奥会)

前7届冬奥会一直延续了最初的四个大项格局设置,到了1936年举行的德国加米施-帕滕基兴冬奥会上,高山滑雪第一次成为了冬奥会正式比赛项目。1960年第8届冬奥会上,作为首届冬奥会表演项目的军事滑雪射击成为正式比赛项目,同时进入该届冬奥会的还有女子速滑比赛。1964年因斯布鲁克冬奥会上,雪橇项目成为了冬奥会大家庭里的新成员,这样就形成了6个大项10个分项的新格局,之后近30年冬奥会一直维持着这样的项目设置。到了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短道速滑和自由式滑雪首次成为正式比赛项目。1998年日本长野冬奥会上,曾是首届冬奥会表演项目的冰壶比赛终于成为正式比赛项目,该项目也是目前冬奥会7个大项中最晚确立的一个。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曾两次出现在冬奥赛场的钢架雪车项目终于正式回归并固定下来。自此,冬奥会7个大项15个分项的新格局正式确立。

走进冬奥三分钟了解冬奥会(回顾历史走近冬奥)(2)

1960年斯阔谷冬季奥运会

走进冬奥三分钟了解冬奥会(回顾历史走近冬奥)(3)

21世纪冬奥会大项和分项得以固定,但小项仍然在不断发生变化,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新增7个小项,分别为女子单人雪车、短道速滑混合接力、跳台滑雪混合团体、自由式滑雪男子大跳台、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混合团体、单板滑雪障碍追逐混合团体,届时总共将进行109个小项的比赛,金牌总数增至109枚。

走进冬奥三分钟了解冬奥会(回顾历史走近冬奥)(4)

1980年美国普莱西德湖冬奥会

走进冬奥三分钟了解冬奥会(回顾历史走近冬奥)(5)

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

中国第一次参加冬奥会是在1980年美国普莱西德湖的第13届冬奥会,中国运动员叶乔波于1992年法国阿尔贝维尔第16届冬奥会上获速度滑冰项目银牌,实现了奖牌“零突破”;10年后1990年美国盐湖城第19届冬奥会上,短道速滑选手杨扬获女子短道速滑500米比赛金牌,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实现了冬奥会金牌“零突破”。截止到2018年平昌冬奥会,我国冰雪运动员共获得了13枚金牌、28枚银牌和21枚铜牌,奖牌总数为62枚。

走进冬奥三分钟了解冬奥会(回顾历史走近冬奥)(6)

中国速滑选手叶乔波

走进冬奥三分钟了解冬奥会(回顾历史走近冬奥)(7)

中国短道速滑选手杨扬

转自:广州体育文化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