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重庆森林》中,把都市男女碎片化的欲望演绎的淋漓尽致,它被迷幻的盖上“爱情”的面纱。电影中男女关系以不同形式的碎片逐一呈现。都市繁忙且急促的脚步里,一男一女在陋巷撞个满怀。女杀手和警察阿武就这么相遇了。爱情这幕剧就从这0.01的距离,拉开充满戏剧与浪漫且不接地气的门帘。

森林公园年轻人(都市男女碎片化的欲望)(1)

01. 警察阿武和女杀手:

警察阿武与前女友在一起五年后分手,他沉浸在怀念前女友阿May的伤感之中。阿武纪念前女友阿May的方式就是每一天都去买一盒菠萝罐头,而过期的日子都是5月1号。罐头过期的那一天,也是他跟自己约定好要放下前女友的日子。他在前女友的家人面前表现出一副大人模样,而面对和自己分手的前女友,他却手足无措得像极孩童。

女杀手带着显眼的玛丽莲梦露式金色假发,明晃晃的天,穿着一身雨衣。前卫的形象、优雅的高跟鞋、藏在雨衣内的手枪、大晚上带着墨镜的模样、找印度人贩卖毒品的工作…他没有名字,却以碎片化的形象出现在荧幕面前,给她的身份笼罩了一层薄雾。前卫和坚毅是她的外表,不明不白的身份是她恍惚间似水般吸引人的深不可测。

森林公园年轻人(都市男女碎片化的欲望)(2)

两人在酒吧相遇,阿武的理由非常简单,为了忘记自己的前女友,他给自己设定线索,并且根据线索“第一个进来的女人”去刻意与女杀手接触。在阿武的心里,为了获得对感情的一丝确定,他像是完成作业一样,给自己设定任务。不管是分手之后,不去面对分手的现实,还是去给自己设定感情任务,阿武明显是稚气的。他很难回归到当下的现实,去就事论事的面对实际情况。在酒吧与女杀手对话的互动也提示出这一点,看似他用不同的语言去询问了对方同一个问题,表现的自己非常的灵活,可是在他问对方同一个话题上来讲,这说明在感情上,阿武执着于自己的想象。

询问对方喜不喜欢吃菠萝?至少在那一刻,好像他把关注度放到了对面的女杀手身上,可是他心里的那个感觉还停留在前女友喜欢吃菠萝的感觉中。所以一个处于自己想象中的人是无法判断对面这个人需要什么的,哪怕对面的人已经不是前女友,可是他还是会按照对待前女友的方式去对待对面的女人。明明放不下,还要假装已经放下,这是感情中最常见的自欺。

森林公园年轻人(都市男女碎片化的欲望)(3)

女杀手看起来非常的干练爽朗心里很确定,确定自己要做什么事情?需要多少人手?如何做,规划的很清晰…可当一群印度人骗走她的毒品,这也说明她的过于自信背后,实际是对现实的判断不清。把自己的生意交给一群没有身份的印度人,提示她自己的无身份。一个没有身份的人,才会对没有身份的另外一群人抱有过高的期待,以为对方会履行诺言。这里的自以为是,也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表现。

所以这个时候女杀手和阿武在酒吧认识了。两个都对现实判断不清,两个人都活在自欺欺人的假象中,两个人都在遭遇了现实的一切暴扣之后,相遇了。很难接受当下现实中发生的事情的人,在买醉的酒吧这个象征沉溺的场合中不期而遇,对应着他们陷落在一元的情绪化中。

森林公园年轻人(都市男女碎片化的欲望)(4)

阿武和女杀手这两个情绪化的人,是很难有关系的。他们分别在想着各自的事情。当女杀手喝醉,阿武带着她去酒店房间。两人独自在一间房里呆着,阿武已经吃了30个罐头,在面对女杀手躺在身边时,又吃了四份沙拉。一个人内心的感受非常不确定时,吃下很多食物可以缓解焦虑,这是一个非常原始的躯体防御。作为一个成年人,女杀手把自己交付给一个完全陌生的人,躺在旁边像婴儿一样睡着。这个状态本身也是非常婴儿化的。直到阿武即将离开时,看到女杀手脚上的高跟鞋。他突然想起她妈妈说的话,女人穿高跟鞋会非常的不舒服,从而给对方脱掉了高跟鞋。这时候他像一个妈妈一样,看到了女杀手婴儿般的需要,也就是需要被照顾到身体感受之后,女杀手在临走前,给到阿武一个刚好是他需要的生日问候。独处在一个空间,在两个人之间建立了羁绊。

