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启

从前,车马很远,书信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现在呢,网速快,外卖快,离婚更快。“三年之痛,七年之痒”,这句话似乎已成为多少在情场中受过伤的朋友们的经验总结。最新的婚姻大数据显示,婚后2—7年为婚姻破裂的高发期。离婚的门槛越来越低,究竟是人变坏了,还是遇到的人不对?婚姻中最大的杀手究竟是什么?您是否正处在“痒痛”之中不能自拔,面临感情解体、劳燕分飞?您也可能已平稳度过“痒痛”期,感情正朝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欢迎来稿,我们会倾听您的诉说,然后请心理专家给您以指点。投稿邮箱:1803050696@qq.com,欢迎您参与话题讨论。

读者来信:

平时,常听人们说起,“闺女是父母的小棉袄”,意思是当女儿的和父母的心近,知冷知热,嘘寒问暖,特别心疼老爸老妈,远比那些从外地来的儿媳妇要强得多。从多年的深切体会来看,我觉得此话具有很大的片面性。

我和老伴现在都已年逾古稀,一生只有儿子没有女儿。中年之前,由于抚养着他们,热热闹闹。儿子们结婚后,又接着照顾孙子孙女,儿孙绕膝,根本没有寂寞之感。后来,随着儿子们都去独立生活,孙辈们也已上学或者走上工作岗位,剩下了我们两个独居一院,似乎冷静下来。然而,这些情况孩子们都很清楚,总是抽出空来,每天到这边待上一段时间,一是嘘寒问暖,二是看看有啥活计干上一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儿媳妇们,对我们更是关爱有加。

儿媳的脾气都是儿子惯的(儿媳也是小棉袄)(1)

现在,年轻人都爱追时髦,从西方传过来的母亲节、父亲节,上了年纪的人都不在乎,可是他们却是每年都要给我们买来东西以示不忘。因为儿子们是男孩,心都较粗,儿媳们则是心细如丝,临到节日前,必得到这里仔细观察一番,看看我们都缺少什么。因为我有工资收入,总是阻挠着不让他们买这买那。怕我不让,她们每次买东西时,差不多都是先斩后奏,到时候给一个惊喜,弄得我措手不及,心中发热。今年5月第二个星期日的晚上,老伴我们两个刚想吃饭,忽然听得外面有人,开门一看,原来是儿媳妇们笑嘻嘻地来了,手里拿着鞋盒、衣服袋子和一些食物,放到了炕上。我故意说,今天是啥日子,又乱花钱了?小儿媳妇笑着说,爸,这些东西没有你的,不用着急。这是我们给我妈过节。说着,拿过东西,对老伴说,妈,你试试看,穿着合不合适?老伴穿着一件带花的衬衫,喜笑颜开地说,正好,就是显着太少气了,一个老太婆,哪里还穿带花的衣服?儿媳妇们马上回答,合适就行,带花显着更年轻,但愿你们永远别老。说笑一阵后,给我们盛好饭,就都回家了。到了6月份的第三个星期日,也是如此,给我买来了港衫和裤子。当我们穿出去以后,说起都是儿媳妇们买的东西时,一阵兴奋涌上心头。看看有些老人,在夸奖自己的女儿多么孝顺,多么惦念时,我们并没有妒忌之感。因为,我们虽没女儿,但有孝顺的儿媳妇,确实比贴心的女儿毫不逊色。前年,我老伴因病住院,儿媳妇们都不去上班,轮番陪着照顾。当时正是炎热的七月,她们给她用毛巾擦身上,接屎接尿,洗脸,剪指甲,细心地给喂饭喝汤,侍候得真是无微不至。临床的其他病友都认为我们遇到了孝顺的好女儿,我们把她们的身份一说,病友们无不啧啧称赞。

说实在的,儿媳妇们拿我们完全当作是她们的亲生父母来对待,既显现出是孩子们的懂事,又表明了我家的和谐气氛。自打她们进到我们家中以来,我和老伴也未把她们当作外来的媳妇对待,从来没有站在公爹、婆母的位置上发号施令,武断专横,各揣心眼。而是像对待亲生女儿那样,无微不至的关怀,知冷知热的心疼。因为都很年轻,平时出现一些不足之处,也在所难免。每逢这时,我们从不到在外边乱说一气或是硬性指责,而是和风细雨地加以指出而后循循善诱,使她们感到在我们面前,要比在她们父母面前还好,还亲还热。常言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总的来说,种和收,都是成正比的。只要拿出火热的心肠对待别人,别人必定要给你如此回报,这就是我所说“儿媳也是小棉袄”的缘由。

专家解惑:

