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尽人间悲喜(想人间婆娑全无着落)(1)

十三年前读过这一本《原谅我红尘颠倒》,那时只觉得作者文笔犀利,诙谐生动,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记忆最深的梗是“谭鱼头”。作者是这样描写其中一个人物邱大嘴的长相的:“十分后现代,额头窄小,眼珠巨大,鼻子若有若无,一张厚厚的鲶鱼嘴,旁边翘着两撇鼠须,谁见了都会想起”谭鱼头“来。

这段文字让我暴笑不止。当时很喜欢和同事一起去吃谭鱼头,对那家饭店的招牌脸印象尤深,这个比喻,就此深入我心。而整个故事,却在我的大笑声中渐渐被遗忘了。

彼时终是还年轻,涉世不深,只觉作者文笔犀利,极尽冷嘲热讽之能事,却不懂那如刀文字之下的悲悯之心。

如今重读,终于慢慢明白那些看似脏兮兮血淋淋的文字下既戾且颓的无尽悲哀。

《原谅我红尘颠倒》的作者慕容雪村,大概可以算是国内最早的网文作家之一,从《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开始,他逐渐变成了中国政法大学校友中最出名的作家。

读慕容雪村的文章,都会佩服他文字功底了得,字字如针,针针见血。但看似满纸污言秽语,读来却不觉有多下流,相反会让人沉思良久。

他写的故事压抑黑暗却能让人手不忍释卷,非要一口气读完;书中的世界阴暗恶俗,却并不让人感觉是胡编乱造,相反,盘踞心头的是一种因为觉得真实而不断涌起的凉意。

《原谅我红尘颠倒》中的主人公魏达是一位律师。他讲述了自己执业十五年的律师生涯如同一场黄梁大梦,魔幻虚无。他所经历的社会人生,金钱女色和人情世故将他变得玩世不恭、悲观厌世。

魏达的人生主要经历过三个重要阶段。一、压抑的成长期。

魏达出身于贫困农村,父亲是一位被婚姻束缚无法返城的下乡青年,一生郁郁不得志。他将自己的一腔怨愤发泄在农村出身的母亲身上,对儿子也多是冷漠相向。

当律师是一直在社会底层挣扎生活的父亲留给魏达的遗愿。

魏达敏感多疑,心无着落,一生缺爱。他的性格多源于自己的原生家庭。成年后无论悲喜,他总是觉得其他人都有人爱着,唯独自己没有。

二、屈辱的婚姻。

魏达的婚姻在他的精神上几乎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他的妻子跋扈粗鲁,对他的出身长相百般羞辱,最后公然出轨。

魏达在这样的婚姻里学会了隐忍,暗中磨刀霍霍,待机会到来时回以最重的反击,狠狠出了口恶气。

但那段不堪的婚姻带给他心灵上的毁灭,从未消亡。他对女人再难信任,对漂亮女人有一种莫名的轻蔑。

他的同居女友肖莉想和他结婚,他却一直在怀疑她的真正动机。在彼此猜忌的时间里,肖莉出轨并在新男友的煽动下敲诈魏达。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三个人的命运就在彼此的一念间都走向了灭亡。

三、黑暗的从业期。

谁的心不曾柔软,禽兽却满城衣冠。这是对魏达从业律师后人生转变的最好概括。

魏达身处的司法界,其中人性堕落,道德沦丧的种种腐败行为令人震颤憎恶。

律师法官共打业务麻将,不动声色地输送金钱;同事间的利益争夺已经公然撕破脸;在法官和客户间周旋扯谎两头通吃……

所有的人都因一个利字相互算计又相互勾结。魏达也在和这些蝇营狗苟之徒打交道的过程中变成了一个老谋深算处世圆滑的人。

表面上,他成为了有名气的大壮,律所合作人,当地电视台著名法律栏目的主讲嘉宾。三套房产,百万存款,开着奥迪。妥妥一副人生赢家的模样。

暗夜里,他寝食难安,殚精竭虑地琢磨身边的人和事,生怕一招算错万劫不复。

凝视深渊,深渊也回以凝视。何况魏达根本就身处深渊之中,被吞噬是他难逃的命运。

魏达终不是完全的狠戾之人,他的恶念将他拉入更深的陷阱,逃离时,却因心底最后的一点柔软,最终将自己葬送。

监狱里魏达回想自己三十八年的人生,笑叹世事无常。红尘奔赴,人生一回,繁华如梦,颠倒跌宕,一朝梦醒,几度秋凉。

许多人读完《原谅我红尘颠倒》之后,都觉得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那把泪,更多的是那个时代变革过程中带来的不可避免的阵痛。相信时至今日,魏达所经历的业界丑恶和无奈大部分已经成为了历史。

但这世界总有阳光照耀不到的角落,那里依然滋生着种种无法见光的罪恶。不变的是凡事皆有代价,人生不过一场屠杀。即使在《原谅我红尘颠倒》的故事里,也一样告诫着人们善恶终有报,自有公正良心。

故事的最后一章有狗尾续貂之嫌,或者是作者觉得整本书的基调太过压抑,想用一个明亮一点儿的结尾留下希望吧!

还有读者说读完《原谅我红尘颠倒》这本书,对魏达的容忍度越高,说明入世越深,这才是本书残忍的地方。

无论是十三年前初遇这本书,还是如今再看它,自始至终,我都对魏达很包容。最初可能源于涉世未深的天真,现在应该是经历世事的释然。

人生在世,身不由已,许多时候,我们和魏达,又有多大区别呢?!

曾经也是月光如水,我们青春年少、品貌俱美。很多年后,当故事中的少年头生白发,人间依然柳绿花红,我们耳闻目睹过一切罪恶,唯有理想再也不提。

有人的世界就一定善恶并存,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这一条对百分之九十的人来说都适用的俗语,足够说明这人世间丑恶的时候占绝大多数吧?!

可是我们活着,我们快乐而充满希望,不正是因为还有那百分之十的真善美可以期盼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