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教材,初一课外阅读第一部书就是《朝花夕拾》。略有经验的语文老师都知道,学生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周树人,三怕文言文。”

对于初一新生来说,《朝花夕拾》确实有难度。《狗·猫·鼠》这篇散文,作者的写作目的本意就是嘲讽,文章嘲讽了那些所谓“正人君子"所散布的流言。表达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又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通过回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表达对弱小者的同情,以及对施暴者的憎恨。文中德国童话狗猫成仇的故事和日本猫婆的传说,更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狗猫鼠提纲(朝花夕拾第一篇狗)(1)

初一学生阅读此文,对文中的讽刺意味理解起来有相当大难度,因为此文所写历史时期,距今有100年,而且影视剧也很少涉及这方面内容,所以不理解并不稀奇。

我在听取他们阅读体会的时候,也没有听到有人分析嘲讽的对象及目的,多数同学更多注意的是隐鼠这种小动物以及鲁迅饲养隐鼠时的乐趣。他们也注意到了,鲁迅因为误以为是猫杀了自己的小宠,而与猫“战斗”的经历,看来孩子有孩子的天性,他们对画面感强的东西总是有兴趣。我觉得如果把我所理解的强加给他们,恐怕他们对周树人也会产生恐惧,所以我只引导了一个问题:“鲁迅讨厌猫的原因有哪些方面?”大家都知道,作者讨厌的这些方面也是猫的天性,除了媚态在我们正直人眼中有点讨厌外,它的捉鼠,他的嗥叫也是生命的本能罢了。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狗猫鼠提纲(朝花夕拾第一篇狗)(2)

农村的孩子对狗猫都有感情,因为一般农家都有饲养,强迫让他们讨厌狗猫太不近人情。不过因为鲁迅把鼠描写得那么可爱,孩子们对弱小的鼠也动了恻隐之心,这也是意料之中的。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狗猫鼠提纲(朝花夕拾第一篇狗)(3)

学完此篇,学生最大的收获是作文原来可以这样贴近生活,只要对生活有感悟,花鸟虫鱼,狗猫鼠兔都可以入文。我想这也足够了,毕竟他们小升初写的虚情假意,空话连篇的作文曾让我大伤脑筋,估计这种千篇一律的写作风气能改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