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去国家图书馆参观了一个古籍展览,看到一些展出的古书。下面是一本《史记》的照片:

比较冷门的古文(古籍里似曾相识的古文)(1)

《史记》明刻本

由此可以看到一些流传至今的一些古书有一个特点:字体大小不一,大字是主体内容,小字是批注。也就是说,这书并非原作者的原著手稿,而是之后有人加了批注重新编撰的,这种情况在古代是很常见的。读书的时候加批注,这也是古代文人一种读书学习的方法,即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

上面这是“明刻本”,字体较大,排版看着有点儿拥挤,不是很好看,下面是一本《贾太傅新书》的“清抄本”,字体适中,排版整齐,书法也很赞!

比较冷门的古文(古籍里似曾相识的古文)(2)

《贾太傅新书》 清抄本

以上的两本古书,除用的是繁体字外,内容上和我们上学的时候在课本上看到的基本是一致的。这其中还展出了一本“明正德八年(1513)华坚兰雪堂铜活字印本”的《白氏长庆集》,打开的一页上正是白居易的名篇《琵琶行》:

比较冷门的古文(古籍里似曾相识的古文)(3)

白氏长庆集 明正德八年(1513)华坚兰雪堂铜活字印本

一看“序”后正文的前两句我就蒙了!——“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索索”,记得我们的中学语文课本上是“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啊!难道我记错了?!我差点儿“感到万分沮丧并且怀疑人生”了!尴尬了,这说出去不会让人笑我没上过中学吧?!用手机查了一下,我没记错,现在的通行版本就是“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可这“索索”也不是“瑟瑟”的繁体。想来可能是因为我们的语文课本上的《琵琶行》不是从这印本上选的,由于复杂的历史环境等原因,古文流传过程中千百年下来可能会略有出入,这是事实。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展出的“明末海虞毛氏汲古阁刻本”《漱玉词一卷》里,《声声慢》里的一句“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曉來風急”转化成简体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现在通行的简体版本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这一个“晓”,一个“晚”,字面差异还是蛮大的。不过仔细品来,还是挺有趣的。

比较冷门的古文(古籍里似曾相识的古文)(4)

明末海虞毛氏汲古阁刻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