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记载,神对亚当及夏娃说园中树上的果子都可以吃,唯“知善恶树”上的果实“不可吃、也不可摸”,最后夏娃和亚当禁不住诱惑,偷吃了这种禁果。上帝便把他们赶出伊甸园。

亚当和夏娃故事寓意(亚当与夏娃吃禁果寓指的真实义)(1)

这则寓言实际上是在寓意我们所有的人类,有了分辩“是非、善恶、真假、美丑”二元对立的虚妄分别心之后,人类就落入了苦海。虚妄分别心是阻碍人类进入天堂的直接原因。

实际上古往今来,很多的开悟者都在留传下来的经典显要位置,记载了同样的叙述,以此来唤醒世人。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意即,天下人都有了从自我的立场偏好去看待分别事物美丑、善恶的习惯之后,这实在是天下的不幸呀。而有东方如来之称的六祖惠能大师,更是再清楚不过的为众生指明:“不思善,不思恶”。正在这时,那个是众生的本来面目。

亚当和夏娃故事寓意(亚当与夏娃吃禁果寓指的真实义)(2)

为什么开悟者都强调不要有这种二元对立的分别之心呢?因为这个世界的实相是一体的。也就是说“善恶”一体,是中性的。但我们人类却把本是中性的一个事物截然的划分开来看待,把实相虚拟化了,也就是所谓的虚妄分别心。

这个世界是二元化的,即正反,是没错。但二元不是对立的,人类犯了极大的一个错误就是认为二元是对立的,实际上二元是互相依存、互相补充的一个整体,是合和的。二元也是不能分开的,一旦分开这件事物也就不复存在了。也就是说二元的两面都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是平等的。下面举个例子大家就容易明白了:

亚当和夏娃故事寓意(亚当与夏娃吃禁果寓指的真实义)(3)

世人都认为莲花是圣洁的、高雅的;而认为淤泥是肮脏的。所以人人都喜欢莲花,而厌恶淤泥,鄙夷淤泥。但是要知道,没有淤泥,莲花是无法生存的。所以,我们要逐渐去认清楚,淤泥与莲花本为一体,都是法界平等无二的神圣存在,无法可分。所以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眼里,百姓与刍狗都是神圣的存在,平等无二。

那些自认为自己很聪明的人,内心世界里如果这类似的分别越多,那么你的生命将会像是失去淤泥濨养的莲花,就枯萎得越严重,没有生命力。也就是离《圣经》中的伊甸园越来越遥远了。

亚当和夏娃故事寓意(亚当与夏娃吃禁果寓指的真实义)(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