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自古就是关中西去北上的古道要冲,千年的秦川陇上文化,孕育出不少美食,最简单的馒头也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演变出了独特的文化习俗色彩,馒头已不仅仅是餐桌上的果腹之物,也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人类文明精神的产物,馒头在甘肃可以是婚丧嫁娶中奉献神明的祭品、宴请宾朋的请柬、结亲保媒的信物,甚至是在治病救人中都扮演了具有独特含义的物品,馒头在甘肃人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馒头的历史文化渊源(甘肃人的馒头文化)(1)

馒头的诞生,按照传说就是作为祭享奉献的陈设之用,这一功能一直被甘肃人流传下来延继续到现在。在甘肃人的婚丧嫁娶家庭大事中,家家户户基本都要制作多种多样的各式馒头,或是花样繁多色彩艳丽,或是造型生动活灵活现的动物花卉,用以奉献神明和祖先。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南蛮之后,过泸江时受战死冤魂之阻,诸葛亮面对此景心急如焚,想来想去只好祭奠河神,求神降福惩魔,保佑生灵,诸葛亮不忍用人头祭祀,而发明馒头为替代品,投于水中以示供奉,后来民间习此风俗。

馒头的历史文化渊源(甘肃人的馒头文化)(2)

在甘肃的农村,结婚时邀请宾朋参加自己的婚礼,礼物可以不拿,但一定要给亲戚朋友家带去一个大馒头,当面告诉亲朋自己好事将近,分享喜悦。这种馒头,大概是普通馒头的四倍左右,馒头上顶有用面捏的花。收到馒头的家庭更是将这个馒头视为荣耀,代表自己家在亲戚朋友心目中的地位,这种习俗延续至今。

馒头的历史文化渊源(甘肃人的馒头文化)(3)

甘肃人去参加亲戚朋友的婚礼,至今有一个特别的习俗,客人们用精致地竹篮子装十二个大馒头,作为新婚礼物送给新人,竹篮子的造型别致精美,几乎就是艺术品,这个竹篮子也是代代相传,而馒头的顶上都点着四或六个小红点,代表着给主人家送上美好的祝愿。亲朋们提来的竹篮子上贴着红色的纸条,都摆放在主人家大门口最显眼的地方,就好像军功章一样让主人家面上有光;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新人又会回赠给客人八个馒头作为回礼,不能让客人们空手而归。这有来有往的馈赠之间,蕴含了甘肃人质朴而美好的祝愿,更是千百年来馒头文化的代代相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