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蒋干,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赤壁之战中的群英会,他是群英会里的主角,关于他的生平事迹也仅能从这里找到蛛丝马迹。

真实的蒋干(蒋干之死背后有何秘密)(1)

蒋干画像

除此之外史书中对此人的记载可谓一片空白,不仅没有记载他生于何时,更没有人确切知道蒋干怎么死的以及死于何时。甚至陈寿的《三国志》中正文部分都找不到这个名字,只有在《周瑜传》的注解部分才能找到关于他的只言片语。

历史上的蒋干并不像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写的那样愚蠢无知,被周瑜像小丑一样玩弄于鼓掌之间。他虽然没有诸葛、司马那样的治世大才,也没有庞统、郭嘉那样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出众能力。但也算得上是一时名士,只是他的名气在人才济济的曹营中被埋没,不为人所知罢了。

有人根据群英会推测出了蒋干怎么死的,那就是被醒悟过来的曹操秘密杀掉以泄愤。这样才能最好的解释他在赤壁之战后消失的事实。可也有学者认为,仅凭群英会断定不了蒋干怎么死的,甚至不能断定他在群英会之后是否死掉,因为他仅仅是没能说服周瑜,并没有给曹魏带来什么实质性的损失。至于错杀蔡瑁和张允更是子虚乌有之事,在正史中根本找不到任何依据,所以此事无论如何也不能成为曹操杀蒋干的原因。因此,直到现在,关于蒋干是怎么死的以及他是否死于曹操之手一直都是史学界的无解之谜。

曹操遇蒋干

“曹操遇蒋干”是一句歇后语,它来自于三国时期曹操和孙刘联军之间的那场著名的赤壁大战。由于蒋干前后两次主动请缨“帮助”曹操,给他的主公曹操造成了致命的麻烦,最终导致了曹操败走华容道。从那以后便开始流传这一句歇后语“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真实的蒋干(蒋干之死背后有何秘密)(2)

蒋干剧照

与刘邦遇到汉初三杰,刘秀遇到云台二十八将不同,曹操遇蒋干绝对算不上是风云际会。相反,蒋干这个人简直就是孙刘联军的救星,他在曹操身边除了误事还是误事。曹操一生算得上有识人之明,善于用人,可是却在两个人的使用上出了大错。一个是后来的司马懿,他野心勃勃却隐忍不发,心中韬略和抱负都不在曹操之下。曹操虽然对此人有所察觉但最终还是没能阻止司马懿实现自己的野心,为自己的子孙留下了无穷后患。

另一个错用的人就是这位“辩才无碍,张苏复生”的蒋干蒋子翼了,是他在极大程度上让曹操一统天下的抱负终生难以实现。是他前后两次误导了他所效命的曹操,让他的主公止步北江,难以再向前逾越一步。同是曹营谋士,蒋干的嘴上功夫比起善于韬光养晦的司马懿强出数倍,但是比起真才实干他却不及司马懿的十分之一。在审时度势,多谋善断方面他比司马懿等人差得太远了。甚至可以说遇到他是曹操的不幸,是曹操一生的悲哀。

蒋干庞统

蒋干,字子翼,九江郡人。庞统,字士元,道号“凤雏先生”。蒋干庞统的相遇始于赤壁之战,当时的周瑜故意把蒋干锁到庞统的住所附近,使二人相遇。然后借着蒋干把庞统引荐给曹操之机,趁机献上“连环计”,使曹操的战船首尾相连,为后来火烧赤壁做准备。

真实的蒋干(蒋干之死背后有何秘密)(3)

庞统剧照

事实上,史料上并未记载蒋干庞统两人是否相遇过,更未提及庞统是否和赤壁之战有关系,因此不能断言是不是庞统给曹操献的连环计。这一切完全是罗贯中为了使赤壁之战更为完美,而扭曲史实把蒋干庞统连在了一起。蒋干在《三国志》中记载极少,除了赤壁之战期间奉命游说周瑜,再没任何事迹见于史料记载。而庞统则不然,他是刘备的重要谋士,随着刘备进入西川开疆拓土,为刘备的王霸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在刘备军中的威望和影响仅次于诸葛亮,他的才华和智慧也的确称得上人中龙凤。

可惜的是庞统在征讨刘璋的时候不幸中了蜀中大将张任的埋伏,被乱箭射死在落凤坡,结束了他辉煌而短暂的一生,也带走了他一身令人叹为观止的才华,年仅三十六岁。庞统的死不仅使刘备痛失一臂,也间接导致了荆州失陷。是他的死导致了刘备不得不把诸葛亮从荆州调到自己身边,从而导致荆州空虚,最后失守。从这一点看,庞统的死对于刘备而言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就是三国中关于蒋干庞统的事迹。

蒋干盗书歇后语

蒋干盗书这一典故发生于建安十三年的赤壁大战,他本想一叶扁舟说服周瑜但不想反中周瑜之计,让曹操误杀了自己的水军都督蔡瑁和张允,更创造了一句经典的蒋干盗书歇后语——上了大当。

真实的蒋干(蒋干之死背后有何秘密)(4)

蒋干盗书歇后语往往用来比喻自己设计别人不成反而误中他人之计而不自知。当初的蒋干就是因为自己偷看了周瑜提前设计好的“密信”,还以为自己得到了重要的军事机密。不光如此,他还很忠心地将其偷回,郑重其事地献给了曹操,曹操也一时糊涂错杀了自己的得力干将,致使水军的战斗力大打折扣。由此可见,学富五车却眼高手低确实误事。

蒋干盗书歇后语还被后人比作做事前不懂得深思熟虑,事后幡然醒悟却为时已晚的马后炮行为。想那曹操一世奸雄,终其一生,都生活在阴谋诡计之中,不知有多少英雄豪杰死于他的算计之中。而偏偏是这个蒋干总是能用自己所得到的“重要军情”把曹操骗得晕头转向,而且是先后两次做出错误的判断。献上“连环计”的庞统不正是口才出众的蒋子翼引荐给曹操的吗?曹操先后两次上当,除了蒋干的愚昧无知之外,他自己急功近利的心理更要为这场大败负责。

歇后语现在虽然只是现实生活中朋友之间用来互相调侃的笑料,但它们本身都凝聚了古人的血泪史,其中夹杂的人生哲理很值得人们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