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正确、端正、整洁3分,书写一般2分,书写差0~1分,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部编版?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部编版(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测验卷)

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部编版

书写正确、端正、整洁3分,书写一般2分,书写差0~1分

一、积累与运用 。(36分)

1.读拼音,写词语。(10分)

tái xiǎn pù bù zēng jiā yàn yǔ gān zhè   

dǒu péng xiù zi wǎ lán yī guì jiǎng zuò

2.辨字组词。 (4分)

甩( ) 蹦( ) 坪( ) 闷( )

用( ) 绷( ) 苹( ) 焖( )

3. 先补充词语,再选词填空。(6分)

小心( )( ) ( )( )当当 ( )直( )状 不声( )( )

(1)渑池之会,蔺相如 地要求秦王为赵王击缶。

(2)树木也在 地抽出新的枝条,没几天就枝繁叶茂了。

4.句子练习。(8分)

(1)天一下子变了脸色。(仿写拟人句。)(2分)

(2)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用改为陈述句)

(2分) (3)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改为反问句)(2分)

(4)班会课上,我们通过并研究了这份方案。(用修改符号修改)

5. 默写俗语。(3分)

(1)不热不长, 。

(2)六月六, 。

(3)处暑不出头, 。

6.快乐读书吧。(5分)

(1)以下不属于高尔基的作品的是( )

A.《在人间》 B.《童年》 C.《我的大学》 D.《飞鸟集》

(2)在《童年》中,母亲去世以后,阿廖沙( )

A.流落街头 B.被舅舅收养 C.进学校读书 D.被陌生人收养

(3)在《童年》中,阿廖沙的家庭环境非常恶劣,( )是他的一道阳光。

A.母亲 B.外祖母 C.舅母 D.小茨冈

(4)在《爱的教育》中,那个总是得一等奖的孩子是班长,他的名字叫( )

A.诺比斯 B.德罗西 C.恩里科 D.沃蒂尼

(5)在《爱的教育》中,为了救一个小孩而被车子轧伤的人是( )

A.罗贝蒂 B.恩里科 C.贝蒂 D.弗兰蒂

二、阅读与感悟。(27分)

(一)夏天里的成长(节选)(11分)

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1. 片段主要写了 在夏天里的成长状态,其特点是 。(用片段中句子回答)(2分)

2. 在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尽力——( ) 收获——( ) 渴望——( )

3.联系上下文,我知道“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的意思是:(2分)

4.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个片段的主要内容。(2分)

5.片段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6分)

[材料一]很多中国家长信奉: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未出生的时候,就开始听音乐、听故事;稍微懂事点就开始练唱歌练舞蹈,学了书法学绘画,上了奥数上英语,弹琵琶弹吉他……

[材料二]近日发布的一份有关全国中小学生学习压力的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平均每天写作业的时间达3个小时,相当于法国的3倍,日本的4倍,韩国的6倍,是全世界平均数的两倍。中小学生们为了写完作业而成为熬夜一族其普遍睡眠不足7个小时。高达9成的高中生,要熬到夜里11点方能睡觉。

[材料三]10月28 日,浙江省教育厅会同省委网信办等 14 部门联合起草 《浙江省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指出:中小学生学业负担主要是由学校带来的学习任务、成绩排名、心理负担和家长附加的如作业、家教、补习班等学习活动以及社会生活环境给学生造成的压力。当学生面对压力时,如果体验是积极的,压力即为动力;如果体验是消极的,压力即为负担。学生在学校学习就会有学业压力,适度合理的学业压力有助于学生的发展,过重的学业负担会严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1. 下面的哪句俗语最能体现材料一中父母的期望?( )(2分)

A.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B.望子成龙,盼女成凤。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D.铁杵磨绣针,功到自然成。

2.材料二通过用具体的中外小学生写作业时长的数字对比,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3.阅读材料三,我们会发现中小学生的负担是由 造成的;面对压力时,不同的情感体验,导致 。(2分)

(三)感谢两棵树(节选)(10分)

一个年轻人,从小就是人见人爱的孩子,却不幸遭遇了一场车祸,一辆飞驰而来的车无情地夺去了他的双腿和左手。遇到车祸之后,对从小就出类拔萃、自尊心极强的他来说,不啻(chi)为世界末日的来临。看着自己残缺不全的身体,他痛不欲生,感到一生就这样毁了。为了让他散心,转移一下注意力,在他出院以后,家人特意把他送到乡下的姑妈家静养。

