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许传良

汉字构形自演化成熟,可谓字字不同,形形各异,就实际书写来看,固然任何笔画都可纵展,都可左右延伸,然而笔画的组合必须归为一个整体,在相互靠近的过程中,比如有约定俗成的字形,如包围、半包围结构形式,其字内笔画断然不可超出字框。但是,有些笔画上下左右之间,皆可能互展其长,或许会有妨碍,如此情形,就应化解之以促和谐,这就涉及避让的话题。

谈及避让,由来已久,《易经》大义,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平衡中,自含有相谐相让之理,而其《系辞》更含有趋利避害、趋吉避凶之意。在老子《道德经》之中,上善若水,柔弱胜刚强、处柔守雌的哲学观,更见出自古以来的含和虚静、谦退避让的人生哲理。置诸书法中,点画组合之法,在繁复的构形之中,自始至终蕴含着避让之机,故而被欧阳询在其《三十六法》之中,两次提及,一为避就,二为相让,足可见出避让之重要性。

梁巘《承晋斋积闻录》亦云:

“结体不外分间布白,因体趋势、避让排叠、展促向背诸法。”

避让之理,既可理解为“船到桥头自然直”的合理存在,还可理解为“敌进我退”式的辩证观,诸如横画中的左尖横、右尖横,凡左右结构中,居左者一般为右尖,居右则成左尖,都是服从于整体的需要,以求字中相让相谐。

除此以外,横画还常见有明显的位移,如在褚遂良《雁塔圣教序》中,“相、精、转、论”四字(图1—图4),左部长横有明显的左出,这就是一种明显的避让。如此,便为右部留出了足够的空间,应该说,这样处理也服从于整体结构紧凑的需要。

楷书结构28法则(楷书结构规律避让)(1)

图1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中的“相”字

楷书结构28法则(楷书结构规律避让)(2)

图2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中的“精”字

楷书结构28法则(楷书结构规律避让)(3)

图3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中的“转”字

楷书结构28法则(楷书结构规律避让)(4)

图4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中的“论”字

再者,凡左偏旁等较小者,一般靠上,既有利于右部分的伸展,又利于整体平衡之需。如“晖、规、蹲、峻”等字(图5—图8),如此处理正可比喻为违而不犯也。

楷书结构28法则(楷书结构规律避让)(5)

图5 虞世南《孔子庙堂碑》中的“晖”字

楷书结构28法则(楷书结构规律避让)(6)

图6 虞世南《孔子庙堂碑》中的“规”字

楷书结构28法则(楷书结构规律避让)(7)

图7 虞世南《孔子庙堂碑》中的“蹲”字

楷书结构28法则(楷书结构规律避让)(8)

图8 虞世南《孔子庙堂碑》中的“峻”字

由此可以想及,经典书论中提及的“担夫争道”之喻,与此相关。试想,担夫窄路相遇,若自顾自前行必致相冒犯,而若左筐向前,右筐向后,且对面相承相让,正可各自顺利前行,让之则更利于两者互不相犯,且终能协调全身。

穿插是笔画书写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而避让则更见书者匠心,而此二者并非没有联系,可以说只有合理地穿插才能给字中的部件以避让之机。而恰当地避让,也能为笔画更为畅达地穿插其间创造先期条件。正如庖丁解牛,在解牛之时,并非一味地不见全牛,其必有穿插避让之法,方可得道。我们还可想到,高水平的篮球运动员,尤其是后卫带球者,因其不以力胜,且无身高优势,故必须在场上把握时机,避重就轻,躲闪腾挪,亦可谓得避让穿插之道。

在老行当中,有铁匠一行,常见师徒二人,劳累中又含轻松之道,各持大锤小锤,一起一落,铿锵入耳,节奏鲜明,各自让出了对方锤打的时空,真真体现出穿插避让之道。生活与艺术,道通于一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