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即使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起眼的用具,也包含着许多智慧与历史典故。

拿我们常见的货币兑换和食品用具来说,古人规定过16两为一斤,筷子长度为7寸6分,这其中蕴藏着老祖宗的智慧,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古代1斤10两相当于现在多少斤(古人为何规定1斤为16两)(1)

秦朝之前,并没有16两为1斤的说法。各自为战的诸侯国,在交易中形成了不同的度量衡。后来秦始皇统一天下,发现这样不利于商业发展,下旨让丞相李斯统一度量衡。

度量衡的具体内容是:长度制度——度;体积制度——量;重量制度——衡。那么,李斯为什么把1斤设置为16两呢?

古代1斤10两相当于现在多少斤(古人为何规定1斤为16两)(2)

当时,著名的工匠鲁班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相加,设置的转换制度是1斤等于13两,而李斯进行了改进,在13之上加3,变成16。这三颗星,被李斯解释为福禄寿三星,并用以劝诫天下商人不要缺斤少两,缺1两损害福星,缺2两损害禄星,缺3两损害寿星。

于是,后世朝代自然而然继承了该算法,直到近现代才改成了10两为1斤。

古代1斤10两相当于现在多少斤(古人为何规定1斤为16两)(3)

至于筷子的长度被设置为7寸6分,则蕴含着特殊的含义。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诞生了筷子。两只为一双,代表阴阳太极理念;方头圆尾,代表天圆地方的思想;7寸6分的长度,代表人的七情六欲。

《孟子·告子上》有“食色性也”的记载,在古人眼中看来,七情六欲是人类的天性,因此将其体现在了筷子的制作上。当然,这并不是固定的标准,真正制作筷子时,人们还是以实用为主。

古代1斤10两相当于现在多少斤(古人为何规定1斤为16两)(4)

从出土文物来看,各个朝代的筷子长短不一,短的有15厘米,长的在30厘米以上。比如秦朝的就是20厘米左右,汉朝为17厘米左右,宋元时期则在25厘米左右。

虽然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些传统文化显得有些过时了,有的甚至已经被淘汰了。但是作为中华儿女,能够了解其由来和背后的含义,还是很有意义的,并且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