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朋友H,平时表现很好,但是一遇到紧急工作就发挥失常,比如平常写个总结很顺畅,但是当领导说,马上写个总结,今晚交给我时,却常常有失水准,为此没少挨批。她十分痛苦,但是找不到原因,她经常感叹,命不好。

很多人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一遇到要求一小时、一天内完成的工作就“慌乱忙”,怎么也发挥不出原有的水平,茶壶煮饺子,有货倒不出,憋的很。

大家会笼统的认为,这是抗压力的问题,但却忽视了时间这一关键因素。

在按时完成任务的压力下,我们的时间扭曲了。

所谓时间扭曲,是指相同的时间,在不同的情境下,或被不同人感知,长度会是不同的。

比如,领导布置了类似的工作,要在一小时内完成,有人觉得一小时太长,半个小时就能搞定,有人觉得一小时太短,两小时也做不完。

这种认知的差异,看似没问题,但对有的人来说,却如“少林龙爪手”般极具杀伤力,它会导致情绪被激发,正常的认知和行动力遭到破坏,最终导致发挥失常。

该如何对付它?

最好的方式,不是硬生生的抵抗,而是迁转腾移,通过巧用力,最终战胜它。

就像“乾坤大挪移”。

预测未来顶流吉祥物 急事临头就慌神(1)

本文将从时间的角度,通过时间扭曲来解释时间压力下发挥失常的问题,并教你用“乾坤大挪移”的功夫,对抗压力,让你从“慌乱忙”变成“稳准狠”。主要分为三部分:

1.时间扭曲客观存在,躲也躲不掉

2.时间扭曲如“龙爪手”般极具破坏力,能增加焦虑,抑制思考与行动力

3.如何用“乾坤大挪移”巧妙的运劲使力,从“慌乱忙”变“稳准狠”

时间扭曲客观存在,躲也躲不掉

时间扭曲不仅存在于物理世界中,也存在于心理世界,不同的人,对时间的感受是不同的。

1.物理世界的时间扭曲

在物理领域,时间扭曲已经得到普遍认同,时间在宇宙中并不是均匀分布的。

最著名的论断就是爱因斯坦做出的。

首先空间运动会影响时间的流动。速度越快,时间会越慢。

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呢?

因为我们在地球上的运动速度太慢,这种影响很微小,人类很难察觉。

1971年科学家利用原子钟(计时装置,精度极高),证实了爱因斯坦的论断。

科学家将原子钟带上一架喷气飞机,然后飞遍全世界。之后,将原子钟与地面的原子钟进行对比,两个钟的时间出现差异,相差千亿分之一秒。

引力同样可以影响时间,引力越强,时间的流动速度就越慢。

预测未来顶流吉祥物 急事临头就慌神(2)

相比较住在摩天大楼楼顶的人,住在低层的人,时间流速较慢,因为低处相对于高处,引力要强。但地球上人类同样很难察觉。

而当你接近黑洞时,时间会变慢,远处的朋友会觉得你在缓慢移动,就像放慢动作镜头。而你没有感知,但你经历的几分钟,却等于他们的数年。就好像神话中说的,天上一天,地上一年。

这也是在电影《星际穿越》中,库珀等人只在围绕黑洞运行的星球上呆了两个小时,但地球上却已沧海桑田的原因。

爱因斯坦说:

人人各自拥有自己的时间,每个人的时间流动速度不同。

在宇宙中,确实是这个样子的。

2.心理世界的时间扭曲

时间扭曲,不仅来自物理空间,也来自心理作用。

著名心理学家津巴多认为:

时间不仅受限于爱因斯坦的客观物理定律和牛顿提出的参照物理论,同时也受限于我们的主观心理过程。一个人的情绪状态、时间观以及生活节奏,都会影响他感受时间的方式。

预测未来顶流吉祥物 急事临头就慌神(3)

心理学家奥恩斯坦在他的著作《体验时间》中也说:

对于时间的感知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受限于认知错觉。

每个人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和喜欢的人在一起,时间过的很快,一天像是一个小时。而和自己讨厌的人相处,则非常煎熬,一小时像是一年。

相同的时间,不同的人,不同的情景,不同的地域,人们的时间长短感受是不同的。

《时间,快与慢》中说:

大脑某一特定区域受损之后,它的运行加工速度就会变慢,那么周围的事物相对来说就会运行得快些。同样,感知速度越慢,观察者就会觉得世界万物运转得越快。

而心理学家柏林等人认为:

