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丑书”

“丑书”是现代人发明的一个词,专门用来形容那些让人看起来很丑的书法作品。关于“丑书”是什么,其实没有定论,经过我个人的认知和总结,我认为“丑书”主要有三个特点。

第一,“丑书”最突出的特点是丑,让人看了感觉不舒服。

这种丑,不仅仅是单个字或者作品局部的丑,而是丑的妈妈开门——丑到家了。

第二,“丑书”不是书法,而是一种工具。

这个工具主要对两种人有好处:“丑书”是部分人利用书法标新立异、谋取名利的工具;“丑书”是不懂书法的人用来攻击、贬低自己看不懂的书法、掩盖自己无知的工具。

第一种人很常见,也很容易分辨,各种把书法搬上舞台表演、各种胡写乱画的所谓书法家,都是这种人,比如某主持人写“玖球天後”,贻笑大方。

第二种人,说白了,就是喷子,自己没什么水平,却喜欢指手画脚,到处乱喷,一言不合就贴标签,把“丑书”的标签到处乱盖,以掩饰自己的无知和愚蠢。

第三,“丑书”是浓妆艳抹的“某种女人”。

张旭楷书作品图

张旭草书帖放大(6办法辨别丑书)(1)

2.看书写者的书法发展历程和年龄。

(1)看书法发展历程

我们知道人是不断进步的,书法也一样。一个著名书法家在书法实践中,他的风格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因此,判断一副草书是否是丑书,要看看他的其他草书作品,通过对比,看看是否有发展变化。

如果有发展变化,且其他草书作品并不丑,就不能算是丑书。否则,就有可能是丑书。

比如,张旭,他不但有《古诗四帖》,而且有《肚痛帖》。或许,《古诗四帖》在普通人看来有点儿丑,《肚痛帖》却是一看就美。

张旭的《肚痛帖》

张旭草书帖放大(6办法辨别丑书)(2)

(2)看年龄

如果一个书写者没有其他风格的草书作品,那么,就要看他的年龄。通过年龄来判断他的书法风格是不是已经定型了?

比如,现代“草圣”林散之是晚年才出名的,他出名时,风格已经定型,虽然他的作品看起来有点儿丑,却不是丑书。

林散之的草书

张旭草书帖放大(6办法辨别丑书)(3)

反之,如果一个人很年轻,就已经在写一种没有发展变化的丑书了,那基本上就可以判定是毫无根基的丑书了。

3.看书写者有没有理论支撑,对自己的作品能不能讲出个所以然。

如果没有理论基础,讲不出美学理论,被人问起来,脸红脖子粗,半天憋不出个屁来,说不出自己的作品为什么好,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写,那基本就是为丑而丑,妥妥的丑书。

还是以张旭为例,谁让他写的狂草,让一般人难以接受呢!

张旭的草书是自主的美学追求。相传张旭在长安城里,见到在繁华热闹的街道上,公主的轿子和担夫相互争道,他于是领悟了美丑对比的道理,悟出了草书的笔意。张旭的草书,意胜于形,又注重美丑对比,丑是为了烘托和彰显美,所以,人家是草圣,写的不是丑书。

4.看书写者的影响。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一个写看起来很丑的作品的书写者,他的周围围绕着一群乱七八糟的人,没有形成气候,没出什么有影响力的人,那么,基本可以判定他写的是丑书。反之,就不一定是丑书。

比如,张旭,颜真卿可是向他请教过用笔之道的,他对颜真卿的影响很大。颜真卿在书法界的地位,大家都知道,不用多说了。

而现在的丑书书写者,围绕在他们周围的多是一些宵小之辈。

5.看书法在书写者生命中占到多大位置。

张旭一辈子就只有书法和喝酒两件事,而且喝酒也是为了书法,可以说,除了书法,他没别的追求。借用现在选秀选手的常用台词,他是“为艺术而生的”。

反之,现在的很多丑书书写者,书法在他的生命中只是工具,这样的人写不出好的作品,只能是丑书。

6.听从自己的内心,看作品带给自己的真实感受。

对于一件书法作品,如果我们看到的第一感觉是“恶心”,看了好久还是“恶心”,看完了线条变化,还是觉得“恶心”,那么基本上就是丑书。

而真正好的书法作品,虽然第一感觉看起来比较丑,但是给人的感觉却不是“恶心”,而是“震撼”,慢慢看,看久了,就会看出美感来。

现在,让我们用心来欣赏一下张旭的《古诗四帖》吧!

张旭草书帖放大(6办法辨别丑书)(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