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之一,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许多人对于端午节的认知或许只有赛龙舟、吃粽子吧,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科普一下有关端午节的小知识。

端午纪念屈原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屈原愤跳汨罗江)(1)

一、端午节的来历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诗人节”等。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是古代吴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之说。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是的,你没有看错,其实端午节跟屈原的关系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二、屈原跳河的真因

端午纪念屈原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屈原愤跳汨罗江)(2)

关于屈原跳汨罗江的原因,官方的说法是屈原被逐后眼看着国家衰亡,心如刀绞,在写下绝笔《怀沙》后抱石投江而死。也有野史传闻,战国时期,男风盛行,屈原与楚怀王相恋最终却被逐,屈原是殉情自杀。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屈原自杀于周赧王三十七年(公元前278年),此时秦国再次攻楚,占领郢都,楚顷襄王被迫迁都于陈,消息传来,屈原重返郢都的希望彻底破灭,于是作诗篇《怀沙》,再次抒发忠贞爱国的情怀和“受命不迁”的崇高志节,倾诉了郁积于心头的苦闷,然后投汩罗江而死。此时,楚怀王已经去世十八年了。

三、粽子味美 但别吃多

端午纪念屈原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屈原愤跳汨罗江)(3)

粽子是端午节的必备,通常都是以糯米为主料做成的,分咸甜两种,不管咸粽子还是甜粽子,都是属于高热量、不易消化的食品,在食用时应注意量的控制。

许多人会因粽子吃得多而引起肠胃不适,这主要是忽略了青菜、水果的摄取,造成纤维不足,在吃粽子时若能加些蔬菜清肠,并搭配水果,则可降低这些不适症的发病率。

专家也建议可在品尝粽子后喝点茶叶。茶类可以减少体内脂肪、胆固醇的吸收。

四、雄黄酒外敷好过内服

端午纪念屈原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屈原愤跳汨罗江)(4)

在我国南方,家家户户有喝雄黄酒的习惯。中医认为,雄黄又称鸡冠石,性温,味苦辛,有毒,主要用做解毒、杀虫药。其主要成分是二硫化砷,遇热后可分解为毒性很强的砒霜,因此不建议内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