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看过《甲午风云》这部描述甲午海战的电影的人,留给我们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致远舰的管带(舰长)邓世昌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开足马力,撞向小日本的吉野号。

结局大家都知道,致远号被鱼雷击中沉没了,邓世昌不愿逃生,准备追随自己的战舰,一同沉入大海。

他的爱犬——太阳,紧紧咬住主人的发辫,不让他沉下去,但我心已死的邓世昌,还是追随他的战舰而去,最终海面上,留下的太阳“呜——呜——”的悲泣声。仿佛要告诉我们点什么?

为什么甲午海战会输(甲午海战为什么会战败)(1)

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我鼻子酸酸的!

那么这一仗,我们究竟败在了那里?我们翻开历史课本,他的回答是大清朝的腐败,无能,不团结。那么我们大清朝是怎么个腐败,无能,不团结,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1、甲午海战失败的原因,大家总会提到军备,当时小日本的军备比大清朝的军备先进。一说到这里,就有人说了,你就扯吧!不可能!

他就举例说明:想当年北洋水师建立的时候,定远舰和镇远舰不论是排水量,还是舰船铁甲的厚度,拿到世界上,那都是数一数二的,也只有欧洲几个强国可以比肩的。北洋水师是整个亚洲最强大舰队!

是!没错!但你别忘了,北洋水师是1888年建立的,而甲午海战是在1894年开打的,这中间隔了六年。

说到这里他又会反驳,六年?不就六年吗?至于吗?

真至于!你要知道,这六年正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飞速发展,有着重大变化的六年。我们都知道,好多高科技都是首先应用在军事领域的,军事反过来再推动高科技的发展。也就是说,越往后购买的军舰越先进。

为什么甲午海战会输(甲午海战为什么会战败)(2)

这是一个模型,大家参考一下

我们做个对比

吉野舰不仅速度快23节(1节=1海里=1.85公里),致远舰18节

吉野舰射速快主炮1分钟10发,致远舰射速慢主炮5分钟1发。

说道这里,又有人要说,速度慢怎么了,射速慢又怎么了,我们炮大,一炮顶它10炮,只要吉野挨上一炮,它就死定了。真的吗?我们了解一下。

第一,人家速度快,你得能打到人家。虽然吉野皮确实比致远舰薄了一点,但人家也是铁甲船,你确定一炮能把人家打沉吗?没做梦吧!

第二,打仗需要炮弹吧!我们来看炮弹。小日本的炮弹用的黄火药,威力大不说,没烟。打完炮,视野清晰,打仗的时候这很重要,不然发明烟雾弹有毛用。

大清朝的炮弹用的黑火药,威力小(做炮仗用的玩意,就那玩意,除了声音响之外,吓唬个猫猫狗狗还差不多),还烟大。咚一炮打完,我去,整个夹板就像放了一颗烟雾弹,怎么打?

为什么甲午海战会输(甲午海战为什么会战败)(3)

黄火药

第三,小日本的炮弹大部分还是开花弹,我们大清朝呢!一小撮,(画重点)仅仅一小撮是开花弹,这部分开花弹还是购买战舰的时候,人家附送的,剩下大部分都是装了沙子的实心弹。

在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实心弹是干吗的。就是利用初速度砸水线的,听到没有是砸不是炸,把对方水线以下部分砸穿了,让它漏水。事实证明,这玩意毛线用都没有,逗自己玩的。

而我们的实心弹还是天津机器局制造,质量低劣,炮弹凹凸不平,怎么砸?你告诉我!

那么问题来了,开花弹中国人真做不出吗?我告诉你,三百年前的大明朝早就做出来,而那时的大清朝还真做不出来。

这是有实例为证的,当年左宗棠西北平乱,在一个明代炮台附近进行挖掘,就挖掘出了数百枚明朝的开花弹。不禁仰天长叹,三百年前中华已有此物,到如今竟然失传,以至被列强所欺凌。

说道这里,又有人说了,这是谣言,开花弹并没有失传,我们会做,只是做不好!哥们就算是你会做,都三百年了。老外三百年前,蹲在地球那个角落玩冷兵器,三百年后的今天,人家都可以对外销售,你呢?

为什么甲午海战会输(甲午海战为什么会战败)(4)

明朝时期的地雷,开花弹的图片没有找到。大家要知道,开花弹是可以做地雷的

说道这里,又有人说了:“自己造的不行,我们买不就可以了!”

买!1894年,大清朝的老佛爷,蹲在紫禁城的炕头上盘算着给自己过60大寿呢?老佛爷扣着大脚丫,想,这过一年少一年,六十都到了耳顺的年龄了,一拍脚丫子大吼:“必须大过!”掐指一算,60大寿加修颐和园,得八百万两,家里穷,怎么过大寿?