把你当你,把我当我,看到自己面前的人到底是谁,而不是活在自己的想象之中,那么两个人才可能有真实的遇见,制造一个基于你是你,我是我,仅仅是两个人关系的互动机会。

两个内在极度相似的人,会在遭遇同样的事件之后相遇。从量子干涉的角度来讲,就像两个无关的原子,在相遇之后,建立了连接,当这种连接建立之后,其中一方的变化与另外一方的变化便关联起来。从原始生物性的角度来讲,又被称之为心灵感应。这种心灵感应常常被人们说成“心有灵犀”,迷人且梦幻。心有灵犀的背后指向了,一种婴儿在早期与母亲的一元不分你我融合关系之中,最为常见的体验。

也就是说,在阿武与女杀手之间,他们的关系形态指向母婴关系。一夜的相遇,匆匆的瞥见,恰恰也是这种心有灵犀的精神连接的特点。除了母亲,很少会存在这种默契的体验。所以在这里第一个爱情碎片被揭开面纱:对于原始感觉的追逐,而这种感觉实际是一种无法被替代的高度融合的不分彼此的体验。为了维持这种体验,那么就需要牺牲当下的关系。因为它过于稀有,便只能存活于想象

森林公园年轻人(都市男女碎片化的欲望)(5)

而难以长期维持的关系,是母婴关系的一角碎片。

02. 充满激情和情欲的金发男假金发女:

影片中的金发男看似是一个混黑道的,全程他没有讲话,可是他也露了几次脸。时间比较长的电影片段是他与一名身着黑色玫瑰的连衣裙女子的互动过程,玫瑰裙女子踩着高跟鞋,摇摆着她的身姿,拿着一顶与女杀手相似的假发,走到金发男的身边,将假发戴在头上。当玫瑰裙女子戴上假发后,金发男疯狂的亲吻对方,并且快速的发生了性关系。明显在这里可以看到的是,这顶金色假发极大的调动了金发男的情欲。这是为什么呢?

似乎仅仅一顶金色的假发,就能够将金发男点燃起来。用释放性欲和情欲的表现形式,开始热烈的燃烧他的生命。这顶金色假发似乎指向了女杀手,也许我们可以猜测的是金发男他对于女杀手存在情欲。所以当玫瑰裙女人戴上金色假发之后,他把这个女人当成了女杀手的替身。看似在跟面前的女子发生关系,实际他欲望的确是女杀手本人。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充分的看到欲望以一个能指“金色假发”的出现被衔接起来,这像是一种嫁接术,将另一个人和当下这个人的区别模糊了。而仅仅是一顶金色的假发,就能够将金发男“瞬间引爆”,可见他的这想象是非常的丰富的。再回到原子干涉的原理上来讲,金发男能产生这么浓烈的感觉,这么的渴望与女杀手进行性关系的交融,反推他们之间的共振是非常之深的。所以这里也就不难理解,当金发男刚刚与戴着金色假发的女子发生完关系之后,导演借用一个巧妙的隐喻来揭示他们的关系本质。

森林公园年轻人(都市男女碎片化的欲望)(6)

