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学好地理?重庆十一中胡再贵老师提出了“行知地理”的概念,并据此推出教学践行的四大策略。一是提倡行走、旅行,即在途研学;二是注重实践、操作,即实践促学;三是追求德行、情怀,即体悟治学;四是着力求智、增慧,即深度教学。

下面胡老师结合教学中亲历的数个小故事,作分享探讨。

怎么做好初中地理教学(重庆十一中地理教师胡再贵)(1)

教师档案

胡再贵:重庆十一中地理教研组长,南岸区地理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中学高级教师,重庆天文学会理事。参与编著《直击高考》《名师伴我行》《区域地理整合教程》《导学案》等地理教辅及教育专著多部,发表及获奖论文二十多篇。多次在市区说课、赛课中获特等奖。主研多个市级课题。

故事一

提倡行走 在途研学

有一次,学完《山地的形成》一课,有几个同学很疑惑:“老师,实际环境中怎么判断褶皱岩层的新老关系呢?你怎么知道石灰岩化学成分是CaCO ?你见过隧道是从背斜穿过的?……”

是啊,没亲眼所见,教材也未必可信。于是我们利用周末爬了学校附近的南山(铜锣山余脉),现场观摩褶皱、着手岩性分析、探查生物化石、了解隧道与岩层的关系……这样的学习,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直观地置身于真实环境,获得丰富多元的体验,与课堂照本宣科的效果不可同日而语。

这就是“行知地理”的教学策略之一——提倡行走、旅行,即在途研学。走出学校,大自然到处是地理物象,看万物常生,观万象常变,识大地之理,明自然之道,此乃学校所不能;走入社会,亲历衣食住行,尝试下地进厂,体察千家百态,谋取规划发展,此乃教室所不能;走在路上,在途研学,身体力行,调查探究,让身心得以舒展,让经历得以丰实,让智慧得以启迪,让情感得以生发,此乃课堂所不能。

怎么做好初中地理教学(重庆十一中地理教师胡再贵)(2)

故事二

注重操作 实践促学

一向善于探讨的小蔡同学最近找到我说:“老师,书上讲的溯源侵蚀、下切侵蚀、侧蚀等几种河流侵蚀形式,总感觉有点玄乎,不太真切。”我说:“我们可以做个流水侵蚀试验看看。”于是,找盒子、做沙盘、备水杯、模拟流水侵蚀,刚开始并不顺畅,一个简单的试验都搞了几次,但最终还是成功了,而且把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隐性知识演绎得清清楚楚。我随后找了几张图片考验小蔡:“你能解释一下河流袭夺及黄果树瀑布、长江三峡形成过程中的河流侵蚀形式吗?”小蔡结合真实的试验模拟和图片情境,居然专业地分析出了关乎流水侵蚀中更深层次的细节。

效果远远超乎了我的预期。后边几个班的课堂教学,我也都沿用了这种办法。

这就是 " 行知地理 " 的教学策略之二——注重实践、操作,即实践促学。“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所以不能本本主义,不能一言独断,不能题海垄断。即便条件所限,无法人人操作或实景体验,也要极尽课堂演示、模拟、推演,让学生在动手、动嘴、动脑中实现多元智能开发;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培养核心素养。

故事三

追求德行 体悟治学

多年前的一天,一个学生跑来找我:“老师,你能来参加我们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吗?”当然可以!这是我第一次了解世界自然基金会倡导的“地球一小时”,学生的组织热情、环境关切和发展忧患,让我深受震撼。

从此,我开始关注人类环境、人地协调,也开始了我和学生们多年来的执着求索:为了某个目标,我们能做点什么。这个话题,如今越来越宽泛和深入,涉及环境治理、生态保护、资源开发、灾害防治;也关注文化传承、海洋争端、自我发展、产业规划等。这是培养学生德行和情怀的很好方式。

这就是“行知地理”的教学策略之三——追求德行、情怀,即体悟治学。限于当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和过度追求生活享受的消费方式,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发展问题日趋突出。地理教学必须饱含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实际、关切环境,才能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和科学的发展观,具备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

着力求智 深度教学

“行知地理”中的“知”,有三个层面的含义,即知识、智慧和素养。知识可以积累和接受,智慧需要启迪和深省,素养必得沉淀和升华。

三者的层次和向度,因学习的路径、实施的策略和发展的定位而不同。这就促成了 " 行知地理 " 中的第四个策略——着力求智、增慧,即深度教学。追求深度教学,就是循着核心素养的方向前行,以真实情境建构问题;以具体任务为支架,代入合作研讨和模拟实践,最终达成三维目标和提升核心素养。

总之,知无行不通,行无知不成。地理教学必须知行并进,相资为用。这就需要教师在课程目标中聚焦行知发展,在课程开发中聚集行知源泉,在课程实施中聚力行知共生,在课程评价中遵循行知导向,多个层面综合发力,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能。


文:胡再贵 本文选自《新家长报》1047-1048期

声明: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转载或引用新家长报原创稿件请标明完整来源:新家长报。本公众号转载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新家长报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