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夫子庙为什么这么美 南京名人名家聚首夫子庙体验文化年俗(1)

南京夫子庙为什么这么美 南京名人名家聚首夫子庙体验文化年俗(2)

潘俊摄

南京名人名家聚首夫子庙体验文化年俗

南报网讯(记者 邢虹)2月2日,一场主题为“让艺术助力秦淮小吃”、关注年文化的公益活动,在南京夫子庙百年老店“老盛庆”举行。南京媒体艺术家园微信群平台中的声乐界、曲艺界、电视界、企业界、书画界、体育界的知名人士纷纷到场,大家一边品尝“老盛庆”的招牌小吃,一边以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曲艺等不同形态的节目交流创作体会,体验意蕴悠长彰显传统魅力的文化年俗。这也是被称之为“新南京文化名片”的艺术家园今年举行的第9场社会活动。

艺术家园是500人的艺术平台,名家荟萃。今天的活动由陆国蔚主持,名牌电视节目《听我韶韶》主持人老吴不时与其真情互动,让现场气氛热烈。“老盛庆”掌门人陈刚是紫砂壶藏家,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他把传统文化元素吸收到店招店堂甚至是小吃的制作中,让客人在此品尝秦淮小吃时,还能了解秦淮文化的渊源。

相声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李国先、梁尚义是观众熟悉的笑星,他们站在“老盛庆”的舞台上感触犹深。李国先讲解了南北相声的交融历史,并且绘声绘色地表演了单口相声;梁尚义则以一段黄梅戏演唱,让大家感受到戏曲的独特韵味。非遗传承人丁少华的南京白话表演,凸现地域特色,让人捧腹。

旅行家李广东独行天下,走过70多个国家,研究世界各国文化。他深情地告诉大家:“一路走下来,最美的风景在中国。”青年古筝演奏员徐畅则畅谈了向老一辈艺术家学习的体会,她说,艺术工作者必须有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做到这一点,才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保持自己、吸纳外来,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色。

音乐教育家朱萌,不仅培养出了一位歌唱家儿子姜孝萌,自己也曲曲动人。今天的活动中,她为大家演唱的《我爱你中国》,让人心潮起伏。紫砂壶藏家陈刚对紫砂艺术的讲解,导演言人的舞蹈片断,主持人陆国蔚与书法家张东波的诗朗诵,还有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项绪文演唱的《南京,我心中的城》等,让人感受到多元的艺术内容,回味无穷。林散之先生的大弟子、现已83岁高龄的书画大家齐枝三先生,委托收藏家胡校军将写有“两树梅花一潭水,四时烟雨半山云“的春联带到了迎春会的现场,书画家张东波、龙勤、陈卫平、汤雅洪的书画作品,也被与会者纷纷收藏。

此次活动感受“年味儿”也是一个有趣的环节。大家在品尝到“老盛庆”获“夫子庙特色小吃创新金奖”的“老盛庆老鸭粉丝汤”、“夫子庙特色小吃技艺金奖”的“老盛庆蟹黄汤包”等美食的同时,还收到了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秦怡传》、著名作曲家陶思耀的音乐专辑《中华根》、歌唱家赵斌的音乐专辑《曲美之声》、作家梁平56万字的书作《大国良医》、《近观刘洪》、陈刚捐赠的紫砂壶……这些精神食粮助大家推开2019的幸福之门,开启一段新的征程。

支持艺术家园以艺术载体助力文化交融活动的金埔园林、吉祥家具等企业,也都是企业文化繁荣的单位。金埔园林董事长王宜森深有感触地说:“这么多优秀的艺术家相聚在一起尽情表演,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其力量已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参加艺术迎春会的人士还有影视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马军勤,主持人沈彬,相声艺术家徐世亮,艺术评论家张澜涛,画家邱炽铭、禹天建、禹天成,电视人苏南、李广月,文化学者方明钧,企业家王丽、朱玲、李三齐、常真、苏世功、闻琴、范吉彪、季伟、陈秋平,摄影家潘俊,戏剧演员戚晶萍,象棋大师汪霞萍,身残志坚的“南京好市民”陈斌以及10余位媒体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