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一份热血,献一片爱心。

但在我们的身边,很多关于献血的疑问以及谣言,绑架了大众捐献热血的爱心

今天,给大家整理了最需要去传播的献血知识和最需要去辟除的献血误区。

关于献血的冷知识你都知道吗(了解献血常识和献血误区)(1)

常识:

1、献血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年龄:18—55周岁;既往无献血反应,符合健康检查要求的多次献血者主动要求再献,年龄可延长至60周岁。

体重:男≥50千克,女≥45千克

健康状况良好,近期无疾病史,精神状况良好。

捐献全血全程需20分钟左右,如捐献血小板需达到采血前血小板计数≥150×109/L且<450×109/L,全过程需要100分钟左右。

2、献血间隔期是多久?

全血捐献间隔:不少于6个月

4、献血会传染疾病吗?

目前正规血站采血点的采血、检测的耗材全部是一次性密封无菌的耗材,严格执行国家卫生标准进行耗材采购。采血时采用一人一针一血袋的方式采集,献血者不会被传染疾病

5、献血前后应该注意什么?

献血前:献血法规定献血者年龄通常为18周岁至55周岁。男子体重≥50kg,女子体重≥45kg。有传染性疾病、重要器官有严重疾病、地方病等都不能献血,有感冒、有炎症、或女性例假前后三天等情况要暂缓献血。

献血前一周不要服药,饮食清谈,食物应少脂肪,勿空腹献血。献血前一天和当天可按往常的习惯进餐,但以低脂肪为宜,不要吃像油条、牛奶、肉类、脂肪之类的油腻食品,太油腻会影响血液质量,暂不能献血。献血前一天和当天不饮酒,尤其是不饮烈性酒。献血前一晚充足睡眠,不宜做剧烈运动。认真阅读献血知识,消除紧张心理。

献血后:献血的手臂尽量不要提重物,贴在针眼处的输液贴最少保持6小时,以保持针眼清洁。献血后24小时不能饮酒,4小时内多饮水。2至3天尽量不要做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及高空作业,避免外伤。献血后当晚保持充足睡眠,第二天工作和生活照常。

6、冬季献血,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促进血液循环

冬季温度的降低必然导致血管收缩,而天冷人们活动量减少也增加了寻找血管的难度。因此献血前要想办法扩张血管,献血者可以饮上一杯温水以促进血液循环,或者轻轻拍打肘部使血管充盈。

保证睡眠质量

献血前要保证睡眠质量,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献血的前一天晚上和当天早晨,尽量不要吃油腻的食物,不要饮酒,更不要空腹献血。由于天气寒冷,献血后,除了常规注意事项外,一定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献血当天衣着宽松

献血当天,建议穿上宽松、容易捋起袖子的衣服,以方便您献血。

关于献血的冷知识你都知道吗(了解献血常识和献血误区)(2)

7、夏季献血,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夏季献血,应当精神松弛,心情舒畅。献血后应尽可能休息好,多喝些带盐成分的饮料,以补充大量流汗而损失的盐分,并适当增加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以给“造血工厂”输送原料,加快血细胞恢复。在高温季节中,千万不要贪凉快、食生冷,防止暴饮暴食,以免引起消化不良,诱发肠胃疾病。

8、献血后手臂青紫现象该如何处理呢?

针眼处的青紫现象有两种可能:一是由于在献血过程中,血液流畅的速度与进针时,引起的皮下渗血,而出现的青紫。二是针眼处的按压时间不到。献血完毕后,伸出三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平按压针眼处10分钟才可松开;切忌不要揉搓针眼处。

如果青紫已经形成也不用惊慌,献血后24小时内冷敷针眼处:如果是冰块,最好是隔毛巾,避免皮肤的冻伤。48小时后热敷:热毛巾一条,敷在针眼处。2周后就会慢慢散去。

9、为什么鼓励一次献血200~400毫升?

一个体重60公斤的成年人,全身的血量大约4000~5000毫升,80%的血液在血管中循环,以维持人体正常代谢;20%暂时留在肝、脾中,以备不时之需。当一个正常人一次献血200~400毫升后,在肝、脾中待命的血液会释放到外周血液循环系统,很快就可以恢复正常的生理水平。人体血液每时每刻都有许多血细胞衰老、死亡,同时又有大量新生的细胞产生。

长期坚持适量献血的人,由于骨髓造血系统不断受到激发,造血功能增强,具有较旺盛的新陈代谢,不断产生出更具生命活力的年轻血细胞。所以说,一个健康的人按规定的间隔时间参加献血,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反而有利于健康。

关于献血的冷知识你都知道吗(了解献血常识和献血误区)(3)

献血谣言

1、献血前不能吃东西

真相大白】献血一定不能空腹!