和普通人相比,冲动型的人会感觉几秒或是几分钟范围内的时间更漫长。

所以不同的人对于时间的感知是不同的。

在心理学上存在一个“慢动作效应”。指的是当你在极端情况下感知到危险,会觉得时间过于漫长。

比如你正在被别一群人打,或者是遭受极度的不幸。

它也会存在于一些极限挑战中,比如蹦极、跳伞等等。

预测未来顶流吉祥物 急事临头就慌神(4)

这是因为在在危急时刻,大脑的运转速度会加快,因此人们就会觉得外界的运转速度变慢了,体验到时间的一种延伸感。

因此,相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境下,对于时间的感知也是有差异的。

而社会心理学家莱文,在他的《时间地图》上也得出了一个研究成果。

生活节奏最快的文化区域在北半球发达国家的大城市,那里时间至上,人们十分守时,人们的行走速度快于其他地区,个个行色匆忙,忍受不了等待。另一个极端现象发生在赤道附近的乡村文化区域,那里的人们不紧不慢,工作也是慢条斯理。少见的公共时钟也常常是坏的,人们热衷于和朋友一边喝茶或是喝咖啡,一边聊天,享受悠闲时光。

文化也会影响人们对时间的感知。

太多的因素会影响到人们的心理环境,而这也造就了时间扭曲。

这就是为什么类似的工作,都是一小时内要完成,有的人觉得时间不够用,有的人觉得很充裕。

时间扭曲如龙爪手极具破坏力,能增加焦虑,抑制思考与行动力

时间扭曲,会引起人的不同反应,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它就像少林七十二绝技中的龙爪手(可开砖如泥,搓石成粉),看似简单,只靠一双手,但却极具破坏力。

预测未来顶流吉祥物 急事临头就慌神(5)

当你将时间看得过于紧张时,你的大脑会焦虑,让你“慌乱忙”,进而抑制思考与行动能力,最终导致你发挥失常。

1.时间扭曲引起稀缺心态,抑制思考能力与行动力

当你接到一项紧急任务,初步评估自己很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时,你的时间就会被扭曲,对于你来说,不管是1小时,还是2小时,都太过于短暂。

而这种扭曲将会引发你的稀缺心态。

《稀缺》中认为,稀缺是一种心态。当它俘获我们的注意力时,就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为方式。

一方面,稀缺可以产生正向的影响,产生专注红利。

专注红利:稀缺会自动将干扰和诱惑等因素推至一旁,让我们做到凭一己之力很难做到的事。

但是正如《象与骑象人》中所表述的,人很难控制自己的本性。

什么时候可以专注起来,我们很难把握,特别是面对很多事情并行的时候。

这时过多的关注稀缺,反而也会降低我们的带宽容量,抑制思维,让我们缺乏洞察力、执行控制力。

带宽:心智容量,包括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

心智容量就好像WIFI信号,在同一时间的容量是有限的,资源占用多了,就容易卡。一旦我们将过多的精力放到了稀缺上,就占用了这种宝贵的认知资源,让脑子变慢、行动力变差。

预测未来顶流吉祥物 急事临头就慌神(6)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稀缺会引发权衡式思维

权衡式思维:在稀缺状态下,没有被满足的需要俘获了我们的大脑,以致我们对它开始念念不忘,开始产生决策难题。

这就像是我的朋友,每次紧急任务来临,都会有一种麻爪的感觉,一边想着先做A,一边又觉得要先做B,就卡在那,迟迟无法动工。他说有时候都想锤自己的脑袋,可就是下不定决心要做哪个。

这其实和花钱一样。当我们一个月挣两千时,买瓶醋可能都要衡量一下,是买4块的,还是买3块5的,4块的是我喜欢的,但是3块5能省下5毛钱,你可能要在货架前徘徊好久。

过多的权衡式以及它引发的情绪,会极大占用大脑的认知资源,导致思考能力、自控力下降。

2.时间扭曲引发墨菲定律,时间颗粒度变细放大你的焦虑

当你的时间扭曲,觉得时间不够时,最担心的就是时间过的太快,不能按时完成。

你会常在心里乞求,请时间走慢点。但是奇怪的是,你越想让它慢点走,它走的越快,一小时一眨眼就过去了,但是工作才刚起了个头儿。

你还会乞求,不要有其它的事发生,需要自己来处理。但奇怪的事,偏偏总是有人来不断打扰你,时间越来越少,你心里干着急。

这种越怕啥越来啥的情况,在在心理学上叫做墨菲定律

预测未来顶流吉祥物 急事临头就慌神(7)

