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走廊长江沿岸(钢铁长津湖)(1)

巍巍中华今之所以屹立于诸强之首,虽遭西方列强嫉恨,但却不敢侵犯我中华之分毫,回首史程,抗美援朝的战争居功至伟,其中《长津湖战役》虽惨烈,但却以最直接的方式,告诉侵略者,中国必胜之信念,中国雄狮已苏醒,中国脊梁如长城般坚挺。今天,当吴京主演的《长津湖》上映后,这部规模宏大的战争片真实、客观的再现了当年中国人民抗美援朝的战争史实,票房直达48亿,这一切无不告诉着世人,我们中国人是爱国的,英雄们不会被人民所遗忘。

六十三年前,英明的领袖毛泽东主席,在国家初立,国内百废待兴,全国资源贫乏极度困难的环境下,斟酌再三,终于决定开打抗美援朝战争。于是,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率领下,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这场出征对新中国来说是首次出境作战,面对的对手是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装备之精良让我们望尘莫及。当中国人民志愿军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歌声出发时,留在当时人心底的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悲壮。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中最残酷惨烈的战斗之一,志愿军将士在零下40摄氏度的严酷战场环境中,书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至今仍被美国军事学院作为经典教材在教育学生。作为第一部表现长津湖战役的战争片,《长津湖》填补了一个战争题材上的空白。影片讲述了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东线作战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凭借钢铁意志和顽强的战斗精神,击败了美军的王牌之师美军陆战1师,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地区,打出了令世界瞩目的国威军威,一举扭转了朝鲜战争的局势。影片《长津湖》艺术再现了这场战役的残酷悲壮:铁道列车被炸的惨烈,通信塔之战拉锯激烈,新兴里战斗气贯长虹,退伍兵梅生的重返战场,老兵雷公的壮烈牺牲,以及片尾“冰雕连”的静肃、坚毅令敌人为之动容,人虽去,但震撼依旧……影片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不惧强敌、敢于战斗、英勇无畏、震天撼地的战斗精神,谱写了一曲革命英雄主义的壮歌。

三八线,幼时的记忆,是男女同桌吵架时划在桌子中间的那条线。和平年代的孩子更是不会知道其中的惨烈故事和英雄事迹。松骨峰战斗、上甘岭战役等等都因各种文学或影视作品而为人所熟知,但论艰苦残酷,论敌人之强大丝毫不在它们之下的长津湖之战却鲜为人知。如今这个遗憾终于被《长津湖》所弥补,它将六十三年前那场超越人类想象的残酷战役展现在了所有读者的面前,让人唏嘘不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长津湖》重述抗美援朝历史,无疑有着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启示意义,它能给和平年代长大的我们以教育、以鞭策,更多的是让后辈牢记,当前的和平是来之不易的,是革命先驱用血肉换来的。

唯有坚定的信仰,才能撑起民族的脊梁 ! 这是影片《长津湖》给我们的启示。目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变化万千。在祖国发展的今天,我们更要勿忘过去、铭记历史、珍惜今天的来之不易,用我们的决心和努力献出自己力量,维护祖国美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