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境之志当存高远(人生三智不独断)(1)

唐太宗曾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意思是说:照铜镜可以整理好自己的仪容,参照历史能够预测朝代的兴衰,听取他人的建议可以知道自身的对错。

一个人的思维是固化的,只有多参考历史的规律,多听取他人的建议,方知自己的行为与决定是否正确。

不独断,不偏信,多兼听,既是帝王之道,亦是人生大智慧。

人生三境之志当存高远(人生三智不独断)(2)

不独断

《管子·形势》中有言:“伐矜好专,举事之祸也。”

喜欢自夸自大,骄傲自满,独断专行的人,办事往往只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别人的意见听不进去,是坏事的祸端,亦会带来挫折和失败。

商朝晚期,商纣王荒淫残暴。为了讨妲己的欢心,纣王在国都北边的沙丘里,圈养着全国各地送来的奇珍异兽;在南边建立鹿台,用来堆放搜刮来的各种珍宝。

鄂侯直言纳谏,纣王却当场下令将他处死;纣王的庶兄微子对纣王苦苦相劝,亦是无果,只好逃离隐居起来;纣王的叔父比干以死相谏,苦苦劝谏纣王三天,纣王恼羞成怒,下令杀死比干并剖腹取心。

纣王的独断暴行,终使得他众叛亲离,百姓怨声载道,商朝终被崛起的西周推翻,而纣王也在鹿台自焚而亡。

正因他独断专行,刚愎自用,商朝的几百年基业最终葬送在他的手中。

俗话说:“不听众人劝,必定遭难堪。

人生三境之志当存高远(人生三智不独断)(3)

不听他人好心相劝者,必定会遭遇不好的下场。

生活中,很多人也是如此“独断”。想起之前的一个热搜新闻:女子被骗不听警察劝,而后再次被骗了6万。

人的思维常常容易因为眼界的局限而固化,甚至会鬼迷心窍,只认定自己是正确的。

可很多事情往往因当事人深陷其中,而产生误判。

遇事时,需要静下心来,听得进他人的良言忠告,认真思考他人的建议,打破思维固化的常规,才能将事情处理得更完美,切莫一意孤行让自己身陷困境。

不偏信

西汉文学家邹阳曾说:“偏听生奸,独任成乱。”

只听取一面之词,就会产生奸佞之臣,只信任一人,则会造成祸乱。

梁武帝刚登基时,在国内广招贤才。朱异被招募进宫,任命机要秘书,主要掌管文案。

梁武帝晚年喜欢听别人的花言巧语,听不得半点逆耳的言论,朱异就一味的阿谀奉承,即使是梁武帝的决定是错的,朱异也坚决执行。惯于察言观色的朱异,受到了梁武帝的器重。

一天晚上,梁武帝做了个梦,梦到自己一统中原。醒来,他便将这个梦告诉了朱异,朱异说这是陛下统一天下的征兆。

恰值当天,东魏的将领侯景来归降,大臣们都觉得其中有诈,纷纷劝阻皇帝。但梁武帝认为侯景归降正是应了昨晚自己做的梦。

散朝后,梁武帝询问朱异时,他说:“天下归顺,实乃天意。若陛下不接受侯景的归降,便会断了以后归降者的期望。”于是,梁武帝不顾群臣反对,同意了侯景的归降。

果不其然,侯景是诈降,不久就背叛了梁武帝,带兵攻破京城,梁武帝也被困死于宫中。

《史记·留侯世家》中有言:“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人生三境之志当存高远(人生三智不独断)(4)

有利于人们改变缺点的话语大都是不好听的,有利于治病的药多数都是苦味的。

生活中,尤其在职场中,那些会挑出毛病并且要求我们改正的人,大多时候都是出自真心希望我们越来越好,不然谁会愿意得罪人而又不讨好呢?而那些上来就一味吹捧的人,很可能只是逢场作戏罢了。

不要一叶障目,偏听于人,盲目自信于己,做了自己能力范围以外的事情,担了自己担不起的责任,落得进退两难的境地。

做人应对自己有清楚的认知,不要因为别人随便一句话就沾沾自喜。逢场作戏的话,听听就可以过了,逆耳忠言才是应该认真思考的。

多兼听

魏源在《默觚·治篇》中有言:“独得之见,必不如众议之参同也。”

一个人的见解,一定比不上大家相合一致的意见。多方听取意见和建议,才能弥补自身的不足,使自身强大起来。

燕昭王是战国时期很有作为的君主,一心想让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他听说有位叫郭隗的人非常有才能,便亲自登门拜访他,请教他如何才能招纳贤人志士。

郭隗给燕昭王讲了个故事:

从前有位国王爱马如命,重赏千金只为求得一匹千里马。三年已过,国王还是没有找到他心目中的千里马。

这时,有个大臣说有个办法可以为国王找到他想要的马,国王便将寻马的任务交给了他。

那位大臣果然找到了一匹千里马,但马已经死了,就花了五百两黄金将马的尸骨买了回来。国王为此大发雷霆。

可大臣却淡定地说,国王花五百两黄金买马骨的事情传出去,天下人觉得国王是真的喜爱马,天下有千里马的人都会来献马的,国王就能很快地得到千里马了。

郭隗讲完故事,又说:“大王若真想寻求贤人当老师,就从我开始吧,天下人知道连我都能受到重用,比我有才能的人定会赶来的。”

燕昭王听了郭隗的话,就尊其为老师,并修建“求贤宫”。事情传开之后,很多有才能的人都来投靠燕昭王,后来依靠这些人才出智出力,燕国最终打败了齐国。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人生三境之志当存高远(人生三智不独断)(5)

若想成就一番事业,定离不开贵人相助,虚心求教,是走向成功之路的必备秘籍。

人不论是在什么年纪,都不能妄自尊大,尤其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要时刻保持向他人求教的心态,才能让自己不被时代所抛下。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应多和其他人沟通、交流,集思广益才能引导我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多听取他人的看法与想法,将有用的方法统一集合,总结出正确的方法,才能使得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畅通无阻。

扶摇直上

《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中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君王能广泛地听取他人的意见,才能明辨是非。

做人也是如此,独断专行,就很难发现自己的错误;

而若只听他人的一面之词,则会失之偏颇,使自己误入歧途;

唯有兼听才可使我们明辨是非,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防患于未然。

愿世间你我皆能不独断,不偏信,多兼听,能够发现并改正自己的错误,在人生道路的岔路口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步步高升,扶摇直上。


作者简介:碧月,一个热爱古风,喜欢看虐文,立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美少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