比如你越怕开车遇到红灯,越是每个路口都能遇上,越怕在某个地方遇到领导,越是能遇到。

如果往深了想,其实墨菲定律的本质是恐惧,对坏结果的恐惧。

而这种恐惧,让你对时间非常敏感,因为它是你能否完成工作,避免恐惧(被批评)的关键要素。

这种敏感度,又会加重你的焦虑情绪。

我们知道,情绪主要由人脑的杏仁核控制,而理性思维主要依靠前额叶皮层控制。这两个系统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当焦虑情绪被激发,会抑制理性思维的能力,让你的思考能力下降。

越焦虑,你的脑子越是一片空白,根本没法开展工作。

除了心理的作用,时间的精准化,也加剧了时间扭曲感,增加了你的焦虑。

在钟表出现前,人们是以事件的方式理解时间的。

比如,在我国,会根据月亮的圆缺来制定历法,根据太阳的位置来确定一天中的时间。而在其它国家如埃及,则会根据尼罗河水的泛滥确定历法。

这样的时间规则,相对粗放。

而当钟表出现后,时间精确到了分、秒,颗粒度变细。

预测未来顶流吉祥物 急事临头就慌神(8)

正如《时间,工作纪律与工业资本主义》所说:

从事件时间到钟表时间的转变深刻地改变了整个社会,尤其是其中的经济关系。

虽然物理规律在工业革命的过程中并没有发生改变,但人类和时间的关系却改变了。我们从一种以事件和产物为本的经济模式过渡到一种以时间为本的经济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我们以单位时间出售自己,比如时薪或年薪。

时间就是金钱。

在这种情况下,时间与收益紧密相连,人们对时间更加敏感和紧张,节奏越来越快。

地铁进站时间以秒计,外卖的送货时间以分计,而工作中也有了更多的截止时间。

而变细的时间颗粒度,让截止日期更具刺激性。

对比一下,领导对时间的不同要求方式:

哪个能让你更紧张,肯定是第二项,因为你毫无讨价还价的余地,一小时就是一小时。手机上的时间数字,永远都不会停歇,它每走一分钟,都像一个个抽打的皮鞭,永远催促着你。

第一项的这种奇特的时间表达方式,也是存在的,主要是在一些原始部落里。

预测未来顶流吉祥物 急事临头就慌神(9)

在《时间,工作纪律与工业资本主义》中,作者在东南亚的一个原始部落中问路,当问到要走多长时间时,当地人回答:“走上煮一锅饭的时间”。

除此以外,当地居民还这样形容时间:“太阳出来的时间”、“把牛赶去吃草的时间”,等等。

这种模糊的表达方式,可能也只能在慢节奏的社会中存在了。

粒度更细、更清晰的时间要求,会强化时间对我们的刺激,它就像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提醒着我们,时间快到了。

如何用“乾坤大挪移”巧妙的运劲使力,从“慌乱忙”变“稳准狠”

时间扭曲是客观存在的,而它又如龙爪手般极具破坏力。

面对这样的强硬、极具威力的功夫,不能硬拼,而要智取。

我们可以借鉴“乾坤大挪移”的思路,通过激发个人潜力,巧妙的用劲、借力打力。

就如《倚天屠龙记》中所描述的心法:

这“乾坤大挪移”心法,实则是运劲使力一项极巧妙法门,根本之理在于发挥每人本身所蓄之潜力。

《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在光明顶就是用“乾坤大挪移”借力打力,用龙爪手击败龙爪手的。

预测未来顶流吉祥物 急事临头就慌神(10)

面对时间扭曲带来的破坏力,要用“乾坤大挪移”来用巧劲,对时间和事件进行主动牵引,以求适应自我的节奏,并且借力打力,主动通过时间扭曲的力量,对抗压力。

为此,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个绝招来实现。

1.牵引时间——设置心理账户,留出余闲

在接到紧急任务时,很多人的做法是马上开始,而且极其抗拒他人的打扰。但是这样的做法,可能会加剧你的时间扭曲,让你更加急躁。

为此,我们可以通过创建心理账户的办法,来牵引自己的心理时间,让它顺应心理的规律与自我的节奏。

心理账户是行为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诺贝尔奖获得者卡尼曼这样解释:

