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门见山,直接来看两首诗作。

​杜牧《送隐者一绝》

​无媒径路草萧萧,

自古云林远市朝。

公道世间唯白发,

贵人头上不曾饶。

小李杜的代表三首诗(诗虎和小杜)(1)

作者简介: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性刚直,不拘小节,不屑逢迎,诗文俱佳,诗作明丽隽永,绝句尤美,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晚年久居长安南樊川别墅,被后世称为“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作品微评:我们且不去论隐者闲云野鹤、清心寡欲、让人艳羡的生活,直奔主题而去。“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这是一般的常识常理,却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晚唐极不公平的封建社会制度。诗人面对隐者发出如此感慨,是控诉,是嘲笑,也是一种心灵的自我安慰。

小李杜的代表三首诗(诗虎和小杜)(2)

罗邺《赏春》

芳草和烟暖更青,

闲门要路一时生。

年年点检人间事,

唯有春风不世情。

作者简介:罗邺,余杭(今浙江杭州)人,有“诗虎”之称。约唐僖宗乾符年间在世,屡试不第,以诗名世,笔端超绝,气概非凡,与罗隐、罗虬比肩而立,号称“江东三罗”。

小李杜的代表三首诗(诗虎和小杜)(3)

作品微评:苏东坡说“落日晚风原无主,不惜清凉与子分”,风很公道,不会趋炎附势、曲意逢迎,不管是奢华之地还是贫困之乡,它都会年复一年来检点人间万事。在风的身上看不到哪怕一丁点的人情世故和世态炎凉,任何人在春得之而为暖,于秋遇之而成凉。这本也是常情常理,诗人却通过对春风的礼赞,辛辣讽刺了“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的世俗之风。

两首诗一写白发,一写春风,最后两支箭合在一处,以常识常态共同射向封建社会不正常的种种黑暗与不公,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