在那里,他遇到了决定他生命意义的两棵树。

姑妈家住在一个远离城市的小村子,宁静、安逸,甚至有些落后。一天下午,姑妈家下田的下田,上学的上学,仅他一人在家。百无聊赖的他,自己摇动轮椅走出了那个小小的院落。

就这样,似有冥冥中的安排,他与那两棵树不期而遇。

那是怎样的两棵树啊!在离姑妈家五六十米的地方,有两棵显得十分怪异的榆树,像藤条一般扭曲着肢体,但却顽强地向上挺立着。两树之间,连着一根七八米长的粗粗的铁丝,铁丝的两端深深嵌进树干里。不,简直就是直接缠绕在树里!活像一只长布袋被拦腰紧紧系了一根绳子,呈现两头粗、中间细的奇怪形状。

一旁的邻居告诉他,起初是为了晾晒衣服的方便,有人在两棵小榆树之间拉了一根铁丝。时间一长,树干越长越粗,被铁丝缠绕的部分始终冲不出束缚,被勒出了深深一圈伤痕,两棵小树奄奄一息。大家都以为这两棵榆树再也难以成活,没想到第二年一场冬雨过后,它们又发出了新芽,而且随着树干逐渐变粗,年复一年,竟生生将紧箍在自己身上的铁丝“吃”了进去!

莫名地,他的心被强烈地震撼了:面对外界施加的暴力和厄运,小树尚知抗争而作为一个人,又有什么理由放弃对生活的努力呢?面对这两棵榆树,他感到羞愧,同时也激起了深藏于内心的那份不甘--只见他用自己仅存的右手,艰难地从坐了半年多的轮椅上撑起整个身体,恭恭敬敬地给那两棵再普通不过、却又再坚强不过的榆树,深深鞠了个躬!

很快,他便主动要求回到城里,拾起了久违的课本还有信心,开始了属于自己的新的生活。

1. 根据文章内容填空。(2分)

年轻人因为 而感到 ;在乡下,与两棵树不期而 遇, ;主动要求回城, 。

2. 文章描写了年轻人遭遇车祸的情节,用意是( )。(2分)

A.说明了年轻人的命运很悲惨。B.更加衬托出了年轻人的出类拔萃。

C.为年轻人在怪异的榆树面前受到启发埋下伏笔。 D.起了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

3.为什么说那两棵树是“决定他生命意义的两棵树”?(3分)

4.围绕“感谢两棵树”为中心,作者选取了哪些材料来表达?(3分)

三、口语交际(4分)如果让你写“都是淘气惹的祸”,你会从哪些方面选取不同事例来表达中心意思呢?请概括出你选择的事例。(至少3个)

四、习作(30分)

汉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选择一个你感受最深的汉字写一篇习作,想清楚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注意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选择不同事例来写。可以用你选的字作为题目,也可以另外拟一个题目。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苔藓 瀑布 增加 谚语 甘蔗 斗篷 袖子 瓦蓝 衣柜 讲座

2. 略

3. 小心翼翼 满满当当 理直气壮 不声不响

(1)理直气壮 (2)不声不响

4.(1)略

(2)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不能长云彩。

(3)难道夏天不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吗?

(4)把“通过”和“研究”调换位置。

5.(1)不热不大 (2)看谷秀 (3)割谷喂老牛

6.DABBA

二、阅读

(一)夏天里的成长

1. 人 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或: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

2. 尽量 收成 希望

3. 处暑时谷子如果还不出穗,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了,就像无用的荒草,只能割掉喂老牛了。(意思对即可)

4. 人在夏天里也迅速成长。

5. 道理:要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的增长,不能错过时机。(意思对即可)

(二)非连续性文本

1. B

2. 说明我国中小学生每天完成作业的时间特别长,学习压力大。

3. 多方面 学生对压力的体验不同

(三)感谢两棵树

1. 遭遇车祸 痛不欲生 备受震撼 开始新的生活

2. C

3. 因为这两棵树顽强不屈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青年,让青年认识到了面对困难和厄运时,应该勇敢面对,顽强地抗争,让生活更精彩。

4. 作者围绕中心,选取了以下材料:青年遭遇车祸,心灰意冷回乡下静养、与两棵树不期而遇,感受到两棵树的坚强不屈、青年决定回城,重新开始新生活。(1点1分)

三、口语交际示例:给花浇热水;用妈妈的口红给布娃娃的衣服染色;涂鸦自己的房间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