心理账户是人们在心理上对结果(尤其是经济结果)的分类记账、编码、估价和预算等过程。

举个例子。

花1000,买化妆品,你可能不会心疼,很痛快。而花1000块钱买书,你可能会舍不得,要权衡好久。这就是心理账户。人们在决策时,往往会根据情感收益来做权衡,买化妆品比买书可能更能让你在情感上得到满足,所以相同的钱,你会觉得买化妆品更值。

预测未来顶流吉祥物 急事临头就慌神(11)

这个概念的核心,是证明不同的心理分类,会对认知和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

这在应对时间扭曲上同样适用。

(1)利用心理账户,留出更多的准备与缓冲时间

当你觉得时间很紧张的时候,往往容易上来就干活。但是这样的效果往往不是最好的,因为缺乏事前的规划,可能让你走错了方向,一旦方向错了,做再多也是错。

正如古语所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很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在稀缺的时间面前,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因为觉得做计划是在浪费时间。

这时可以利用心理账户,对时间进行分类。

你要把时间分为:计划时间、实施时间、预留时间。

所谓计划时间,就是干活之前的思考和准备,为工作确定框架和方向。

比如,你可以根据任务的难度、自身的情况、时间的长短,设置10分钟,半个小时等长度的时长。

当你将这些时间,划分到“计划时间”这个心理账户后,你对它的认知就会改变。

计划不再是浪费时间,而是你预支就要花出去的时间。此时,你的心境会大大改观,对计划不再是抗拒,而是接受。

预测未来顶流吉祥物 急事临头就慌神(12)

举个买书的例子让你来感受一下其中的不同。

如果你想买书,但总舍不得,怎么办呢?设置一个“购书基金”,每个月你要为自己的购书基金注入一定金额(比如200),每年必须要花完。现在,你再去买书,绝对不会心疼钱了,因为这些“购书基金”在你看来,是预支的,已经花出去的钱,这不再是一种损失。

计划时间也是这个道理,当你为他设立专门的账户,它就不再是抢占你的时间了。

实施时间,就是在你计划后的落实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安心落实。

预留时间,就是你留下的缓冲时间。比如领导要求你10点前完成,你自己可能会要求在9点半完成,为自己留下半个小时的缓冲时间。

很多人都喜欢把要求的时间当成最后的完成时间,因为这样看起来时间更充裕。

但是这样做,有几点问题,一是,在最后的时间内,你会越来越紧张,影响工作进程。二是,没有检查时间,最后交上去的东西可能有问题,而且这会降低你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比如突然发现某个数据有问题,但是却没时间改了。

预测未来顶流吉祥物 急事临头就慌神(13)

留出预留时间,留出余闲,看似是在浪费时间,其实是在增强你的时间弹性。

在《稀缺》中,曾举过这么一个例子:

美国的一家医院,每天的手术室都被安排的满满的,当需要临时安排手术的时候,往往会将之前安排好的手术推迟,医生们在不断的加班,不断的重新安排手术,管理相当混乱。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请来一位顾问,顾问不是建议他们如何安排手术,而是告诉他们要留出一间手术室做备用,当时所有的人都觉得是疯了。

但是当实施以后,出现了惊人的变化,这种混乱的状态得到大大缓解,不仅医生们得到了休息,而且第一年医院的手术接诊率就增加了7%。

这就是余闲的作用。

当我们将时间分到不同的账户中时,会提升工作的效率,增强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

预测未来顶流吉祥物 急事临头就慌神(14)

(2)利用心理账户,留出解决其它问题的时间

当你全身心做紧急工作时,最不喜欢的可能就是其它事情的打扰了,但是这在工作中是很难避免的,你可以去一个地方专心完成工作,但是也不能完全保证不被打扰。

当被打扰,不得不中断手中的紧急事情,去解决其它事情时,你的内心是十分抗拒的,而且十有八九,你要解决的临时事件,也不能完美的被解决。

为什么?

