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教育改造工作(走近改革先锋库尔班尼亚孜)(1)

新疆阿克苏乌什县前进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的学生们在读教材。范凌志 摄

近十年教育改造工作(走近改革先锋库尔班尼亚孜)(2)

阿克苏乌什县前进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主楼前竖立着孔子雕像。范凌志 摄

【环球时报赴新疆特派记者 范凌志】地处祖国西端、与吉尔吉斯斯坦接壤的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出了一位改革先锋、民族团结进步的践行者——乌什县前进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校长库尔班·尼亚孜。在去年12月于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库尔班·尼亚孜被授予改革先锋奖章。这位新疆大学毕业、当过老师也做过生意的维吾尔族汉子2003年自掏腰包60万元在家乡创办第一所民办国家通用语言小学,一坚持就是16年。库尔班·尼亚孜大高个儿,眼神里透出一股韧劲儿,他近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各民族一定要有包容心,而不是自我封闭,他坚信“学习国家通用语言、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维吾尔族孩子们最重要的事”。以下是口述实录:

我是1982年考上新疆大学的一个大学生。我的家在托什干河边,河对面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师四团。我爸爸看到对面的汉族同志用拖拉机种地后说:“种的庄稼就是比我们这边种的好,这就是科学的力量。”那时候,我们村没有人走出去,祖祖辈辈当农民。我本来是要做木匠的,但从小跟汉族孩子一起玩,让我感受到了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我住的房子前边有个工厂的大喇叭,经常放《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之类的歌,我都学会了。当时我就认为,兵团的文化最先进。

近十年教育改造工作(走近改革先锋库尔班尼亚孜)(3)

教学楼里,名言警句随处可见。范凌志 摄

受这些影响,我满脑子都是上大学,于是努力学习,终于考上新疆大学(中文系),我是我们乡第一个考上那里的学生。毕业后,我到阿克苏地区财贸学校当了一名国家通用语言老师,一干就是13年。但这13年对我来说是很痛苦的,因为我发音不准确,写字很难看,每天上完课我就赶紧把黑板擦掉,不好意思让人看到。我总觉得对不起那些学生,怕影响他们的未来,所以我一直很内疚。1998年,我给学校打了报告辞职,因为我觉得以自己的水平来教国家通用语言是在“骗孩子”。从学校出来后,我去内地做生意,比如温州的鞋便宜、安徽的药便宜,我就进货到新疆卖。我会国家通用语言,出去沟通也没问题,在内地和很多人一天就能打成一片。2001年,我回到家乡,没有继续做生意,如果继续做的话,我可能会很有钱,但我总觉得心里很不踏实,高兴不起来,总想为家乡做点什么。2002年的一天,我在路上碰到3个背书包的小学生,就问他们“去干啥”,他们说“上学去”。可是我们站的地方就有所学校,他们却没有往里走。我就说:“这不就是学校吗?”他们一脸自豪地说:“我们是去乌什县的国家通用语小学!”当时我就想通了,知道自己下一步要干什么。

近十年教育改造工作(走近改革先锋库尔班尼亚孜)(4)

小学生们正在老师的引导下念黑板上的生词。范凌志 摄

乌什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农村孩子的家庭教育普遍缺失,谈不上养成教育,更谈不上素质培养,个人爱好和个性发展无从谈起。而且那几年这里宗教极端思想很严重,我在开药店的时候,一个老太太带着女儿走进来,她女儿长了满脸水痘,我劝她赶紧吃药打针,老太太却呵斥我说:“你懂什么?这是因为我女儿太漂亮了,被人嫉妒遭了诅咒!”类似荒唐的事情当时还有不少。

近十年教育改造工作(走近改革先锋库尔班尼亚孜)(5)

前进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全部聘请汉族老师授课。范凌志 摄

我毕竟是上过大学的人,很想在当地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教育环境。特别是新疆这样的少数民族地区,我们维吾尔族必须要从小学习国家通用语言,因为语言不通是我们走出去的最大障碍。而且,国家通用语言教学必须要从娃娃抓起。著名主持人尼格买提为啥那么厉害?因为他国家通用语言学得好,被全国电视观众认可。

