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师精神感悟(僧稠禅师见境即心生)(1)

选自明贤法师编《禅宗语录》

初从道房禅师,受行止观1,房即跋陀之神足2也。

遂苦劝修禅,慎无他志,由一切含灵3,皆有初地味禅(《大般涅槃经》云:一切众生皆有初地味禅)要必系缘,无求不遂4。乃从之。

旬日5摄心6,果然得定。常依《涅槃》圣行四念处7法,乃至眠梦觉见,都无欲想。

8敷石上,不觉晨宵,布缕入肉,挽9而不脱。或煮食未熟,摄心入定,又常修死想,遭贼怖之,了无畏色,方为说诸业行,皆摧其弓矢,受戒而返。

师以死要心,因证深定,九日不起。后从定觉,情想澄然,究略世间,全无乐者。便诣10少林寺祖师三藏,呈己所证,跋陀曰:“自葱岭已东,禅学之最,汝其人矣。”

帝常率其羽卫11,故幸参觐12,师处小房宴坐,都不迎送,弟子谏13曰:“皇帝降驾,今据道不迎,众情或阻。“师曰:“昔宾头卢迎王七步,致七年失国;吾诚德之不逮,未敢自欺形相,冀14获福于帝耳。”时亦美其敦慎15大法,得信于人。(南朝·齐·《续高僧传》卷61,《大正藏》50·553下之僧稠禅师语)

问曰:何云名禅?答曰:禅者定也,由坐得定,故名为禅。

问曰:禅名定者,心定身定?答曰:结跏16身定,摄心心定。

问曰:心无形状,云何看摄?答曰:如风无形,动物即知。心亦无形,缘物即知。摄心无缘,即名为定。

问曰:五停十八境17,见物乃名为定。眼须见色,心须见境,云何名定?答:见境即心生,物动即风起;风息而境安,心息即境灭。若心境俱灭,即自然寂定18

问曰:既无心境同虚空,云何修行?答:心虽无形,而有大用,即是圣法。今称心体,即定即圣,即真即正。非业非懙19,非邪非恧20,即断三障21,即成三学22,即舍凡即圣法。(南朝·齐·敦煌文献之僧稠禅师语)

【注释】

1〔止观〕止,巴利语音译作奢摩他,意为平静,乃是心处于专一、不动、无烦恼、安宁的状态,亦即禅定的修行法门。观,巴利语音译作毗婆舍那,乃是直观觉照一切名色法(身心现象)的无常、苦、无我本质,亦即智慧的修行法门。

2〔神足〕犹高足。

3〔含灵〕具有灵性的生命。

4〔遂〕称心如意,使得到满足。

5〔旬日〕十天,亦指较短的时日。

6〔摄心〕控制心志,收敛心神。

7〔四念处〕指四个安顿心念的业处,又称为四念处观。佛欲入灭之际,阿难尊者请问佛陀四件要事,其中问及,佛在世的时候,佛弟子以佛为住,若佛灭度之后,佛弟子以何为住?佛言:以四念处为住。四念处分别为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身念处即观身不净,身乃四大所成,非究竟,是有漏生灭之法,常流不净故。受念处即观受是苦,受是领纳义,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三种。受乃心缘境,因而领纳知觉,此缘起之法亦空无自性,不可得故。心念处即观心无常,三心不可得,生灭不已,如幻如化,瞬生瞬灭,应体证心之无生法忍。法念处即观法无我,诸法性本空,见空即见道。

8〔单〕单位、子单的禅修座位,即佛寺僧堂或山房中僧人坐禅的座位。

9〔挽〕通“绾”,卷起。

10〔诣(yì义)〕晋谒、造访,古代到朝廷或上级、尊长处去之称。

11〔羽卫〕帝王的卫队和仪仗。

12〔参觐(jìn晋)〕拜见尊长。

13〔谏(jiàn见)〕指对君主、尊长的言行提出意见或劝告。

14〔冀〕希望,期望。

15〔敦慎〕敦厚谨慎。

16〔结跏(jiā加)〕结跏趺(jiā fū加夫)坐的简称,又称全跏坐、正跏坐,姿势是以左右两脚的脚背置于左右两股上,足心朝天。

17〔五停十八境〕五停,指五停心,能使五种过失停止的修心方法,亦即五种观法,是声闻乘人在最初入道时所修的五法,分别为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念佛观、数息观;十八境,修行者所缘的六根、六尘、六识的十八种对境。

18〔寂定〕佛教谓心不驰散、寂静不动的修行状态。

19〔懙(yǔ与)〕烦恼。

20〔恧(nǜ)〕恶。

21〔三障〕即贪障、嗔障、痴障。

22〔三学〕学佛者必须修持的三种基本学业,即戒、定、慧。

【提要】

僧稠禅师二十八岁于巨鹿景明寺披剃出家,起初师从道房禅师研习止观禅法,道房禅师乃是跋陀禅师[1]的门下高足。

僧稠禅师起初修定,始终不得其门而入。后有游方僧苦心劝导他修习禅法、用心不二,告诉他说,由于一切有情众生皆有初地味禅(《摩诃止观》卷九·上云:《大般涅槃经》言,“一切众生皆有初地味禅”,即一切众生皆有本具佛性宝藏),依此一切众生皆具根本禅之圣训,缘此本有宝藏之胜观而求道,所求皆得称足。于是僧稠禅师听从了他的劝告、刻苦修行。

