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写不出什么好书来,更没那个能力,只能对自己看过的书发发牢骚,就如对于酒水之类,我也不懂所谓的好坏贵贱,但是习惯了也知道哪种好喝。在我的印象中,毫不吝啬地喜欢更俗,感觉他具有情怀,也毫不犹豫地推荐他的小说《枭臣》,也是我自己心目中鉴定完毕的最好的架空历史,没有之一,当然有偏爱的成分,不过我不是他的粉丝,也不会盲目的去说他写的东西就是最好的。结果有人总会和我一样,在心目中有自己最好的小说或者作者,比如《唐砖》跟孑与2,按照我现在的经历和读书水平,总觉得后者比前者差点事,我是个人的感觉,我也不想改变你们的想法,但是我有我的评判标准,看看是不是这样的事。

唐砖每一集的简介(枭臣和唐砖更俗和孑与2)(1)

孑与2,本名元宏,是一位地域性很强的作家,属于西北人,擅长历史架空,看了《唐砖》之后,翻阅了他的其它作品,小说都是以西北为根据地的,这对作者而言是致命的,对于挑剔的读者而言也是致命的。更俗与之相比,地域性也很强,他写的许多小说都是以江苏为中心的,算是华东的代表,个人看来,他优于前者的原因在于地域也分大小,你用一个省的眼光去布局,就一定会高于用一个县去布局。最关键一点,更俗转型很成功,早期玄幻到都市,最后到玄幻历史,游刃有余。或许更俗没有孑与2的粉丝群大,《枭臣》也没有《唐砖》的点击量,但是从格局上讲,更俗算是个全能,孑与2在成长,不管年龄大小,达者为师。

唐砖每一集的简介(枭臣和唐砖更俗和孑与2)(2)

顺着这个思路继续往下捋,作为读者而言是有断层的,时间上的断层,就跟作者一样,他们的作品和年代也是有断层的。更俗2004年开始写《山河英雄志》,那时候的网络环境以及各大文学门户网站并不成熟,我们读书还是以实体书为主,以三年为一个代沟,更俗跟孑与2相差近3个级别,也就是说更俗开始写书的时候,孑与2还在“读”或者看书。而作为读者我这样的人群来说,2004年才开始读大学,到了今天,已经过去了16年,放在那个年代我如果去读《唐砖》,我是欣喜的,因为从来有读过这样的类型,就如开始我读《坏蛋是怎样炼成的》以及《极品公子》一样的道理,但是如果今天再去读,味同嚼蜡,就如看一场戏,不会融进去。这不是说,后来者不会居上,我表达的是,在我这样的书迷眼中,孑与2还算是新手,他的小说已经过了我去体会的年代了,如当初看泥人的《江山如此多娇》一样,总也看不懂,看多了才懂,就如看烽火戏诸侯的《雪中悍刀行》,只有看多了才从中找回几点灵光,找到属于自己的结论,我认为这才是读书的理由。如果单纯为了看书而看书,说实话,那叫浪费生命,就如看情色作品,远不如看色情作品来得舒服(你可以抬杠,但是说出你的理由,看看我们是不是人以群分)。

唐砖每一集的简介(枭臣和唐砖更俗和孑与2)(3)

放在读者这个断层上,我们85后与后来的95后相比,那一定是有差别的,如果我去跟这类反驳者进行辩论,那没有什么实在的意义,就如你跟幼儿园的孩子讲道理一样,你赢了,你是傻蛋,你输了,你更傻,咱们是就事论事,就书论书。放在作品上,《唐砖》一书,属于快节奏盒饭,就如散文,虽然形散而神不散,但是到处开花落叶,每一章节都是一个新事物,每一章节都是一个故事,层层加速递进,为的就是让一个现代人快速对一个朝代添砖加瓦,将一个现代人所有知道的知识迅速应用于唐朝,主人公需要做的就是在各种关系之间牵线搭桥,真正做到我搬砖我快乐。《枭臣》同样的布局,但是区别在于,主人公没有《唐砖》的主人公全能,他需要用后世的思想或者一些模糊的记忆去改变周边的人,让周边的人去自行挖掘创造,因为主人公知道大原理,半瓶子咣当,用很长一段时间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唐砖》中的云烨是一台电脑,做的事情叫做复制,没有失败的可能,后续的所有故事算是锦上添花,《枭臣》中的林缚也是一台电脑,不过算是奔腾2系列的,中间还有记忆中的断层,做任何事情都是实验,后续故事是为了他的实验,前者通过实验推动故事发展,后者通过故事完成实验,一个太理想,一个太理性,这是两本书在故事情节上的不同。

唐砖每一集的简介(枭臣和唐砖更俗和孑与2)(4)

关于读书的目的,很多人都有讨论,所以人们将书划分了很多的类型,除了我们的学习课程是必备的之外,还多出了我们现在所看的这类。古代就是如此,除了必要学习的四书五经就是算数之类,为了就是让你修身养性之外做到持家创业,一个是我们后世的语文,一个是后世的数学,一脉相承。但是古代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其它荒诞小说,次次文字狱,这类书籍都在被禁之列,比如描述前朝的各种历史类东西,以及我们文学史上的四大名著,就是小说的范畴,读之,有用也无用,有用在于通过书本刻画人物形象,学习之,改变自己的行为品行,无用在于这类书远不能让你如何知道水深火热,如何让你知道救死扶伤,如何让你知道种田耕地,所以又有了后来的各种分类,尤其是杂书登上大雅之堂。今天的网络小说同样如此,好的小说永远能够经历历史的沉淀和读者的收藏,因为它有中心思想,能够打动人性,能够表现出一种情怀,这才是我们读书的目的。单纯为了娱乐的书,到了我这样的年龄,除了意淫,没有可取之处,不然柳传志为什么推崇《枭臣》,而不推崇其它小说,或者说柳传志这样的大佬也空有其表?

唐砖每一集的简介(枭臣和唐砖更俗和孑与2)(5)

一家之言,各有喜好,犹如评论中人们所说的——不喜勿喷,在我看来《枭臣》和《唐砖》算是书与“书”的区别,读与看的区别,浮华与沉淀的区别。我也算是杠精,喜欢了就是喜欢,还希望别人喜欢,其实大可不必,讨论来讨论去,就是一种讨论,没有什么意思,个中滋味,自己品吧。

唐砖每一集的简介(枭臣和唐砖更俗和孑与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