借用一个点状(金色假发)的刺激就能将一个人的性欲点着并且付诸行动的全身心,投入的去进行一场关系的交融,是沉浸在一元感觉之中的人的特质。一个点就是他的全部!而过于沉浸在一元感觉之中的人儿,他们的无意识也更加敏锐。当然,这里只是无意识敏锐,并不是他的意识敏锐。金发男开了一罐罐头,这罐罐头的到期时间是5月1号,当5月1号来临时,罐头被打开喂猫,罐头被猫吃掉,女杀手在黎明破晓之时从他背后赶来,将金发男的生命也“一口吃掉”,金发男的生命被一枪终结。一个人在临死之前总会显得过于的炽热浓烈,回光返照,说的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所以对于一个点即使全部的金发男来讲,罐头打开之时是罐头的过期之日,同时也是金发男的死期。因为对于把精力投入在一个点上的人来讲,一个点便能隐喻性的揭示全部。在这一点上,金发男与阿武是相似的。金发男的“金色假发”,阿武的一句问候,两者对于他们来讲,都是以一个点状刺激对等于全部(永恒)。金发男付出的代价是生命,这是他的全部。阿武付出的是“一万年”的预期,一个凡人,哪有一万年的生命?所以无异于交付了他生命的全部。

第二个爱情碎片的神秘面纱也被揭开:一个点即是全部!这对应的是婴儿在还没有分化出你我的概念之前,将母亲的乳房等同于母亲的状态。对高度融合的渴望以及将一个点等同于全部的内在认知,都指向这个爱情碎片来自于母婴关系的原始不满足。

那么爱情是什么呢?

03. 警察663与快餐店女孩阿菲

警察663每天都去同一家快餐店,给自己的女朋友买同样的炸鱼薯条做夜宵。对于情感,663明显没有快餐店老板看的通透。他总是按照自己所以为的口味去揣测女朋友喜欢什么。没有询问,也没有商量,看似非常的笃定和专一。其实也可以说,他是目中无人。阿菲慢慢的被663迷住,或是默默的在远处偷偷的望着663,或是刻意保持距离的寒暄。663与阿菲明显在前两对的基础上向前发展了一点点。至少他们能够在现实中用话语沟通这种进入规则的方式制造一点点的关系。

在电影中看起来作为警察的663非常的怀念作为空姐的前女友。这里的怀念以663总是跟玩偶、毛巾说话的方式呈现出来。663在前女友离开之后显得非常的寂寞,他不停的对着玩偶和毛巾这些物品去讲话。他明明知道家玩偶和物品并不会对他做出任何回应,就像他明明知道自己的前女友留下一封信后也不会再回应他。

森林公园年轻人(都市男女碎片化的欲望)(7)

快餐店女孩阿菲对663的喜欢,开始于她了解到663的专情。她会默默的看着他,默默的了解他,这一切都是无声的。她偷偷的潜入663家去默默的做一些看似关心的事情,并未去询问663,也未告知对方。无疑在这一点上,她跟663对待前女友的方式是非常相似的。目中无人的人,只会吸引目中无人的另一个人。两个人都只是沉浸在自己的自娱自乐中。以闯入性的我以为你喜欢或者是我猜测你喜欢,为主观带入。并且没有通过语言去明说,而是采用行动化的方式去做一些自以为是的行为去接近对方,其性质无疑是具有侵入性的。他们俩的状态,也属于一元化的母婴式互动关系。——“我不知道我是不是这样,但是我知道你是那样,哪怕你明显不是那样。”

警察阿武和女杀手的遇见仅仅是匆匆一瞥,由于杀手和警察身份的势不两立,匆匆一瞥,便显得比较好接受了。警察663,和快餐店女孩的相遇,是基于一份快餐。快餐在忙碌的人们那里聊表慰藉,口味没有那么重要,选择也没有那么重要,更多考虑的是实惠。所以他们的遇见也像快餐一样,在一开始就用隐喻式的寓言揭开了关系的本质。

森林公园年轻人(都市男女碎片化的欲望)(8)

实惠的快餐店女孩阿菲其实是替补在前一位快餐店打工女孩的位置上。663原本在寂寞的时候想要约另外一位女孩,而另外那个女孩也像快餐一样被先来的人捷足先登约走。663在快餐店老板的游说下,先是改变了自己的口味,随后又约了第一位快餐店打工的女孩。这个行为的变化提示663,其实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因为我们都清楚,如果你真的喜欢某个人,或者某个口味,你并不会轻易的因为其他人所说的话而改变自己的想法,因为在真正的喜好之中藏着我们投注在喜好之上的内心深处的需要,很难轻易放弃。只有当自己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自己的需求在哪里的时候,才会尤其的容易被外界影响。