在心理学上有个契可尼效应,它是指我们总是对未完成的事念念不忘。

当我们放下手中的紧急事件A,转而去做B时,你的思维其实还在之前的A上,这就导致大脑的认知资源被占用,影响对B的处理。

并且,当你带着不乐意的情绪去处理其它事时,情绪也会占用认知资源。

这两种情况,最终将会导致,你临时要处理的事,处理不好。

而它解决不好,可能会进一步占用你的时间。

被占用的时间,会大大增加焦虑感。

而设置心理账户,会帮你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预测未来顶流吉祥物 急事临头就慌神(15)

要设立,用于解决其它紧急问题的心理时间账户。

比如,你可能根据实际情况预估,需要1个小时的时间,来应对其它临时紧急问题。

与“计划时间”同样的道理,当你设置这样的账户时,再解决临时紧急问题时,就不会觉得时间是被挤占,而是原本就要被消费的,这会缓解焦虑,降低抵触情绪,提升事件处理的效率。

当设置这个账户时,必须要分清,哪些事情能使用这个时间账户。一些非紧急的事情,能不纳入就不要纳入,因为毕竟你手中的紧急工作才是重中之重。

当你通过设置不同的心理账户,就相当于对时间进行了牵引,让它们有了不同的功用,这会减低紧张感,提升工作效率,缓解时间扭曲带来的破坏力。

2.牵引事件——事前提前准备,事中MVP

时间的扭曲度,是与你的信心与工作能力相关的。

当你认为,你可以很轻松的搞定紧急任务时,一个小时可能都绰绰有余,但是当你不自信时,多少个小时可能都不够,会觉得时间永远稀缺。

但是信心和能力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改变的,同时仍旧有源源不断的紧急任务向你涌来。

预测未来顶流吉祥物 急事临头就慌神(16)

怎么办?这时,我们可以通过牵引事件的方式,对事件本身进行改造,提升效率。

(1)事前提前准备

这里不是指让你预测领导会给你什么工作,而是做以下两点:

A.根据已有经验,判断高频紧急事件。

在你的工作职能内,必定存在着不同类型的紧急事件,有可能是处理一件事,也有可能是完成一项报告,抑或是准备发言稿。

但是根据二八原则,必定有一类或几类事件占了主要部分。因此,如果解决好这些主要的紧急事件,就能提升自己应对紧急事件的能力,缓解时间扭曲程度。

为此,可以将最近的紧急事件进行罗列并分类,找到其中的高频类型,列为重点攻克的对象。

B.建立高频事件的应对模型。

在找到高频类型事件的基础上,对解决方案进行抽象与总结,抽象出一套普适的方法论。

根据以上两步,你就可以在时间不稀缺时,在比较宽松的情况下,提前准备好应对之法。当紧急事件来临时,你只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模型进行套用和微调,有效提升效率。

(2)事中使用MVP法则

在前文中,我们提到,当时间稀缺时,容易引发权衡式思维。

它让你陷入“布里丹毛驴效应”。

布里丹毛驴效应指决策过程中的不断权衡、迟疑不决。毛驴因为这种决策困难,最后在两堆草料中被饿死了。

预测未来顶流吉祥物 急事临头就慌神(17)

时间虽然很紧迫,但你就是无法向前推进。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可以借用《精益创业》中的MVP法则。

MVP,即”最小化的可行性产品” ,也就是用最快、最简单的方式建立一个产品的模型,先满足用户的核心需求。

比如,我们常用的微信,它不是在等着完善了所有的功能后才推出来的,而是在只有聊天等这样的核心功能具备时就推出了,之后再不断的完善。

这在产品领域叫做,快速迭代小步快跑。

这个方法不仅仅适用于开发产品、创业,也适用于其它日常的工作。

我们不必等到所有要素都必备时再行动,而是先抓住核心内容,率先开展工作。

这会解决你的“布里丹毛驴效应”。

首先,结合工作要求,快速制定工作框架。

在领导布置任务时,应该详细了解工作的要求,它的使用场景是什么,它最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创造什么样的价值。之后,根据这些内容,确定工作框架。

比如,你要写一次活动的复盘,这次复盘是领导个人判断活动效果。那么你要展示的内容可能就包括背景、活动内容、结果数据、分析等要素,而形式上,你不用做成多么精美的PPT,因为不是用于领导自己汇报。

预测未来顶流吉祥物 急事临头就慌神(18)

其次,先把手头有的东西,填充到框架中。

在向框架添加内容的过程中,你可能会发现有些东西是缺失的,比如案例,理论背书等,这时不要停下来去纠这些细节,而是把已有的内容,先填充进去,当某些部分你没有什么灵感时,可以先跳过去,这样下来,整体的一个最简单的轮廓就有了。