刚开始办学并不是一帆风顺,比如当地老百姓有疑虑。比如我们一开始就决定学校只请汉族老师来上课,当地老师就担心失去自己的“铁饭碗”。另外,老百姓还有点害怕,孩子会不会天天跟汉族老师一起学而丢掉维吾尔族传统文化?2003年开学,我好不容易招来80多个学生,上课第一天,家长们都在学校外边隔着栅栏看,不到两分钟教室里就“炸锅”了——因为孩子们没跟汉族老师零距离接触过,一个孩子紧张得哭了,传染全班都哭。有的孩子从门口跑出来,有的从窗户爬出来,不到5分钟,学校里只剩下4个人:我、我弟弟及两个老师。第二天,我厚着脸皮一家一户走访,跟家长说:“别生气,你给我两个星期时间,如果两个星期课上完,孩子们没有进步,我把一学期600块钱学费退给你,再倒贴600块!”一听这个,家长们同意了,不过,每天得有5名家长轮流在学校看着。

我为什么必须要请不懂维吾尔语的汉语老师?因为如果老师懂维吾尔语,孩子们就会产生依赖。刚开始的两个星期,我们把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品都拿到学校,一个词一个词地教。小朋友想喝水,想上厕所,老师都会引导他们用国家通用语说出来。有了这种情境教育,孩子们学得很快。后来我们还摸索着让孩子们结合肢体动作,明白每个词的真正含义,这种动态教学法很管用。怕有的孩子觉得背《三字经》很枯燥,我们发给每人一副快板,让他们学打快板,伴着节奏来背书。他们觉得快板呱嗒呱嗒响很好玩,甚至在家里也不舍得放下,自然而然就把书背熟了。

近十年教育改造工作(走近改革先锋库尔班尼亚孜)(6)

小学里的兴趣班很多,古丽孜巴选择了二胡。范凌志 摄

就这样,我们坚持了下来。第一届学生毕业参加小升初考试发榜那天,我跟老师们在办公室上网查分数,一会儿让老师们关了网页,一会儿又让打开,因为我不敢看。如果真的考砸了,倾注了这么多年心血的学校还怎么继续开下去?我甚至都想过,如果失败了就真的没脸再见家乡父老,干脆到内地隐姓埋名再也不回来了。最后,我让老师先查查平时成绩最差的孩子,一看竟然高出分数线很多。我心里有底了,全部32个学生的成绩出来,竟然大部分都考上初中,有的甚至考入“内初班”(新疆区内初中班)!大家抱在一起哭成一团。在这之前,有的家长还有疑虑,学校生源一直在摇摆,从那以后,学校再也不愁生源。第一批毕业的学生中还有一个这两年考上了清华!

如果国家通用语言学校只是教孩子会说“爸爸妈妈好、叔叔阿姨好”,那就错了,我们还必须要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特别是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知道境外反华势力肯定说我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是“消灭维吾尔族文化”,有机会我真的想开一个海外新闻发布会,跟说这些话的人面对面辩论。说这些话的人都是别有用心的人,他目的是什么?就是图谋把维吾尔族从中华民族中分裂出去!

学习国家通用语言、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维吾尔族孩子们最重要的事。举个例子,维吾尔族能歌善舞,只在当地村子里弹热瓦普一个月能挣多少钱?累死了也就5000块。同样是民族歌曲,王洛宾和刀郎的歌为什么成为经典?因为他们的作品融入整个中华民族文化之中,是最具有生命力的。维吾尔人就只能跳维吾尔族舞吗?维吾尔人只能弹维吾尔族乐器吗?弹别的不行吗?太封闭了吧。我不是说要排斥维吾尔文化,而是各民族都要有足够的包容性,你不会国家通用语言、不懂中华文化的魅力,就从新疆走不出去,内地人怎么了解维吾尔族?怎么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才华?任何一个民族如果保守、封闭、僵化,拒绝接受现代文化,就一定会被历史抛弃和淘汰。

我经常说,现在还要再重申一遍:我们共同的民族是中华民族,我们共同的文化是中华文化,而我们共同的目标就是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南疆这样的少数民族聚集区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确实很困难,但我十几年的办学经历证明了这是完全能办好的。过去由于没有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普及,我们付出了很多代价,所以我们不能怕困难,因为如果现在不推行,未来可能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