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到王江泾是在2000年大学实习时。

实习单位平湖市水产试验场的师傅带着我们去王江泾采购鱼苗。

那一次我们几个实习生和场里的师傅一起都是坐船去的,王江泾之行唯一感到遗憾的是买好鱼苗就匆匆返回了,没有时间好好地逛一逛这个早有耳闻的古镇。

短暂的接触还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乘坐的船不停地穿梭于河道上,纵横交错的河道及外荡连片的大水面为发展水产养殖提供了优良的条件,使王江泾成为省内重要的四大家鱼养殖基地。

这一次,我希望能更深入地了解王江泾。

带着满满的期待,开始了我的王江泾探寻之旅。

第一站选择了长虹桥。

王江泾旅游(大运河畔的水乡湿地)(1)

在大运河上看到许久未见满载货物的大轮船,心情还是有点激动的。

(大运河也经过我的家乡濮院,小时候每次去住在运河边的大姑姑家,总要跑到运河边去看大轮船。)

王江泾旅游(大运河畔的水乡湿地)(2)

货物装得可真够满的,水位线都已经快到船舷顶端了,外行人看着感觉有点惊险呀。

王江泾旅游(大运河畔的水乡湿地)(3)

长虹桥边大运河上正在捞螺蛳的渔民和渔船。

常年风吹日晒塑造了渔民那一身黝黑发亮的古铜色肌肤,肌肉遒劲有力,有着雕塑般的线条。

不知道这些渔民目前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什么,如果单纯地只是依靠自然水域捕捞终究是不稳定的。

王江泾旅游(大运河畔的水乡湿地)(4)

王江泾旅游(大运河畔的水乡湿地)(5)

“虹影卧澄波,登高供远瞩,南浮越水白,北接吴山绿”。

这便是一桥跨两岸,有着长虹卧波美誉的长虹桥了。

据史料记载,长虹桥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至天启元年(1611-1621),距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了。

期间几经修缮,最近一次重大的修缮发生于光绪六年(1880),修复了太平天国时被损毁的桥栏石。

乾隆下江南时,此桥曾为接驾处。

长虹桥是目前嘉兴范围内最大的石拱桥,也是大运河上罕见的巨型三孔实腹石拱大桥,气势宏伟,形似长虹。

桥全长72.8米,桥面宽4.9米,东西桥阶各有台阶57级,用平整的长条石砌成。

桥栏也是长条石,用石凿的榫卯联接。

这里的每一块条石都可以称之为修洁。

王江泾旅游(大运河畔的水乡湿地)(6)

一艘满载着货物的大轮船正从桥下通过。

王江泾旅游(大运河畔的水乡湿地)(7)

王江泾旅游(大运河畔的水乡湿地)(8)

长虹桥轮船通行主桥洞南北两侧各浇筑有一对防撞墩子,墩子上刻的是神兽“趴蝮(ba xia)”。

趴蝮相传是龙生九子之一,是一方镇水神兽,保一方平安。

趴蝮浑身长满鳞片,脑袋翘高,尾巴下沉,吹胡子瞪眼趴在水面上,就像在警告过往船只,千万别碰我。

王江泾旅游(大运河畔的水乡湿地)(9)

站在长虹桥西侧向桥顶仰望,台阶拾级而上,高耸入云,蔚为壮观。

王江泾旅游(大运河畔的水乡湿地)(10)

王江泾旅游(大运河畔的水乡湿地)(11)

站在桥顶端眺望两岸风光。

王江泾旅游(大运河畔的水乡湿地)(12)

王江泾旅游(大运河畔的水乡湿地)(13)

每一块重达几百斤甚至上千斤的条石,如此严丝合缝地砌垒起来,在那个没有现代化施工机械的年代,古人是如何做到的呢?

不得不叹服于古代能工巧匠的智慧!

王江泾旅游(大运河畔的水乡湿地)(14)

现在的长虹桥已经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江泾旅游(大运河畔的水乡湿地)(15)

王江泾旅游(大运河畔的水乡湿地)(16)

王江泾旅游(大运河畔的水乡湿地)(17)

王江泾旅游(大运河畔的水乡湿地)(18)

王江泾旅游(大运河畔的水乡湿地)(19)

王江泾旅游(大运河畔的水乡湿地)(20)

结束了长虹桥的参观,在前往莲泗荡风景区的路上,意外在镇区邂逅了计划中要参观的机车和碉堡。

略微感到遗憾的是这个展示的机车是一个仿制品,不是当年的原物。

在中国1936年就能通火车的小镇肯定不多,看来当年王江泾已经非常繁荣了。

王江泾旅游(大运河畔的水乡湿地)(21)

王江泾旅游(大运河畔的水乡湿地)(22)

王江泾旅游(大运河畔的水乡湿地)(23)

王江泾旅游(大运河畔的水乡湿地)(24)

这几座碉堡均由青砖水泥砌筑而成,墙体厚约50厘米。

上面开有射击孔和瞭望孔。

原先,碉堡之间各有地道相互连通。

这组碉堡群是日寇侵华留下的重要罪证。

1938年8月,为了达到长期占领并控制苏嘉铁路及王江泾火车站的目的,日军王江泾铁道警备队小队长吉田开始在王江泾镇和附近各村大肆抓捕壮丁,为其建造王江泾火车站碉堡群和营房。

如今,八十多年过去了,这些碉堡保存完好,仿佛在向到访的每一个游客发出无声的控诉,在日寇侵占时期,这里的人们曾经遭受了怎样的苦难。

王江泾旅游(大运河畔的水乡湿地)(25)