出场专家: 刘瑞峰(石家庄重阳经纪有限公司 高级婚姻心理咨询师)

张先生您好:

您的多年深切体会证明了,只要用真心对待儿媳,把她当成女儿疼爱和关照,回馈给你们的同样是像女儿待自己父母一样的贴心、暖心和无怨无悔的照顾,媳妇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孝”的意义。相信读了此文的人们,从您家庭的和谐气氛中,悟出了人生的真谛,虽然没有惊天之举,但你们母慈子孝的点点滴滴都值得称赞和借鉴。

其实有太多的好媳妇称得上是当之无愧的贴心小棉袄,只是人们认为是不足为奇的,觉得理所当然。现实里一些习惯,把女儿、儿媳的身份分得很清,称呼是没错,但无形中成了一道屏障,两代人心存芥蒂如何融洽到一起?

特别是婆婆和儿媳的关系确实比较微妙,她们是因为法律而牵到一起的母亲和女儿,在关系建立之初,没有亲情,没有友情,却又成了近距离的一家人。别扭是肯定的,磨合也是必需的。就连因爱情走到一起的夫妻都需要磨合期,更何况没有任何感情基础的婆婆和儿媳了。没有感情不一定就得变成对立的,因为经营对立关系要复杂和困难得多,且没有幸福感可言。相反,双方都用真心和真情,经营一下亲密关系,投入一些精力和感情,就会收获幸福满满的果实。

有格局和阳光心态的长辈都是看儿媳的优点和长处,相处起来自然愉快和谐。而格局小的却盯着儿媳妇不足,时不时地放大缺点,肯定摩擦不断,殃及大家,何来幸福感?如果父母从心里就把媳妇当成自己的女儿疼爱,媳妇同样地把公婆当成自己爸爸妈妈一样孝敬,媳妇也可以是公婆的小棉袄,甚至比女儿付出更多,更及时。进门就是一家人,只要有爱在,风雨同舟,鼎力前行,没有处不好的关系。

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现实生活中,你们关注的是媳妇如何如何好,正是这些正能量,常常感动于一些生活的琐碎之中,不必惊天动地,只源于一种爱心的持之以恒,儿媳照顾婆婆原本天经地义,却足以让你们心存感激,甚至是心心念念。

媳妇侍奉公婆,与儿女侍奉父母的道理是一样的。作为儿媳,嫁入夫家,就要同丈夫一起孝顺公婆。从道义的角度来说,公婆生养了你的丈夫,然后把他送到你的身边,照顾你、爱护你,你理应对公婆感恩,和丈夫一起孝顺他们。从利益的角度来说,你虽离开亲生父母,却多了一份父爱和母爱。儿媳对公婆,是心存敬意,懂得敬重,明事理,主动尽到自己的本分。公婆是一家里的长辈,是家里真正的福报。理解公婆的心,顺承公婆的意志,真心真意地孝敬公婆,必然能讨得公婆的欢心和爱护。婆媳关系融洽了,家庭才能真正实现团结和睦。

以前的家庭,独子独女少,不少人尽享“儿女双全”之福。如今,独子独女家庭多了,独女家庭体会不到“有儿媳”的幸福,独子家庭也缺少“有女儿”的快乐。可居家过日子,油盐酱醋少不了,生老病死总是难免,怎样对待儿媳、女婿,确实是一门艺术。把儿媳、女婿当一家人,儿子带来“女儿”或女儿领进“儿子”,同样是儿女双全的天伦之乐。怎样做一名好儿媳也是已婚和准备步入婚姻的女生的必修课。

有一句感动得让人心疼的话:对自己好点,因为这辈子实在太短;对身边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再遇见。这“身边人”包括同事、朋友,也包括家人——其中有儿媳和女婿。

善良是一个人的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果连孝敬老人都做不到,谁又会相信我们的为人?做事先做人,而做人要先从培养好的习惯和品德开始。

你们善良、大气、朴素,在儿子儿媳们最需要拉一把的时候,帮他们带孩子,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遇事循循善诱,用真爱感染着媳妇们,用自己的行动传承着什么是孝亲敬老。媳妇们也将孝敬老人当成了一种习惯,是理所当然的事。这种正能量不仅需要自己具备,还需要广泛的传播,感染周边的每个人,使那些偶尔的不和谐的影响有了正确的认知。让我们的家庭更幸福,社会更和谐。

愿天下儿媳都能成为公公婆婆的小棉袄,愿天下公公婆婆都能珍惜儿媳这件小棉袄。

感恩您正能量的优秀品质和分享!

知心朋友 刘瑞峰

(张浩洪 河北省滦南县 刊于燕赵都市报2018年7月22日第1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