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桃杀三士是我国古代一则历史故事,最早记载于《晏子春秋》,后演变成成语,表示用计谋杀人。

在河南南阳汉画馆馆藏一块东汉画像石《二桃杀三士》。画像石高38厘米,宽190厘米,以夸张的艺术手法,形象地记述了战国时发生在齐国的故事。

有四个人物形象的历史民间故事(南阳汉画像石上的成语历史故事)(1)

南阳汉画馆藏----汉画像石《二桃杀三士》

故事出自于《晏子春秋》。根据原文所述,春秋时代齐景公帐下有三员大将: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他们战功彪炳,但也因此恃功而骄,晏子为避免造成未来可能的祸害,建议齐景公早日消除祸患。

有四个人物形象的历史民间故事(南阳汉画像石上的成语历史故事)(2)

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

晏子设了一个局:让齐景公把三位勇士请来,要赏赐他们三位两颗珍贵的桃子;而三个人无法平分两颗桃子,晏子便提出协调办法--三人比功劳,功劳大的就可以取一颗桃。公孙接与田开疆都先报出他们自己的功绩,分别各拿了一个桃子。这时,古冶子认为自己功劳更大,气得拔剑指责前二者;而公孙接与田开疆听到古冶子报出自己的功劳之后,也自觉不如,羞愧之余便将桃子让出并自尽。尽管如此,古冶子却对先前羞辱别人吹捧自己以及让别人为自己牺牲的丑态感到羞耻,因此也拔剑自刎--就这样,只靠着两颗桃子,兵不血刃地去掉三个威胁。

古冶子拔剑自刎

《二桃杀三士》画像石,大胆舍弃人物活动的背景环境的刻画,以大面积浅刻的空白,突出表现悲剧中的三个主人公,以夸张的动态突出展现勇士高傲刚强的性格。人物形象动感极强,个个怒目圆睁、剑拔弩张,情节离奇紧张,矛盾冲突瞬息突变,画面取得了强烈的戏剧舞台的视觉艺术效果,成功地展示出充满性格悲剧气氛的传奇历史瞬间。

汉代画像石,是我国古代一份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盛行于汉代,又大都作为砌建和装饰墓葬的材料,也有少量用于祠堂或门阙,具有时代特色。

有四个人物形象的历史民间故事(南阳汉画像石上的成语历史故事)(3)

汉代墓壁画像《二桃杀三士》

鲁迅先生提到汉代画像石的历史价值时曾指出:“汉画的图案美妙无伦,为日本艺术家采用,即使一鳞半爪,已被西洋名家交口赞许。说日本的图案了不得,了不得,而不知其渊源出于我国的汉画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