十天后,僧稠禅师果然摄心入定。此后,僧稠禅师常依《涅槃经》所教导的四念处修行,以至于无论行住坐卧、梦寐清醒,全都毫无欲想生起。

僧稠禅师在山中巨石上练习禅坐,废寝忘食、夜不倒单。禅师终日只穿一件粗糙得连布缕都能勒入皮肉的衣裳,长时间不换洗。有时锅里的食物还没煮熟,禅师便已摄心入定。修定之外,禅师时常痛念无常、常修“死想”观。住山修行期间,禅师曾遭遇盗贼恐吓,不但临危不惧,而且还对他们宣说各个业行感果的因缘果报。盗贼们都放下弓箭屠刀,向禅师座下受三皈依而返。

禅师痛念生死,而证入甚深禅定,一连九日不起。其后由禅定功夫而获得现证,情想清明,观察世间万事万物皆无可乐之事。便前往嵩山少林寺跋陀禅师处参学,并向大师汇呈自己的修证成果。跋陀禅师评价他说:“遍观葱岭以东的修行人中,若论禅修果证之最,你是当之无愧的。”

当时齐文宣帝时常率领禁卫军,前往禅师住持的吕涧山参拜。而禅师往往在禅房中静坐,既不相迎也不相送。禅师的弟子见状,便向禅师谏言说:“皇上御驾前来,如今我们却不欢迎,这样恐怕不合适吧?”僧稠禅师回答说:“往昔宾头卢尊者曾经前往迎接国王七步,导致国王七年丧失王位[2]。我的德行不够,当然不敢自比宾头卢尊者,但也不敢为了邀崇于皇上而妄自失去人格。”时人闻之,纷纷嘉美禅师敦厚谨慎的道风,从此禅师得到大家的信服。

有学僧问曰:“什么是禅?”僧稠禅师回答说:“禅就是定,定由禅坐中来,因此名为禅。”

有学僧问曰:“禅名为定,是身定还是心定?”僧稠禅师答言:“结跏趺坐则身定,摄心则心定。”

有学僧问曰:“心无形无状,教人如何收摄呢?”僧稠禅师答道:“风没有形状,物动即知。心也没有形状,缘取外物即知。摄心无缘,就叫做定。”

有学僧问曰:“五停心与十八种所缘境的种种境界,唯见物才能叫做定。眼须见色,心须见境,如何叫做定呢?”僧稠禅师答言:“见外境即是心起,物动即是风起。风止息而外境安,心念息而外境灭。若心境俱灭,便是自然寂定。”

有学僧问曰:“心境俱灭如同虚空,那为什么还要修行呢?”僧稠禅师答曰:“心虽无形,而有大用,即是圣法。现在所谓心体即定即圣,即真即正。它既非业力也非烦恼,既非邪也非恶,当下断除贪嗔痴、成就戒定慧、舍凡成圣。

[1] 跋陀禅师,北魏时期天竺人,其名又译作佛陀、觉者。生卒年不详。禅师历游西域诸国,后至北台恒安(位于山西)。师勤习印度古来之禅观,孝文帝崇仰师德,为师设禅林;帝迁都洛阳后,又为师设静院。太和年间,于少室山创建禅院(今少林寺),并建翻经堂,由师住持,从事译经工作。弟子慧光禅师为地论宗南道派之祖。另有弟子道房禅师,传法僧稠禅师。

[2] 依《四分律》卷五十三载:优陀延王(优填王)朝甫(早晚二时)常往问讯宾头卢尊者。时有不信乐婆罗门大臣从王。白王言:“云何大王朝甫问讯,此下贱业人而见王不起。”王即报言:“明日清旦当往,若故不起,当夺其命。”王明日清旦便往宾头卢所,宾头卢遥见王来,便作如是念:此王今怀恶心来,若我不起,当夺我命;我今若起,彼失王位。若我不起,当夺我命而堕地狱。令此王堕地狱耶?失王位耶?寻复念曰:宁令失位,不可令堕地狱。即便起远迎。先意问讯言:“善来大王。”王问曰:“汝今何故起迎我耶?”答曰:“为汝故起。”王曰:“昨日何故不起?”答曰:“亦为汝故。”王问曰:“云何为我耶?”答言:“汝昨日善心来,今日怀恶心来。若我不起当夺我命,若夺我命必堕地狱,若我起者必失王位。宁当令失王位,不令堕地狱,是故起身。”王曰:“几时失王位?”答曰:“待七日后,因迎王七步,故于七年后失国。”即如记。至第七日,慰禅国王波罗殊提来捉优填王,受七年锁脚囚禁。果七年后失国。

僧稠禅师师承

少林寺跋陀三藏——道房禅师——僧稠禅师

僧稠禅师小传

僧稠禅师,北魏至北齐时高僧,跋陀禅师法嗣。巨鹿瘿陶(今河北宁晋)人,俗姓孙,名溪。原修儒学,任太学博士。二十八岁,依巨鹿景明寺僧寔法师出家。初于跋陀禅师之弟子道房禅师座下修止观,其后,通《涅槃经》所载之四念处法,又从道明禅师受十六特胜等小乘禅观。曾于鹊山证入深定,历九日夜之后始觉。尔后,于少林寺得跋陀禅师印可。后颇得北齐文宣帝之尊崇,尝被召至邺都说四念处法,并奉敕住龙山云门寺,兼石窟大寺之主。

禅师于乾明元年(560年)示寂,世寿八十一,僧腊五十三。著有《止观法》二卷。

支 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