原因解释】平时去医院体检,抽血检查时常常被要求空腹,所以大家误以为献血也应该是空腹,其实不然。因为空腹时体内血液葡萄糖含量相对降低,献血后血容量下降,较容易使献血者出现轻度或重度献血反应。而进食可提高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和血容量,可大大减少献血反应特别是重症献血反应的发生。

关于献血的冷知识你都知道吗(了解献血常识和献血误区)(4)

2、献血前后不能喝水

【真相大白】 献血前后一定要适当地多喝水!

【原因解释】 献血前半个小时可以喝一些糖水,因为糖水更容易进入血液,另外,喝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使血管充盈,对献血者来说也有安全、舒适的感觉,从而使得采血过程顺利进行。献血后,需要对血容量进行补充,而补充血容量最快的方法是补充水分。通过大量补充水分,可使血容量在1-2小时内恢复正常。

【温馨提示】 献血前一定不要喝浓盐水,这样会使血液中红细胞数量相对变少,而血浆变多,这对由于贫血而需要输血的病人来说,血液质量就打了折扣。对于献血者本人来说,也会增加胃肠负担。

关于献血的冷知识你都知道吗(了解献血常识和献血误区)(5)

3、献血后会引起肥胖

【真相大白】 肥胖的原因一定是摄入过多!

【原因解释】 正常情况下,献血是不会直接导致人体发胖的,因为造血并不是造脂肪,不能简单将二者对等起来。

【温馨提示】 献完血后,补充营养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要食用高热量、高油分的食物,清淡饮食才是对身体最好的。

关于献血的冷知识你都知道吗(了解献血常识和献血误区)(6)

4、献血可能感染疾病

【真相大白】 无偿献血一定不会感染疾病!

【原因解释】 无偿献血采血工作人员均为经过采血专业培训的医务人员;所用采血器材均为国家正规厂家生产的一次性器材,经过严格的消毒灭菌处理;每位献血者采用一套新的采血器材,用后一律销毁,决不重复使用。

关于献血的冷知识你都知道吗(了解献血常识和献血误区)(7)

5、献血会让人上瘾

【真相大白】 无稽之谈!

【原因解释】 献血不是吸烟,更不是吸毒,当然不会“上瘾”。献血后人体会以正常的速度再生血液,不会因血液“产生过多”而迫使献血者不停地献血。或许还是有人会问,那些献血多次的献血者,他们是为什么一次又一次来献血呢?因为爱。

6、献血会造成气血虚弱

【真相大白】 你小看了人体的调节机能!

【原因解释】 献血不会使人“虚亏”、“伤元气”。血液每时每刻都在吐故纳新,人体对血量的调节机能也十分健全,献完血后绝不会产生气血虚等情况。事实上,献血者在离开献血现场时,机体已经开始对献出的血液进行补充。数小时后,血容量即可达到正常水平,不会感到不适。献血者当天仍可从事非强体力性日常工作。

【温馨提示】 献血后的二十四小时内是不宜做剧烈运动的,请您好好休息。

关于献血的冷知识你都知道吗(了解献血常识和献血误区)(8)

7、献血会贫血晕倒

【真相大白】 血液是会新生的。

【原因解释】 不少人以为,献血后需要补血,否则容易贫血。其实,献血者按规定间隔日期献血,不会引起贫血。每次献出的少量血液通过机体调节,很快就会恢复正常,并不影响血液再生功能。

【温馨提示】 贫血是种疾病,贫血的人是不能参加献血的。

关于献血的冷知识你都知道吗(了解献血常识和献血误区)(9)

8、献血会导致血压异常

【真相大白】 正常人的血压异常多为紧张所致!

【原因解释】 献血不会引起高血压或低血压。有献血者在献血后几天内出现血压异常的现象,这往往是精神紧张或情绪兴奋引起的,只需要多休息,保持稳定的情绪,血压很快就会恢复正常。

关于献血的冷知识你都知道吗(了解献血常识和献血误区)(10)

9、献血会影响生育功能

【真相大白】 献血和生殖系统关系不大!

【原因解释】 民间素有“一滴精,十滴血"的传言,然而,生育能力取决于人体生殖系统的发育是否正常,取决于受精卵生长发育的条件与否,而与是否献血没有直接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