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辅国掌权

安史之乱中继位的李亨能够收复长安,主要依赖三个人:谋士李泌、将军郭子仪、广平王李俶。李泌出山帮助李亨规划战略,郭子仪执行,李俶则在回纥人手里保住了长安。可是他们如此大的功劳,也没有成为李亨最为倚重的心腹,宦官李辅国跟随李亨进入长安后,便掌控禁军、签发诏令,代行天子之权,连宰相都称他为“五父”。

一代宦官坐镇银台门,裁决天下事,从长安到地方,事无大小都要经过李辅国,最后才上达李亨。虽然是禁军统领,却对文武百官的私密事非常感兴趣,李辅国设立了一个类似明朝锦衣卫的机构,专门收集、罗织官员的不当言行,下狱处罚,将不利于他的人全部罢免,甚至处死。

宰相李岘是第一个向李辅国发难的人,也是李亨朝最后一个,他据理力争,指责李辅国乱政专权,贪赃枉法,培养亲信势力,荼毒境内百姓,官员、禁军唯李辅国之命是从,皇权已经被架空。李亨却置若罔闻,在李辅国以辞职为要求后,果断赶走李岘,将他贬为蜀州刺史。

李亨希望借李辅国之手压制文武百官,避免唐玄宗时期安禄山独宠后造反的事情发生,李辅国当仁不让,他的确是李亨手中最好的棋子,一个宦官是不可能像安禄山那样造反的,宦官生存的土壤是皇帝,可是,除了皇帝以外,宦官不会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包括太上皇唐玄宗。

李亨为什么能当上皇帝(一代宦官的布局)(1)

李辅国掌权

李辅国逼迁太上皇

唐玄宗回到长安后,便住进了皇城脚下的兴庆宫,李亨对他非常好,不仅没有限制他的外出,反而常常派人觐见。李辅国对唐玄宗没什么意见,却一心想致看不起他的老上级高力士于死地,作为皇帝近臣,大权独握的李辅国将唐玄宗描绘成了勾结外臣,图谋复辟的野心家。

李亨本就是在灵武擅自继位,事后才通知的唐玄宗,只要是威胁到皇位的事情,他绝对可以大义灭亲,早在朔方时,就因李辅国的蛊惑诛杀了最有才能的儿子李倓,听闻唐玄宗想要复辟,他非常惶恐,沉默不语。

自从入蜀后,唐玄宗便放弃了手中所有的权力,一心想做一个安享晚年的白头翁,复辟的事情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他的身边只有高力士、陈玄礼和几位相貌出众的宫女,也根本没有能力复辟。

在李亨动摇的时候,李辅国立刻撤走了兴庆宫中的所有马匹,迫使唐玄宗及其随从前往甘露殿,矫诏贬黜高力士、陈玄礼及唐玄宗身边所有的内侍,空荡荡的甘露殿只剩下七十六岁的孤独老人李隆基。

整个李唐都因为李辅国逼迁太上皇的事情非常不满,他们却敢怒不敢言,事后才知道真相的李亨面对李辅国和跟随他一起前来的禁卫六军将领,一言不发,默许了。

李亨为什么能当上皇帝(一代宦官的布局)(2)

唐玄宗被幽禁

太阿倒持

尽管李亨依然好吃好喝地供应着唐玄宗,唐玄宗却选择了绝食,事到如今,唯一能够有尊严离开的方式便是自杀,总不能让李辅国逼着李亨向他的父皇举起屠刀吧。李亨通过李辅国夺走了老年唐玄宗的一切,让他不得不选择绝食而亡,却也在这件事情上看见了一个他从未想到的恶性局面,太阿倒持了。

李辅国俨然已经拥有了独霸朝堂的权力和势力,想要利用宦官牵制朝臣的李亨反而被宦官牵制了,他已经掉入李辅国的彀中。

兵部尚书和宰相的职位相继落入到李辅国和他的亲信元载手中,唯一忠心李亨的宰相萧华也被受困于李辅国的李亨罢免了,躺在病床上的李亨继李治和李显之后,成为李唐第三位只能拱手的皇帝,不同的是,前两位受制于女人,他却被宦官把控了。

李亨为什么能当上皇帝(一代宦官的布局)(3)