嘉兴的城乡一体化可以说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乡村居民的幸福感指数一点都不比城里人差。

五水共治,环境治理,让乡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同规模的休闲观光体验农场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而在乡村创建艺术化LOFT社区更是城乡深度融合的积极探索。

王江泾旅游(大运河畔的水乡湿地)(26)

王江泾旅游(大运河畔的水乡湿地)(27)

有点像砖窑的窑洞入口。

王江泾旅游(大运河畔的水乡湿地)(28)

王江泾旅游(大运河畔的水乡湿地)(29)

像极了一架钢琴的造型。

王江泾旅游(大运河畔的水乡湿地)(30)

王江泾旅游(大运河畔的水乡湿地)(31)

王江泾旅游(大运河畔的水乡湿地)(32)

下午茶时光,来一杯卡布奇诺,将身子慵懒地陷在椅子里,发呆,冥想......

王江泾旅游(大运河畔的水乡湿地)(33)

王江泾旅游(大运河畔的水乡湿地)(34)

王江泾此行最大的意外惊喜莫过于发现了运河陶仓理想村。

远远地就望见一大片砖头叠砌形成的红色建筑,走近才发现整个建筑就像两架紧靠在一起的钢琴,整个区域洋溢着浓厚的艺术氛围。

据说这里已经成了嘉兴新晋网红打卡地,我在的时候就碰到了好几拨专门来拍照的年轻男女。

王江泾旅游(大运河畔的水乡湿地)(35)

去往莲泗荡风景区的路边发现一片粉黛乱子草。

蓝天白云,绿草茵茵,粉色的乱子草,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王江泾旅游(大运河畔的水乡湿地)(36)

这里就是莲泗荡风景区的入口,停车场在离入口几十米的左侧。

王江泾旅游(大运河畔的水乡湿地)(37)

沿街的商铺以售卖香烛等祭拜商品为主,老年进香团是绝对的购买主力。

王江泾旅游(大运河畔的水乡湿地)(38)

王江泾旅游(大运河畔的水乡湿地)(39)

王江泾旅游(大运河畔的水乡湿地)(40)

王江泾旅游(大运河畔的水乡湿地)(41)

网船会期间悬挂的旗帜,“上天王”是“刘王”刘承忠的封号。

王江泾旅游(大运河畔的水乡湿地)(42)

王江泾旅游(大运河畔的水乡湿地)(43)

王江泾旅游(大运河畔的水乡湿地)(44)

王江泾旅游(大运河畔的水乡湿地)(45)

王江泾旅游(大运河畔的水乡湿地)(46)

王江泾旅游(大运河畔的水乡湿地)(47)

刘王庙是莲泗荡风景区的主景点,包含猛将殿和刘王殿,都是为了纪念一个叫刘承忠的人。

刘承忠是元末官吏,最突出的功绩是组织规模浩大的灭蝗战争。

刘承忠死后,老百姓为纪念他的功绩,尊他为“刘猛将军”,建庙塑像祭祀。

百姓祭祀他,以保佑地方平安,免除战争灾难;渔民祭祀他,以保佑渔业生产一帆风顺。

王江泾旅游(大运河畔的水乡湿地)(48)

荡着小舟,穿行于莲叶间,采摘莲子,真想体验一下农事的乐趣!

王江泾旅游(大运河畔的水乡湿地)(49)

从外围远处看到的刘公塔。

王江泾旅游(大运河畔的水乡湿地)(50)

王江泾旅游(大运河畔的水乡湿地)(51)

圆通殿和舅公祠都是新近建成的,目前已经成为善男信女进香祭拜的主要场所。

王江泾旅游(大运河畔的水乡湿地)(52)

这就是主要景点的刘公塔。

其实是1998年才刚刚落成的,并不是古迹。

塔内塑有多座刘猛将的雕像,讲述了他造福老百姓的光辉功绩。

王江泾旅游(大运河畔的水乡湿地)(53)

站在刘公塔顶楼眺望,远处就是清明时节网船会的场地。

到那时,数百艘渔船沿着河岸一字排开,各色彩旗迎风招展,场面一定极为壮观。

王江泾旅游(大运河畔的水乡湿地)(54)

王江泾旅游(大运河畔的水乡湿地)(55)

站在刘公塔顶层不同角度眺望看到的风景。

事先有多么期待,结果就有多么失望。

莲泗荡景区是最让我感到失望的地方了。

我真的不清楚国家3A级旅游景区的招牌是怎么评上的?

或许靠的就是每年清明节期间举行的网船会?

整个景区主要景点都是以善男信女烧香拜佛为主题,我去的当天就看到从旅游大巴车上下来了好几个老年团,肩上披着统一的绶带,直奔寺庙烧香许愿,表达虔诚的信仰。

王江泾旅游(大运河畔的水乡湿地)(56)

王江泾旅游(大运河畔的水乡湿地)(57)

王江泾旅游(大运河畔的水乡湿地)(58)

荷花塘的堤岸种植着桂花树,这个时节桂花竞相绽放,老远就能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

王江泾旅游(大运河畔的水乡湿地)(59)

这个不知道是哪种植物的花朵,这一朵开得特别艳丽。

从莲泗荡风景区出来,在公路边看到了这个荷花塘。

王江泾镇有“中国田藕之乡”的称号,公路旁随处可见成片的藕田,正所谓“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