为什么甲午海战会输(甲午海战为什么会战败)(5)

准备过60大寿的慈禧

翁同龢(he)站出来了。画重点:这家伙和李鸿章有私怨,而北洋水师是李鸿章一手建立起来的。好吗!老佛爷不是缺钱吗?老翁一闭眼,打着鼻音就说:“北洋水师有!”

为什么甲午海战会输(甲午海战为什么会战败)(6)

翁同龢,在网上能搜的图片,几乎都是他的字,嗯!字很有名!

就这么一下,北洋水师用来购买吉野舰(吉野舰本来是英国人为北洋水师打造的)的钱,没了!用来购买弹药的钱,没了!用来维修的钱,没了!

有人说,他说话就这么管用?这老货俩代帝师,门生故吏遍布朝野,所以说话有一定分量的,再加上老佛爷,眼里只有它那六十大寿,所以钱真没了!

极具讽刺的是,最后北洋水师这八百万两白银,在颐和园留下了一艘石刻的精美轮船。

有人会说,不对吧!这老货是晚清一清流啊!是啊!他以清流自居,不贪污是真的。但确实是一沽名钓誉之徒,为什么呢?

说一个简单的例子,修颐和园,需要从南洋购买木材,商人报价60万两,老货驳回!商人将他和他爹的字凑在一起,凑了两本书,刊印,并送给他两本,总共画了不到500两,接着报价60万,不仅通过,而且给了商人400两,附送一副自己的字(这字可不止一百两)。

所以他就是一喜欢拉帮结派的沽名钓誉之徒!

反过来,看小日本经过明治维新,日本的天皇全力支持购买舰船。当他们知道,大清朝建立了北洋水师,危机意识让他们感到害怕。

小日本天皇,自己就拿出30万,一天只吃一顿饭,号召全日本人,捐款购买战舰。这就有了后面的吉野舰。

此时,大清朝的老佛爷,打肿脸充胖子,安安稳稳过自己的60大寿。

2、失误。

小日本喜欢偷袭。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偷袭珍珠港,这都是小日本偷袭之后的杰作。

而作为战略指挥的李鸿章,在这里犯了一个根本性的错误,认为通过外交手段谋求国家利益是可行的。他不知道外交手段的核心他不是万能的,没有实力的支撑,其作用很难发挥。

当甲午战争一触即发之际,李鸿章以为租借英国的商船运兵是万全之计,结果运兵船队在丰岛遭袭,1000人活下来的只有200人,至此日军打响了甲午战争的第一枪。

此时的李鸿章,还准备到国际上讲理,退回到海岸,接着就被小日本截断了补给。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大家也都了解。

用当时北洋水师外国顾问朗威理的话说:“国与国的关系中最有效的声音是大炮!”有了大炮,外交才是最后的武器。

为什么甲午海战会输(甲午海战为什么会战败)(7)

中间抱手的是邓世昌,旁边外国人就是朗威理

甲午海战从1894年7月25日,打到了1895年的4月17日签订《马关条约》结束。

《马关条约》赔偿了2亿两白银,好吗!老佛爷的60大寿,截了北洋水师的八百万两,小日本回手照着大脸蛋子就是一巴掌,又从它老人家手里拿到了2亿两白银。

为什么甲午海战会输(甲午海战为什么会战败)(8)

签订《马关条约》的场景

依据美国购买阿拉斯加才750万,马关条约赔偿小日本的三亿八千万足以买下三百个日本!这也使得小日本完成了原始积累,奠定了小日本的现代科技、现代工业、现代教育、现代社会的经济基础!

当时,日本政府的年度财政收入才有八千万日元。这次战争掠夺,使日本发了大财。日本前外务大臣井上馨踌躇满志地说:“在这笔赔款以前,日本财政部门根本料想不到会有好几亿的日元,全部收入只有八千万日元。所以,一想到现在有三亿八千万日元滚滚而来,无论政府或私人都顿觉无比地富裕。”

日本第一次真正地尝到了发动侵略战争的甜头,更加刺激了它对外扩张的野心。即在原有的六个师团(一个近卫师团除外)的基础上再增加六个师团,这也是侵华战争中最精锐的师团。并迅速扩大炮兵和骑兵,使其成为能够适应近代化战争的军队。

日本的企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一八九二年,日本全国有工厂二千七百六十七家,其中使用动力的工厂九百八十七家,共有三万—千九百一十六马力;而到一八九六年,工厂数便增到七千六百四十家,其中使用动力的工厂发展到三千零三十七家,共有六万四千四百二十九马力,翻了一番还多。

此后,小日本没有钱,就打你一顿,打完了,不仅有钱,还能捞不少好处,进一步的刺激了对中国的侵略。

最后说一句,不论何时何地,国家的周围总是不安宁,不能放松警惕。

喜欢我,就关注我,顺手点个赞哦!欢迎评论,我们可以在评论区里来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