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

大黄的作用和副作用及食用禁忌(大黄的功效与作用)(1)

大黄性味苦,寒,入胃、大肠、肝经。是我国的四大中药之一,又名火参、金木、破门、绵纹等。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应用已久,始载于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因其色黄,故名。大黄性味苦寒,药性峻烈,素有“将军”之称。

【功效与作用】

1、利湿退黄

大黄属于苦、寒之品,归胃、大肠经,有利湿退黄的功效,可以配伍其它中药治疗肠道湿热积滞引起的痢疾,肝胆湿热蕴结引起的黄疸、尿赤等病症。

大黄的作用和副作用及食用禁忌(大黄的功效与作用)(2)

2、泻热通便

大黄具有泻热通便功效,用于大便燥结,积滞泻痢,以及热结便秘、壮热苔黄等。与芒硝、厚朴、枳实等配伍。

3、解毒消痈

大黄具有解毒消痈功效,用于火热亢盛、迫血上溢,以及目赤暴痛,热毒疮疖等。配黄连、黄芩、丹皮、赤芍等同用。

大黄的作用和副作用及食用禁忌(大黄的功效与作用)(3)

4、行淤通经

大黄可用于产后瘀滞腹痛,瘀血凝滞、月经不通,以及跌打损伤、瘀滞作痛等。在使用时须配合活血行瘀的药物,如桃仁、赤芍、红花等同用。

5、降血脂

大黄中的儿茶素等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内皮致密性,限制有害脂质的进入,从而降低血液粘滞度,提高血浆渗透压,这种稀释血液的功能,可以减少脂质的沉积。

大黄的作用和副作用及食用禁忌(大黄的功效与作用)(4)

6、抗感染

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最敏感的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其次为白喉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等。

大黄的作用和副作用及食用禁忌(大黄的功效与作用)(5)

【服用禁忌】

大黄是一种药力强劲的中药材,服用时一定要遵循禁忌。

处于孕期的女性和哺乳期的女性,以及正来月经的女性,都禁止服用大黄。

大黄泻下攻积,脾胃虚弱和气血虚弱的人也禁止服用。

【大黄药膳】

1、大黄蜂蜜饮

大黄的作用和副作用及食用禁忌(大黄的功效与作用)(6)

材料:蜂蜜适量,鲜大黄10克

做法:大黄洗净、切片,放入杯中,倒入蜂蜜,冲入沸水,泡上3、5分钟后即可饮用,每天一剂。

功效:润肠通便,泄热通畅,肠燥便秘者可以经常饮用,大黄蜂蜜饮还能降低血脂。

2、大黄消脂汤

大黄的作用和副作用及食用禁忌(大黄的功效与作用)(7)

材料:大黄5克、黄芪、山楂各15克、绿豆150克,红糖5克。

做法:

步骤1:药材洗净,山楂去核,洗净,绿豆去杂质,淘洗干净。

步骤2:砂锅置火上,入水适量,放入药材煎煮1小时,捞去药渣,放入绿豆,小火熬煮至开花,加红糖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祛湿。

3、大黄牡丹汤

大黄的作用和副作用及食用禁忌(大黄的功效与作用)(8)

材料:大黄、桃仁各12克,冬瓜仁30克,牡丹皮、芒硝各9克。

做法:所有材料一同用水煎2次,取汁200毫升。每天1剂,每天口服2次,每次100毫升。

功效:清热解毒,通腹泻热,利湿排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