比如活动的复盘,有些数据你是缺失的,如果这些数据必须是你出,那么可以先放下这块工作,先把背景和活动内容写完。

这样做的一个好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你的工作整体是有推进的,而不是停留在某一点上,这样能有效减轻你的时间焦虑。并且保证你不会被某个难点困住,影响整个工作的进程。

最后,完善细节。

当没有什么内容可填充时,就要开始对之前的难点进行攻克,对落下的细节进行补充,同时对之前的内容进行修改和完善。

比如你的一些数据,一些理论背书等等。

这样利用MVP法则走下来,你会发现你的工作推进的速度加快了,没有之前那么着急了。

3.借力打力——通过心流,主动扭曲时间

如果说前两点是相对被动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那么最终我们要做的,就是要脱离这种被时间推着向前走的被动境地,转而主动推着时间向前走,体验时间带来的红利。

这就是借力打力,用时间扭曲对抗时间扭曲。

预测未来顶流吉祥物 急事临头就慌神(19)

这里,我们可以利用心流。

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将心流定义为一种将个体注意力完全投注在某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

在心流状态下,时间会被你扭曲,但是会带来极大的幸福和快乐,让自己彻底改变对这类事件的认知。

虽然心流可以让人感到快乐和幸福,但这不是它最终的内涵。

心流属于一种高峰体验。

对于高峰体验,马斯洛也曾研究过。他认为高峰体验的一个基本方面是体验者内在的整合以及随着而来的体验者与世界的整合。

所以,我们可以说,心流的真正含义是在痛苦与挣扎后迎来的那种人生整合后的巅峰体验。

预测未来顶流吉祥物 急事临头就慌神(20)

为了达成这种体验,成为时间的主人,根据心流的建议,我们可以做以下几点:

(1)明确目标

我们要明确,解决紧急事件的目标,是为了达成某种可衡量的最终结果。

它不是一个报告,不是一个PPT,而是你想通过这些内容,想达成的目的。

这时,你就要使用“5WHY”法,通过不断发问为什么的方式,来找到最终达成的目标。

比如,你要问自己,为什么要做PPT,它要达成什么效果呢?通过不太繁琐的分析,你就能得出终极目标,也许是获得更多的资源支持、也许是为了得到领导的肯定等等。

有了明确的目标,我们会更加聚焦,更加投入。

(2)及时反馈

当你完成一项时效性很强的工作时,不是把工作上交就结束了。而是要对这项工作进行主动的复盘。

一方面,向领导请教,请他指出本次工作中的不足,以及相关的建议。

另一方面,要从自己的角度去发现工作中的不足。

预测未来顶流吉祥物 急事临头就慌神(21)

而对于以上的不足整理,找到应对办法,改进自己的思维框架。

这样不断的实践、改进,最终你会收获螺旋式的上升,做起事来会越来越顺畅。

(3)挑战性目标

你可能在上一次的紧急事件处理中表现还可以,但是不能就此止步。

要根据你在事件中的反思,制定更具挑战性的目标,比如上次领导指出分析的深度还不足,那就要求这次要应用自己找到的加强分析深度的办法,把分析做的更好。

同时,你的目标不能仅仅定在如何有效应对紧急事件上,而要应该超越事件本身,上升到更高层次。

比如促进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达成对整个组织的正向影响,这样的目标永远没有上限。

更具挑战性的目标,会让你在工作中更加聚精会神,进而忽视时间的存在。

以上三点的心流建议,可以有助你进入心流的状态。

它让你逐渐摆脱就事论事的局限,上升为个人发展层面,你可能会发现,在处理紧急工作时,你解决的并不仅仅是事件本身,更是对自我的挑战。

预测未来顶流吉祥物 急事临头就慌神(22)

而这种升华会让你进入自己的时间扭曲中,时间虽然很快,但是你感受不到它带给你的压力,反而是一种满足,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顿悟。

这就是用时间扭曲对抗时间扭曲,运用“乾坤大挪移”来借力打力。

最后,总结一下本文。我们分析了时间扭曲的客观存在,以及它在你处理紧急事件中带来的破坏性危害,并借用“乾坤大挪移”为你总结了三个绝招,包括建立心理账户,事前准备、事中MVP,形成心流。相信在应用这些具体的方法后,你可以有效应对紧急事件,运用“乾坤大挪移”,从“慌乱忙”变成“稳准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