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游白洋淀大约是80年代末的一个暑假,因为中学语文教学研讨会在安新召开,我和教研室的韩老师带着我们学校一位老师参加一个做课比武活动,开会之余大家畅游了白洋淀。那时的白洋淀水还很少,荷花刚刚长出来,据说栽种荷花才两年,所以游荷花淀的时候,看到淀水很浅却清澈见底,水草摇曳,景色很美。荷花比较稀少,零零星星的荷花还很不成规模。那时候没有进淀费,我们几个人分乘几艘小木船,每条船五元钱就游了芦苇荡的几个主河道和荷花淀。最有趣的是在艄公的指点下,我们还可以拿起船桨划会儿船,尽管小船被划得扭来扭去,不能前行,我们却欢声笑语阵阵。那时对白洋淀的印象是白洋淀:好淳朴,好清新。

第二次游白洋淀,大约是90年代末的一个暑假吧。是和几个朋友一起去的,从安新城的大坝处直接入淀,每人交了90元的入淀费。这次是乘坐的机器船,直奔荷花淀,发现荷花淀很是壮观,荷叶亭亭,荷花娇艳,真有点一望无际,莲叶无边的震撼。但是大船进不去,乘坐小船还要交钱,所以只是站在旁边远观荷花,没有再去亲近荷花。淀里有了许多人文景观,比如蒙古包、鸳鸯岛之类的,因为在此之前看过大海了,对白洋淀大片水域的的感觉不再惊奇,又由于天气太热,只好乘船在芦苇荡的水道上感受水乡趣味,观看密密麻麻的芦苇,倒也惬意。

游览中碰到一艘大船带着起重机在水里打捞东西,原来是一位从天津来的年轻游人,坐船游览时觉得自己水性好,看到碧水情不自禁,没和船长打招呼,就纵身跳到了水里,谁知这一跳下去就踪迹皆无,打捞船已经打捞了好几个钟头了,还不见踪影。我们的船长告诉我们:这些小河叉是不能游泳的,因为下面都是淤泥,人掉下去就会陷在淤泥里,非常危险,只有沙地底的淀里才能游泳。我们听后由对白洋淀的神往变成了对大淀的敬畏。

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了,白洋淀发生了更大的变化,前几年孩子们去过一次,说增添了许多人文景观,小兵张嘎馆、荷花大观园、还有人妖表演……我听了只是一笑。这几年走的地方多了,人文景观大同小异,感觉已经有点麻木了,所以对白洋淀的变化没有太大的兴趣,虽然它被誉为“华北明珠”,心中也不怎么向往。倒是今年(2014年),安新的一位田姓老同学屡屡向同学们发出邀请,请大家去玩一趟。盛情难却,几个老同学略作商议,决定带家属前往,不是为了赏景,实是为了聚会。我们定在7月30号出行,老天作美,早晨阴天,可以防止酷暑暴晒,临行前,又下了一阵细雨,暑气一扫而空。一位老同学的儿子儿媳特地请了一天假,开着两辆小车,陪同我们前去。

7点出发,8点左右到了安新县城,田同学早就等候在约定地点了,路边小吃不错,同学做东,吃的肉包、豆浆。包子味道很好,大家边吃边称赞。饭后田同学盛情邀请到家里看看,既然来了,怎么也得去。同学的老伴在市里给儿子看孩子,同学为了写作,自己独自一人在家,他还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同学边引路边介绍,带我们看他的小菜园,看菜园旁的一棵大桃树,桃树上果实累累,我们毫不客气,看到已经发红的桃子都摘了几个塞到了自己的背包里。进入同学的小院,清雅幽静,爬在窗户上的一架小葫芦特别引人注

白洋淀旅行攻略(三游白洋淀)(1)

目,硕大的叶子,掩映着一个个精神抖擞的嫩绿葫芦很有情致。大家在家里稍作停留,就在同学的指引下开发了,下面的行程一切听田同学的安排。汽车穿过安新县城,驶上一条不甚宽敞的水泥公路,公路两旁是高大的树木,水乡的葱郁随处可见。大约一个小时左右,我们到了一个叫大田庄的地方,然后下车步行,沿途已是白洋淀风景,芦苇满眼,河道纵横,一大片水域出现在我们的左边。

同学告诉我们这里是白洋淀的后淀,穿过村庄走了大约两公里左右,来到一个村落,叫东田庄,同学找了他的侄子开着一只大铁船,载着我们大大小小14个人,从大田庄码头向淀里开去。游览路线是从后淀转到前淀,再返回来去一个小岛吃饭。淀里水域开阔,一片连着一片,一条条小河道也是芦苇掩映。沿途风景并不多,这里也叫荷花园,但荷花并不太多,且大都开过了,偶遇有几朵开着的,也在芦苇掩映处。

艄公看到有荷花盛开的地方就把船驶过去,让大家近距离欣赏。偶尔看到一只较大的水鸟在空中划过,有时还浮在水面,只露一个小小的头,显得很悠闲;大淀纵深处水鸟渐渐增多,但都是特别小的水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水道旁有一些竹竿,它们一只一只落在竹竿上,排列很是整齐,可惜等船到他们旁边想把它们威武的神态照下来时,它们却受惊飞走了。偶尔看到在淀里生活的渔民,他们住在临时的简易房里,不知在经营什么,有的还养着狗,有两只很凶的大狗看到我们的铁船拼命狂吠,感觉在这清幽的白洋淀里,这个声音很不和谐。有一户水上人家,大人在简易房里,两个大约三四岁的小孩在房子旁边的水里游泳,一会儿潜入水里,一会儿露出水面,不愧是水乡的孩子,这么小水性就这么好。

白洋淀旅行攻略(三游白洋淀)(2)

我们正在庆幸今天日子选得好,天气宜人,太阳就露出峥嵘了。阳光虽不甚强烈,也让人感到了她的威力。有人随手采一张大大的荷叶顶在头上,两个孩子手拿荷花,头顶荷叶更是兴致勃勃。游完前后大淀,快12点了,我们建议返回。

正好12点我们到了一个饭庄,这是个淀中的小岛,四面环水,房舍雅致,景色优美。饭庄的老板和田同学是亲戚,我们当然不客气了,大家团团坐在桌子前,喝着饭店的荷叶茶,等待上饭。

田同学是一个有心人,他特地带了卡拉OK音响,乘大家安坐休息要让大家唱歌娱乐。可惜我们这帮人不是五音不全就是羞于开口,谁都不肯上前去唱,老同学只好“抛砖引玉”自己献唱“父亲”。没想到他的嗓子还真好,字正腔圆,洪亮悦耳,唱得也很动情。他的“砖”引来了两颗“小玉”。郭同学那对双胞胎的孙子孙女很感兴趣,唱了一首又一首,稚嫩的童音带给我们无限欢乐,我们也报以热烈的掌声……

饭菜是渔乡特色,最具特色的是一盆清炖很大的野生鱼,和一盘清炒翠绿的荷叶芽。喝着荷叶茶,吃着荷叶芽,还有白洋淀里的野生鱼,我们是大饱口福了。

下午一点半左右,我们酒饱饭足,带着同学的情谊返程。这次白洋淀之游我们没有去游人常去的景点,但感觉很是清爽愉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