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8.13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论语十二章每一章告诉我们的道理?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论语十二章每一章告诉我们的道理(天天论语笔记天下有道则见)

论语十二章每一章告诉我们的道理

第157章 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原文】

8.13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译文】

孔子说:“坚定信念并努力学习,誓死守卫真理。不进入政局不稳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天下有道就出来做官;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国家有道而自己贫贱,是耻辱;国家无道而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这是孔子给学生们传授的为官之道。表达了三层意思。首先,得有“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的意志。不管出仕还是归隐,坚定的意志是不可改的。其次,学会判断天下大势。“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三是,孔子对学生行为结果的评价和定级。“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这是孔子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不管处在什么样的境地,都要意志坚定。朱熹《集注》:笃,厚而力也。不笃信,则不能好学;然笃信而不好学,则所信或非其正。不守死,则不能以善其道;然守死而不足以善其道,则亦徒死而已。盖守死者笃信之效,善道者好学之功。朱子的理解是“笃信”是“好学”的前提,“守死”是“善道”的前提。只有“笃信”之人才能“守死”,“守死”使“笃信”的结果。只有“好学”之人才能“善道”,“善道”是“好学”的结果。这么分拆去理解,有些画蛇添足,更何况朱子所说的这些因果关系都是似是而非的。我觉得这些词之间并不存在这么强的相关关系。“守死善道”的重点是“守道”,意思是誓死都要坚持真理。“死”用来加强“守”,“善”不应做动词去理解成“完善”,而应该理解成形容词“好的”、“正确”的道,也就是真理。“笃信”、“好学”、“守道”三者之间更多偏重于并列关系。“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就是要求学生们不管出仕还是归隐的状态下,都要从“笃信”、“好学”、“守道”三个方面去坚定自己的意志。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这是孔子为官处世的原则。他离开鲁国就是因为鲁国已成“乱邦”,已经不能居住了。在他周游列国的十四年里,也是一直在回避“危邦”。“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还有保全自身安全的意思。孔子在评价公冶长的时候说过“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於刑戮。”“邦无道要善于躲避灾难,免于刑戮,保全自身。“邦有道”也没必要舔着脸去求官,要洒脱一些,高傲一点,保全士人的脸面。“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述而》)我的能力明摆着在哪儿,用与不用你看着办。这种思想,也一直影响着后世的士子,各种清高和假清高成了官场的一幕幕活喜剧。诸葛亮隐居于隆中,严格来说诸葛亮属于道家,但古代中国文人是难以用“道”和“儒”严格划分,儒中有道,道中有儒。诸葛亮就一定要刘备“三顾茅庐”才肯出山。这样的故事在历史上层出不穷。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天下指整个周天子的天下,不是一邦一国。可怜的孔子生活在危世、乱世,天下无道之世。借用仪封人的话说就是“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哪里又有不危险和不混乱的邦国呢?所以孔子老年回到鲁国之后,就彻底绝望了。再也没有心思“现身”参与政事,而是“大隐隐于市”。朱子说“此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者能之。”一般人难以做到这一点,只有那些“笃信好学、守死善道”之人才能做到。

孔子的耻辱观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朱熹说:“世治而无可行之道,世乱而无能守之节,碌碌庸人,不足以为士矣,可耻之甚也。”孔子把个人的贫贱富贵与国家的兴衰存亡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上升为士人的耻辱观。上一章我们讲过“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读书是为了做官,为了取得俸禄。只要到孔子大学学三年就能具备当官的素质。但这并不是说,不管天时地利人和,为了俸禄,为了富贵,就可以去做官。没有出仕的士人一定是贫贱的,而一旦出仕就能得到富贵。孔子说,国家有道之时,你不去做官,还让自己处在贫贱的状态中,是可耻的。国家无道,你也去做官,助纣为虐,取得富贵,也是可耻的。所以这也是为官的基点,是孔子提倡的士人的价值观。

道客村曰:

笃信好学死守道,

危邦不入乱邦逃;

天下有道取富贵,

天下无道隐士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