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和氏璧没有让秦国得去,但此后几年,秦国接二连三地攻打赵国,打下赵国好几座城。公元前279年,秦国准备大举进攻楚国,所以请赵惠文王到渑(mian三声)池会盟。赵惠文王害怕,不敢去,廉颇和蔺相如对赵王说:“不能不去,不去显得赵国软弱。”赵王于是带蔺相如一起去,廉颇送到边境上,说:“按路程计算,您大约三十天能回来,如果三十天后您不回来,请您允许我立太子为王。”赵惠文王也只能答应。到了渑池,喝了会酒,秦王对赵王说:“我听您喜欢音乐,请您弹瑟。”赵王于是弹了,秦王就让史官记下来,“某年某月某日,赵王为秦王弹瑟。”蔺相如说:“我听说秦王擅长秦地音乐,请您击缶。”秦王不肯,蔺相如说:“五步之内,我蔺相如脖子里的血要溅到大王身上。”秦王没办法,只好击缶。蔺相如也请史官记下,“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国的大臣说:“请用赵国十五座城向秦王献礼。”蔺相如说:“请用秦国的咸阳向赵王献礼。”一直到宴会结束,秦王也没有占到便宜。

将相和的3个故事简介(将相和的故事)(1)

渑池会盟

​回到赵国后,蔺相如因为功劳很大,被封为上卿,位子在廉颇之上。廉颇不服气认为我的位子是在战场上拼出来的,你蔺相如不过动动嘴皮子,凭什么爬到我头上来,于是说:“我见到蔺相如要让他好看。”蔺相如听说后,就故意躲着廉颇,在路上看见廉颇的车子,掉头就走。蔺相如的门客说:“您这样也太窝囊了吧,我们不打算跟着您了。”蔺相如说:“你们认为廉颇和秦王相比谁厉害。”门客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我连秦王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我躲着他,是想到现在秦国强大,所以不敢打秦国,就是因为我们两人在啊。我这样忍让,就是唯恐把国家的利益放在前,而把个人的恩怨放在后。”廉颇知道后,就把上衣脱掉,裸露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门前请罪(“负荆请罪”的来历)。这就是“将相和”的故事。

将相和的3个故事简介(将相和的故事)(2)

负荆请罪

​公元前279年,秦昭王派白起进攻楚国。白起打下了楚国的郢都,烧毁了楚国的先王墓,楚顷襄王逃到陈城(河南淮阳县),白起因此被封为武安君。就在这一年,屈原投了汨罗江。公元前273年,魏国和赵国联合起来攻打韩国,打到韩国的华阳(河南新郑北),韩国向秦国求救。秦国派白起救韩国。白起率军从咸阳出发,以每天百里的速度急行军赶到华阳,向魏军发动攻击,消灭魏军十三万人,接着进攻赵军,又打败赵军,把两万赵军俘虏淹死在黄河里。魏国被迫把南阳(太行山以南、黄河以北地区)割让给秦国求和。这一战让魏国元气大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