太阿倒持,李辅国乱政

李亨是有机会学习李治和李显的,他的皇后张氏从良娣一路小跑爬到了皇后之位,还勾结李辅国害死了李倓,只是她的合作对象李辅国权力欲望太大,且张皇后的孩子相继病亡,失去了资本,被李辅国抛弃了而已。

事实上,李亨曾一度想跟李辅国拼个你死我活,可不争气的身体和对李辅国的恐惧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禁军是否会支持他,李辅国是否会主动让位,一旦李辅国造反,谁能够压制住他,李亨没有任何把握。

李亨应该庆幸他没有这么做,在他临死之前,李辅国便带着禁军斩杀了他的皇后和次子、天下兵马大元帅李系,而他的太子李俶也被程元振软禁在飞龙厩中,在孤独和寂寞中,李亨和他刚刚去世的父亲唐玄宗一样,带着无尽的悔恨离开了人世。

李亨的离世将宦官之乱彻底推上了李唐的舞台,三百年大唐天下,有近两百年的时间受困于女人、藩镇和宦官,开启后面两项的便是唐玄宗父子。

李亨为什么能当上皇帝(一代宦官的布局)(4)

李亨开启宦官之祸

程元振取代李辅国

李唐第九位皇帝李豫(原名李俶)成为第一个被宦官拥立的皇帝,李唐完全成了李辅国一人的天下,李豫被控制在宫中,成了宦官李辅国的干儿子,甚至连见朝臣一面都要经过李辅国的批准。

拥李派大臣也早已经不复存在,自李岘和颜真卿被贬后,李唐就失去了臣子的忠心,想要夺回权力的李豫只能继续依赖宦官。

右监门将军程元振是李辅国手下的二号人物,他与禁军的关系非常好,远比这些年高高在上的李辅国更让禁军将领信赖和依靠,程元振管着京城禁军和百官,李辅国管着程元振。

李亨为什么能当上皇帝(一代宦官的布局)(5)

程元振上位

如果程元振是一个懂得感恩且没有野心的人,李辅国或许还可以多称王称霸几年,但就像李亨对李辅国那样,他又何曾感恩于故去的先帝呢,程元振当然也不会感谢李辅国的重用和提拔,

有了新的掌权宦官的支持,李豫终于敢对李辅国下手了,自当皇帝以来,他还第一次体会到处理朝中大臣像老鹰捏小鸡一样的容易,只不过他这个老鹰背靠的是程元振这条老虎而已。

李辅国在惊愕中被罢免了官职,中书令、兵部尚书终于又回到了正常人手里,他很庆幸仁慈的李豫并没有对他痛下杀手,还给了他一个博陆王的爵位,让他安享晚年,只不过他的好运没有持续太久,就被一个陌生的刺客取走了人头。

李亨为什么能当上皇帝(一代宦官的布局)(6)

李辅国被杀

宦官乱政,长安再陷

覆盖在李豫头上的阴云并未随着李辅国的被杀而烟消云散,新任骠骑大将军程元振顺利接班了,他比李辅国要聪明一些,李辅国仗着李亨的宠信才走上了宦官乱政的一步,权谋机变并不适合李辅国,但程元振却不同,他是在李辅国的影子里一步步爬上来的。

李豫依然被架空,朝中内外所有的事情都要经过程元振才能上达李豫,与他的父亲李亨不一样的是,李亨认识到了李辅国的威胁存在,而李豫则完全沉溺在程元振救主的恩情之中,对他不离不弃。

李亨为什么能当上皇帝(一代宦官的布局)(7)

长安再次丢失

哪怕程元振祸乱朝纲,打压异己,诛杀忠臣,李豫仍旧不闻不问;吐蕃疯狂入侵,程元振就不派兵前往边境支援也不向李豫汇报,等吐蕃军到达陕西彬县的时候,作为皇帝的李豫才刚刚从程元振口中得知这一消息,而他的反应不过是逃跑、启用被丢弃的将领郭子仪。

程元振依旧未曾受到丝毫处罚,或许这个时候,李豫已经没有能力处罚程元振了。兵权都掌控在这个宦官手里,被李豫亲自委任的抵抗吐蕃的统帅郭子仪竟然从程元振手里没有接到一兵一卒,眼看着长安再次沦陷,皇帝逃往三门峡。

各地藩镇将领痛恨程元振乱政,纷纷无视了李豫的调兵命令,竟无一人前来勤王,而这不过才刚刚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