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庆历年间,开封府有个纨绔子弟,名叫王旭存,此人仗着家中有钱有势,在开封一带只手遮天,无恶不作。

要问王旭存为何这么坏,还要从他小时候说起,他出生后不久生母便去世了,父亲一直忙于生意,就把他交给了小妾安氏抚养,这安氏是个内心歹毒之人,因为自己肚子不争气,所以对王旭存的出生很是嫉妒,平日里对他非打即骂。

在安氏的影响下,王旭存也变得越来越暴戾。在他十五岁那年,父亲被他活活气死,巨大的家庭变故让本就暴戾成性的王旭存更加肆无忌惮起来,他幽禁安氏,成了王家偌大家业的掌权者。

让一个十五岁的孩子当家做主,这肯定不是什么好事,他开始目中无人,挥霍荒淫无度。整日与一群狐朋狗友混在一起,家里的生意也是直接交给了管家打理。

管家老周跟随老员外多年,是个忠心的老仆,王家生意在他的手上还算平稳,至少每年所赚可以供得上少爷挥霍开销,当然,在打理生意的同时老周也时常劝说王旭存,可是这孩子已然成了这样,又岂是一个管家能轻易改变的呢。

民间故事高山流水觅知音(民间故事浪子回头)(1)

王旭存十八岁这年,到了当婚之际,可是开封府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他的纨绔,所以根本没有人家愿意把女儿嫁给他。老周费尽了心思从西京老家寻了一个姑娘,这才算是解决了心头的一桩大事。

婚后王旭存对那姑娘不冷不热,每日只顾与狐朋狗友出入烟花巷柳,姑娘无奈只好跟老周哭诉,可是老周又改变不了什么,为了安抚姑娘,他便将其认作了义女。

时间转眼又过三年,这天开封城来了一个老道士,恰逢王旭存与几个恶少在游街玩乐,老道士看了王旭存一眼后凝眉说道:“公子,请恕老道直言,你要大祸临头了!”

王旭存本来不信这些鬼神之说,今日听老道这么一说他也来了兴趣,戏谑道:“老道,你可知道我是谁吗?竟敢在这妄言,小爷今天就让你大祸临头!”说罢一挥手,几个恶少一哄而上把老道围了起来。

这时街上不少百姓也围过来看热闹,一看是这几个恶少,大家都劝老道赶紧道歉了事,老道听后只是微微一笑,几个恶少刚要挥拳动手,只见地上突然升起一股白烟,烟雾散去,那老道早已消失不见了踪影。

一看老道突然不见了,围观百姓猜测一定是神仙下凡,有的甚至磕头跪拜,王旭存见没占到便宜,就带着几人悻悻离去了。

晚上喝完酒回到家,王旭存进院后大喊老周,可是半天无人应答,再喊其他下人,仍旧是鸦雀无声,左右巡视了一圈,发现家中的下人竟然全都消失不见了。

民间故事高山流水觅知音(民间故事浪子回头)(2)

正在纳闷之时,突然发现了桌上的一封信,打开一看顿时傻了眼,信是老周写的,他告诉王旭存自己其实是安氏的哥哥,而从西京来的姑娘正是他的女儿,他们隐忍多年,目的就是为了霸占王家的家产,如今他已经带走了所有的田契、地契和银子,遣散了所有下人。

这下完了,王旭存除了这处宅子之外已经没了任何资产。这会儿,他也想起了白天老道对他说的那句话,看来真的是大祸临头了。

次日一早,王旭存赶忙到街上寻那老道,街上寻不到又跑到城外,可是寻了一天也没见到半个人影。

眼看夕阳西下,城门已关,他只好在城外找家客栈暂时将就一晚,可是不成想今日正好有一队吐蕃来的商人把客栈全住满了,就在他转身刚要走的时候,店小二喊到:“王公子,天色已晚,外面又没地方住,如果不嫌弃的话还有一间挨着马厩的小屋,可以将就一宿。”

说实话,这如果是在以前,王旭存是绝对不可能屈尊住客栈的,搞不好还要上去暴揍店小二一顿,可是今日不同往时,现如今的他已然成了丧家之犬,能有个地方住就不错了,于是他便跟着小二奔了客房。

小二一开门,一股屎尿骚味扑面而来,王旭存捏着鼻子还是住了下来。入夜时分,他躺在床上辗转难眠,越想越气,同时也恨自己不争气,直到三更天,夜深人静,他也开始昏昏欲睡。

