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在学校的时候,关系似乎很正常。和同学们在一起,学生表现也自然。但如果离开学校这一特殊环境,在另外一个场景之下,让师生相遇,会是怎样的情景呢?

江苏一位小男孩到同学家玩,本意是找个伴儿更加开心。但是这个本来生动活泼的生龙活虎的小男孩,到了同学家之后突然间蔫了,坐在沙发上像个雕塑一样,或者像被孙悟空使了定身法一样,发呆了,一动不动。

为什么?因为这个小男孩发现,他的老师也在同学家。

13岁男学生和老师聊天记录(江苏一男孩到同学家玩发现老师也在)(1)

13岁男学生和老师聊天记录(江苏一男孩到同学家玩发现老师也在)(2)

是因为尊敬?

他的老师是谁呢?他的老师指的是体育老师。他的老师为什么也在他同学家呢?因为他的老师是他同学的妈妈。

也许有人会说,见到自己的老师,这不很正常吗?但是面对这种意外的相遇,可能这位小学生没做好心理准备,他不知道自己如何是好,所以他就尬在那儿了。

13岁男学生和老师聊天记录(江苏一男孩到同学家玩发现老师也在)(3)

13岁男学生和老师聊天记录(江苏一男孩到同学家玩发现老师也在)(4)

找自己的同学玩儿,应该是无牵无挂的,无忧无虑的。至少,天性应该得到自然的发挥,处于一种本我的状态。但是这位小男孩到了同学家之后,因为见到了老师而拘泥起来,为什么会这样呢?

有人说,这小男孩太懂事了,见了老师之后规规矩矩的,这是出于对老师的尊敬,体现了尊师重道的美德。

听了这种解释,我感到不可思议。

13岁男学生和老师聊天记录(江苏一男孩到同学家玩发现老师也在)(5)

这就尴尬了

固然,尊师重教是一种美德,学生对老师应该尊重,但是因为这种尊重反而使自己处于尴尬的境地,不说了不笑了,使本来活泼好动的小男孩突然间像个机器人一样,难道说这是正常的吗?

小男孩为什么会变成这样,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小男孩儿突然间呆住了,是因为出于对老师的尊敬,我觉得这种解释勉强,说不通。

我觉得用“尴尬”这个词,是最恰当的。

尴尬就是不知道如何是好,进不是,退也不是,说也不是笑也不是。意识到这种状况之后,我自己不由得也尴尬起来。

本来很好的师生关系,为什么会到了尴尬这一地步呢?到底问题出在哪儿?

我认为这是师生关系不和谐的表现。而且我认为,对小学生来说,责任不在于小学生,而在于老师的引导有问题。至少,是引导不足。

师生关系应该是啥样

在学校里教导学生,可能仅仅局限于教材,或者说在校内遇见老师要打招呼,要主动给老师让路,等等。但是老师是否教导学生在校园以外的场所遇到老师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不管在哪里遇到老师,学生在人格上与老师都是平等的。在课下时间,学生喜欢玩,找同学玩,那就该怎么玩就玩吧。这种真实坦然的表现,就是对老师最好的尊重。毕竟,尊重不是做做样子,不是做表面文章。

那么学生在同学家里遇到自己的老师,马上尴尬起来,我觉得他这种不知如何是好,应该与缺乏这方面的教导有关。那么责任就在家长和老师的身上了。

从老师方面来说,固然我们是要讲威严,老师在学生面前毕竟是老师,师生关系再平等,在学识上的差别也是存在的。

学生对老师的尊敬是应该的,但是不能因为尊敬,就让学生疏远老师。敬而远之,难道好吗?那是不接地气的,那是缺乏亲和力的。

所以说,老师还应让学生亲近,敬而又亲,这才是一种理想的师生关系

两种极端

很遗憾,据我所知,在现实生活中,能够正确处理师生关系,把握好师生关系分寸的,很少。而走向极端的人,却并不少见。

要么是威严有余,亲和力不足,老师给了学生凶神恶煞的形象,逼迫学生敬而远之。另一种情况是丧失威严,完全跟学生处于同一起跑线,这又走向另一个极端。

13岁男学生和老师聊天记录(江苏一男孩到同学家玩发现老师也在)(6)

贾政可怜

《红楼梦》当中宝玉挨打之前,听说金钏之死,这个消息对宝玉冲击很大。以至于他走路的时候,和一个人撞了个满怀。当他发现对方正是自己的父亲,宝玉不觉倒抽了一口气,可见宝玉是何等的害怕。

13岁男学生和老师聊天记录(江苏一男孩到同学家玩发现老师也在)(7)

《红楼梦》里写宝玉对贾政的恐惧,不仅是心理的,更是生理的。这种恐惧,正是父子关系不和谐的重要表现。

家长或老师把与孩子的关系搞得只有让对方害怕的份儿,那这种关系是够畸形的。难怪贾政对宝玉虽然花了这么多心思,精心培养,但是最终效果却并不理想。

13岁男学生和老师聊天记录(江苏一男孩到同学家玩发现老师也在)(8)

这么说来,我不但同情一直受惊吓的宝玉,我更同情在教育儿子这件事上出力不讨好的贾政来。

13岁男学生和老师聊天记录(江苏一男孩到同学家玩发现老师也在)(9)

梁漱溟先进的理念

梁漱溟在他短暂的教学改革当中,提出了许多先进的理念。尽管他在曹州六中的改革很快就告一段落,但是他提出的一些理念是很先进的。

13岁男学生和老师聊天记录(江苏一男孩到同学家玩发现老师也在)(10)

他提出的“全面成长”和“整个人的教育”,就是很先进的理念。

老师不应该只教学生知识,更应该教学生做人,关注学生的心理和性格等方面成长。全方位的教育,全面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应试教育为什么广受诟病?就是因为它只抓成绩抓分数,对其它方面都忽视了。

钱教授教导有方

谷超豪给钱教授做助教时,钱教授教导他,跟学生说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不要打击他们。

13岁男学生和老师聊天记录(江苏一男孩到同学家玩发现老师也在)(11)

钱教授对学生的关照真是细致,不仅教导自己的助教解答学生的疑问,更注意学生心理素质和性格的培养,对学生的关照就是开放性的,是多方位的。这样的老师真是太难得了。

结语

江苏这位小男孩儿,他本来可以快快乐乐找同学玩,但是认出自己的老师之后,反而尴尬了。我想,老师在现场应该教学生怎么做。

安徽有一位50多岁的李恺,胖子老师。他和学生跳舞,打成一片,被学生称为“超级舞王”。这就是培养亲和力的有效手段

按理说,50多岁的老教师跟小学生绝对在沟通上会存在代沟,但是这位李恺老师就做得很好,他和学生的关系很和谐。

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任重道远。愿每个小学生都能快乐成长!

@拥抱大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