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等ToB企业普遍品牌体系薄弱

在每一天的工作生活中,我们都会看到、听到各种各样的品牌信息,而为了强化受众认知,建立品牌关联,很多消费品行业或互联网领域的企业,都会通过各种方式去投入品牌形象的塑造,品牌建设更是行业共识。但在笔者服务工业品、制造业等ToB企业时,缺乏发现很多制造业企业在品牌建设、品牌管理层面还是相对缺乏,主要体现在品牌基础薄弱,品牌管理体系欠缺,品牌形象不重视。

工业品如何做招商(工业品如何做品牌)(1)

传统竞争及认知误区,导致品牌意识欠缺

究其原因主要有几点:一是基于产品强及技术导向,很多制造业企业家,尤其是技术出身的高层,却有着“做品牌不如搞好技术”的认识误区。过硬的技术和产品固然重要,但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光靠技术和产品,还是很难打开局面。二是传统的竞争意识,由于制造业等ToB领域相对ToC市场更加聚焦,更加依靠产业链,因此很多制造业企业更注重产业链关系的维护,对于品牌则认为可有可无。

实际上,随着2B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产业链下游客户也从传统的认个人、认厂家,到现在认品牌的全面认知和综合考量。再者就是很多制造业企业对于品牌的片面理解,把品牌相关工作简单等同于“品牌推广”这一单向环节,认为“品牌更多是烧钱,效果不太明显”。但实际上,推广只是整个品牌工作中最后一个环节,品牌的塑造,品牌长远影响力的建立不是依靠短期的推广,而是依靠前面两个关键环节键点——品牌战略定位、品牌价值塑造。没有正确的品牌战略和品牌价值梳理,会导致推广的效果不明显。

在推广一个品牌之前,更需要思考,希望通过文案、设计、活动想塑造一个什么样的品牌价值。因为产品自诞生以来,用户就会对其产生印象和看法,这个综合认知就是“品牌”。

制造业等2B企业如何跨过品牌误区,建立强大的品牌体系呢?

给制造业企业品牌塑造的三个建议

转型:从生产制造型企业向品牌突围转型

很多制造业习惯于传统的产品生产与制造的身份,因此对于生产制造环节的投入与关注极高,“重研发、轻营销”成为常态,而由于与同行所处的产业链位置一致,在发展历史不相上下,技术投入差不多的情况下,在产品提供与技术能力层面很容易雷同,陷入价值同质化。

此时,制造业企业需要考虑的就是身份角色的转变,由单纯的生产制造,围绕技术实力、服务等层面延伸,塑造让用户认可甚至觉得与众不同的品牌认知,形成长远的品牌心智收割效应。

意识:用ToC的思维做ToB品牌

我们认为,不是企业该不该花钱做品牌,而是应该怎样引导用户理解品牌的价值,从而提升推广的效用,特别是工业品牌在强技术化的背景下,通常形象冷冰冰,企业如何借助品牌情感来辅助技术优势的问题。

为了扭转制造业等ToB企业的品牌意识,我们认为应该借鉴消费类等ToC企业的品牌塑造思路,紧紧围绕市场、趋势及客群为核心,明确品牌的价值,提升品牌的势能。这个思维意识,我们称之为“用ToC的思维做ToB品牌”,关键就在于突破传统的制造业思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方法:7步做好制造业品牌

最后,光有身份的转型及思想意识上的转变还不够,还不足以去推动具体的品牌建设工作。有料品牌策划结合多年的制造业品牌成功服务经验,总结一套适合制造业品牌塑造的方法论,实现身份、思想及武器的结合,真正意义上能帮助制造业等ToB企业能够建立起品牌护城河。

有料品牌策划的这一套方法论共分为七步,分别为:1.市场和品牌调研,摸清品牌情况及优势。2.制定符合企业特色的品牌战略,从顶层设计构建品牌发展方向。3.树立全员品牌营销及品牌管理意识,实现全员的品牌培训与宣导。4.贯彻品牌视觉识别系统,构建统一、规范、连续的品牌视觉印象。5.制定年度品牌传播计划及预算。6. 打造品牌化营销工具箱,为品牌营销活动提供充足的“弹药”。7.管理好品牌接触点,让品牌与受众形成强粘性及记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