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问西东》已上映二周,本以为会与这部电影失之交臂的,但没想到会机缘巧合看完了这个电影。

不可否认,《无问西东》过度的抒情有"喊口号"的嫌疑,但,导演讲述的四个时空,四个故事真的很值得一看,在这其中,总有一个会对你的胃口!

电影中的细节是导演刻意安排的吗(即使观众不买账)(1)

"如果提前了解了你所面对的人生,你是否还有勇气前来?”

广告精英张果果在面对世俗——“本来以为救了一个孩子,没想到认了一门亲戚”的劝告下,直面真心,拯救了病危的四胞胎和一个家庭!

电影中的细节是导演刻意安排的吗(即使观众不买账)(2)

在片中的张震最终通过救助四胞胎及其家庭一定程度上扣回了主题,但在现实中。。。


茅草搭建的教室外大雨倾盆,屋内漏雨,老师讲题,学生们因为无声太大听不清,老师不断重复,学生也很烦躁,这时,老师扭身在黑板写下一列字,屋顶渗漏的雨水落在他肩上湿了一片,他写完字后就端坐在椅子上,黑板上写着:静听雨声。

电影中的细节是导演刻意安排的吗(即使观众不买账)(3)

就是,这样一群老师和学生,可以在空袭警报响起时拎着恐龙化石和一笼鸽子逃亡;可以在荒郊野岭,面对头顶敌机轰炸的时候,教授泰戈尔诗词,拿起纸笔记录知识和智慧。

荒唐之事,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在最艰难刻苦的时候,这是一群读书人的优雅和无畏。


在所有故事都让观众感到琐碎的时候,沈光耀的故事是最饱满而有力的。而吴岭澜的故事,虽然简洁,但却是所有故事的起源和点睛之笔。

抗战时期,吴岭澜在面对头顶敌机的轰炸下给学生上课。

电影中的细节是导演刻意安排的吗(即使观众不买账)(4)

当我在你们这个年纪,有段时间,我远离人群,独自思索,我的人生到底应该怎样度过?某日,我偶然去图书馆,听到泰戈尔的演讲,而陪同在泰戈尔身边的人,是当时最卓越的一群人(即梁思成、林徽因、梁启超、梅贻琦、王国维、徐志摩),这些人站在那里,自信而笃定,那种从容让我十分羡慕。今天,我把泰戈尔的诗介绍给你们,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岁月里,不要放弃对生命的思索,对自己的真实。

电影中的细节是导演刻意安排的吗(即使观众不买账)(5)

每个时代,都会给出现成的"最佳选择"。那些选择,无一不让人明哲保身、别多管闲事。

沈光耀可以听从母亲的话,回到他富裕的家庭,甚至可以出国躲避战乱,也就不会与军舰同归于尽的下场;王敏佳可以对老师的生活困境置若罔闻,也就不会落得一个被批斗、谩骂、群殴的下场;李想本可以不把全部食物留给张果果的父母,也就未必会落得一个葬身雪地的下场;张果果可以从此消失于四胞胎的世界,也就不会花出去那么多钱与精力为这家人安置。

电影中的细节是导演刻意安排的吗(即使观众不买账)(6)

自保是人性,哪怕李想因为支边的名额而选择沉默,让王敏佳独自一人面对众人的批斗、谩骂和殴打。时代使然,哪怕站出来说一句很普通的人话、做一件很普通的人事,都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我们不会苛求这些被时代裹挟的小人物都是英雄。

"如果提前了解了你所面对的人生,你是否还有勇气前来?"

电影中的细节是导演刻意安排的吗(即使观众不买账)(7)

在那个年代,有这么一些人,他们好"格格不入",行"愚蠢"之事。但,就是这些人指引着人们,去面对或盲从、或黑暗、或动荡、或浮躁的时代,给我们伟大的精神世界一计闪耀的光芒。

全片到此,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