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家训六句精髓(家训宝典之二百〇四)(1)

朱柏庐家训《劝言》之四:积德

积德之事,人皆谓惟富贵,然后其力可为。抑知富贵者,积德之报,必待富贵而后积德,则富贵何日可得?积德之事,何日可为,惟于不富不贵之时,能力行善。此其事为尤难,其功为尤倍也。盖德亦是天性中所备,无事外求,积德亦随在可为,不必有待。假如人见蚁子入水,飞虫投网,便可救之。又如人见乞人哀叫,辄与之钱,或与之残羹剩饭。此救之与之之心,不待人教之也,即此便是德。即此日渐做去,便是积。今人于钱财田产,即去经营日积,而于自己所完备之德,不思积之,又大败之,不可解也。今亦须论积之之序,首从亲戚始。宗族邻党中,有贫乏孤苦者,量力周给。尝见人广行施与,而不肯以一丝一粟,援手穷亲,亦倒行而逆施矣。次及于交与,与凡穷厄之人,朋友有通财之义,固不必言。其穷厄之人,虽与我素无往来,要知本吾一体,生则赈给,死则埋骨,惟力是视,以全我恻隐之心。次及于物类,今人多好放生,究竟末务。有不须费财者,如任奔走,效口舌,解人厄,急人病,周旋人患难,不过劳己之力,更何容吝。又有不费财并不劳力者,如隐人之过,成人之善。又如启蛰不杀,方长不折。步步是德,步步可积,但存一积德之心,则无往而不积矣;不存一积德之心,则无往而为德矣。要知吾辈今日,不富不贵,无力无财,可以行大善事,积大阴德,正赖此恻隐之心,就日用常行之中,所见所闻之事,日积月累,成就一个好人。不求知于世,亦不责报于天,若又不为,是真当面错过也。不富不贵时不肯为,吾又未知即富即贵之果肯为否也。

译文:

积德的事情,人都说等富贵了,一定努力去做。要知道富贵是积德的回报,要等到富贵了再去积德,那富贵什么时候才能到来呢?积德的事情,什么时候能做,只有在不富不贵的时候,努力行善。这件事尤其困难,但功德却成倍增加。品德也是天性中带来的,没办法向外求,积德也是随时可以做,不必等待。假如人看见蚊子入水,飞虫投网,就能救它们。又比如人看见乞丐哀叫,就给他钱,或者给他残羹剩饭。这中救助助人的心,不用等人教就会,这就是德行。按照这样每天去做,就是积累。现在人对于钱财田产,就去经营积累,而对于自己应该树立的品德,不想着去积累,却严重的败坏,不能理解。现在也要说说累积的顺序,首先从亲戚开始。宗族邻里中,有贫困孤苦的人,量力周济。曾经看见人广泛的施舍,却不肯把一缕丝一粒米,救援穷亲戚,这也算是倒行逆施了。其次是对交往的朋友,对于穷困遭难的人,朋友有救助的道义,所以不用说了。这些穷困的人,虽然和我素无往来,但要知道他们和我们本来是一体的,活着能帮助,去世能埋葬,尽自己的力量,尽到自己的恻隐之心。再次对于物品,现在人喜欢放生,终究不算要紧事。有不需要花钱的事情,比如帮忙奔走,帮助说服,去解救别人的困难,救助病人,帮助患难的人周旋,不过花费自己的心力,何必吝惜。还有不费钱也不费力的事情,比如隐瞒他人过失,成就他人的善事。又比如不杀春天苏醒的动物,不攀折刚长出的花木。每件事都能积德,只要有积德的心,做任何事都能积累;没有积德的心,做任何事都没有德。要明白我们现在,不富不贵,没有能力没有财力,要做大善事,积大阴德,只能依赖这恻隐之心,在日常行为中,所见所闻的事情,日积月累,成就自己当一个好人。不求在世上扬名,也不期望上天报偿,还不去做,这真的是当面错过了。不富不贵的时候不肯做的事情,我不知道真的富贵了还肯不肯去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