突然,窗外一声马嘶,接着传来了清晰的对话声。

一个低沉的声音说道:“今天主人又忘记喂草了,我又得忍受挨饿之苦,上辈子争名夺利,这辈子受苦挨饿,真是悲哀。”

另一个声音响起:“哎,这就是命吧,我听说过,马多数由养马人转世投胎而来,生前根本不知道,死后才明白。”

民间故事高山流水觅知音(民间故事浪子回头)(3)

听完这两句对话,王旭存想起了小时候读过的一本书,书中说曾有人听到过牛马之语,再加上之前道士算命一事,让他对鬼神之说也有了新的认识,难道窗外说话的真的是马吗?他赶忙把耳朵贴到窗前继续听。

第三个声音叹道:“我辈做马虽然辛苦,但是也要知足,你们看那些转世投胎为牛的呢,辛苦不说,最后还要被人杀来吃肉,岂不更惨。”

又一个声音道:“你是知足了,上辈子没干什么好事,这辈子还能投胎做马!”

刚才那个声音反驳道:“我做的那些虽然不是好事,但也不是多大的坏事,你看王五呢,他上辈子奸淫偷盗无恶不作,这辈子却投胎做了一条狗,岂不是更不公平?”

一个苍老的声音说道:“我问过冥卒,他们说罪有轻重,王五做完了这辈子狗,还要做七世的猪呢,每一世都要受人屠宰……”

话还没说完,不知客栈里哪位客人突然一阵咳嗽,窗外的声音突然没了,王旭存又竖耳听了一会,仍旧没有半点声音,他推开窗子看了看,只见窗外马厩里几匹马正在来回踱步。

放下窗子后王旭存更睡不着了,那几匹马的对话在他脑子里反复重播,他不想下辈子当牛做马,也害怕任人欺凌宰割,想着想着窗外泛起了微光,他起身收拾一番结账后赶回了家里。

到家后王旭存直接变卖了宅院,之后用这笔钱开始学着做生意,他一改往日纨绔作风,全身心投入到生意之中,狐朋狗友再找他每次也都是婉言拒绝,挣了钱之后还时常帮助穷苦人家。

民间故事高山流水觅知音(民间故事浪子回头)(4)

王旭存的改变一时间成了开封府街头巷尾的热点话题,人们都称赞他是“浪子回头”,乡亲邻里也逐渐对他有了新的认识。

然而王旭存不知道的是,还有一个人一直在背后默默注视着他。

时光荏苒,转眼八年过去,王旭存已经三十岁了,他早已赎回了祖宅和大部分商铺,并成了开封百姓口中的王大善人。

北宋至和二年,天逢大旱,百里庄家颗粒无收,王旭存带头开仓放粮,在城内设四处粥厂救济灾民。

这日,正当他忙活着督运米粮之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背后响起:“少爷!”王旭存迟疑了一番,他扭头一看,来人正是当年骗走他家产的管家老周!

王旭存平静地问道:“你怎么又回来了?”

老周红着眼眶解释道:“少爷,老爷临终前嘱托我要把你带上正道,可是我一个下人也说不听你,只好出此下策,帮助你浪子回头,当年的道士,你听到的马语,那都是我策划安排的……”

听到这王旭存已经涕泪俱下,他直接跪到老周面前哽咽道:“周叔,当年都怪我不懂事!”

老周一边流泪一边笑道:“好了好了,一切都好了,我的任务也算是完成了,这些都还给你。”说着老周拿出当年带走的所有契约和银票。

王旭存磕头道:“周叔,您就是我的再生父母,这些财物您收着,权当是我孝敬您的。”不待老周拒绝,王旭存又追问道:“周叔,您回来了,那安姨娘和翠莲呢?”

王旭存口中所说的这个翠莲正是老周当年为他从外地寻来的那个夫人。

民间故事高山流水觅知音(民间故事浪子回头)(5)

老周脸色一转道:“那安氏为母不善,我直接把她轰走了,至于翠莲,她也是命苦,我们走的第二年她就生病过世了……”

王旭存听后狠狠抽了自己一个嘴巴,惭愧道:“都是我害了她,我发誓此生再不娶妻!”

说到这,主仆二人相拥在一起,任凭眼泪纵流而下。

很快,开封灾情得以缓解,王旭存在老周的辅佐之下生意越做越大,几年后老周过世,他亲自举幡守孝,厚葬了老周。

老周过世后,他坚守誓言终生未娶,最后临终前将自己的家产全部捐给了当地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