阿菲对663的喜欢都只是藏在心里,并没有轻易表露。表现爱的方式非常的稚气,直到当他偷偷的在663家中被663无意撞见。这个实在性的相遇——自己作为一个闯入者,被喜欢之人发现的羞耻感让她落荒而逃。当663反应过来,阿飞对她的照顾,这里提供了一个机会,让663去面对当下的真实,那就是已经与前女友分手和对面这个似乎对他有迫切渴望的女孩。对于一个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的人来讲,被喜欢,被渴望是最迷人的毒药。所以663很快的去找到阿菲,提出想要跟她约会。看起来是喜欢阿菲?实际只是喜欢这种被强烈喜欢的感觉。而阿菲也只是喜欢一个人默默喜欢另一个人的感觉。阿菲作为闯入者,被663看到的这个实在性的相遇,推动了阿菲去面对她作为一个闯入者作为一个快餐店打工女孩的真实身份。所以663约她时,她落跑了,难以面对的,其实是想象破灭后,必须面对现实的压迫感,必须面对“自己不是想象中的自己”。

森林公园年轻人(都市男女碎片化的欲望)(9)

在一年之后摇身一变,成为了663前女友一样的空姐。而663摇身一变成为了快餐店的老板。他们分别变成了自以为的对方想要的样子,重新出现在了对方的面前。比起之前两个人没有太多交集,更别说建立关系了。而现在他们似乎在这一刻终于能够面对面去谈笑风生,分别也有一个新的身份,重新出现在对方面前。

那他们是成长了吗?

从发展性的角度来讲,663从一个老是会被别人叫错为633的,没有什么丰富情感也就是喜怒哀乐惧的套着序号失去名字的空壳警察。变身为一个快餐店的老板,而老板是需要自己全权掌握大局的,所以663看起来获得了一个相对之前比较有主体性的感觉。也就是承担自己作为自己的责任,去实际的跟人互动。阿菲则是从一个快餐店的打工女孩,通过努力变成了一个可以到处飞的空姐。从身份性质上来讲,快餐店的打打工女孩只能固定在那里守着老板的店铺,空姐则是为老板接待不同的客人,两个身份要面对的人群,开始有了变化。经常会去快餐店的人,多数在社会底部辛苦劳作。在1994年,能够坐飞机的人多少得有点身份或者是钱财才能够去搭乘飞机飞来飞去。阿菲面对的人群的不同,做空姐接受到的肯定性的目光稍多。所以对于663和阿菲来讲,两个人都借用达成对方的欲望,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发展。

森林公园年轻人(都市男女碎片化的欲望)(10)

爱情就是这么一种由于对自己的缺失难以耐受,而把内心深处的需求放到对方身上并且进行加工的想象性产物。只是有的人选择自以为是的去认为对方是某个样子,对方有某种需要,然后去不断的满足,或是改变自己成自以为对方需要的样子。有的人以他人的目光为镜,看到自己的真实,并且去成为想要的自己。再回到影片之中,爱情的诞生服务于一元化的感觉性需求的不满足。而关系的诞生却是在破除想象之后,基于看到你真实的样子,我真实的样子后进行的部分联结。

重庆森林的妙处在于把当代都市男女,为什么不能进入一段关系的困难做了一定程度的呈现。提示出爱情的积极性作用:借用对方对自己的欲望,成为更好的想要的自己!也给出对应的警示:这三段关系都并未把对方当成他自己,也并不知道自己是谁是什么样子。在想象中与对面这个真实的人去建立关系,无疑是会失败的。停留在自己关于过去的想象之中,不愿意往前走,恰不是专情,而是一种婴儿化的全能自恋,试图通过想象的方式去留住已经失去的东西,本就是不可能的。

其实森林很大,树木很多,人海茫茫,而你只有一个。

森林公园年轻人(都市男女碎片化的欲望)(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