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按摩少海穴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精神分裂症、肋间神经痛、臂麻、手颤、健忘等。

一:概述

手肘关节处穴位(三穴合用按摩治疗)(1)

拼音

Shào Hǎi

所属经络

手少阴心经之合穴

主治

《针灸大成》

主寒热齿龋痛,目眩发狂,呕吐涎沫,项不得回顾,肘挛腋胁下痛,四肢不得举,齿寒,脑风头痛,气逆噫哕,瘰疬,心疼,手颤健忘。

按摩少海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主治病症】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头痛,眩晕,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尺神经炎,尺神经麻痹。

手肘关节处穴位(三穴合用按摩治疗)(2)

解剖学位置

上肢部穴位

三:取穴《快速取穴彩色图解》

坐位。屈肘成直角,肘横纹内侧端可触及一凹陷,按压有酸麻感处即为此穴。

手肘关节处穴位(三穴合用按摩治疗)(3)

四:针灸法《针灸大成》

《铜人》针三分,灸三壮。甄权云:不宜灸,针五分。《甲乙》针二分,留三呼,泻五吸,不宜灸。《素注》灸五壮。《资生》云:数说不同,要之非大急不灸。



导读:按摩肩井穴的作用与好处提高性功能、治疗肩酸痛、头酸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耳鸣、高血压、落枕、帮助入眠、疏导水液等。

一:概述

手肘关节处穴位(三穴合用按摩治疗)(4)

拼音

Jiān Jǐng

所属经络

足少阳胆经,交会穴(足少阳、足阳明、阳维脉)

主治

《针灸大成》

主中风,气塞涎上不语,气逆,妇人难产,堕胎后手足厥逆,针肩井立愈。头项痛,五劳七伤,臂痛,两手不得向头。若针深闷倒,急补足三里。

【按摩肩井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主治病症:

1、肩酸痛、头酸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耳鸣、高血压、落枕等

2、治肩背痛、颈项痛、牙痛、手臂不举,肩周炎、肩软组织损伤、上肢痛、半身不遂、肺炎、扁桃体炎、瘫痪、四肢厥冷、中风不语、诸虚百损等。

3、乳痈、乳腺炎、滞产,产后血晕,功能性子宫出血、胞衣不下、提高性功能

肩井穴位配伍:配足三里穴、阳陵泉穴治脚气酸痛;治疗乳腺炎特效穴。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治法原则】寒则通之或先泻后补或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按摩手法】按摩肩井穴位的按摩力度不要过重、过久,尤其有血压高或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不可久按重按。

肩井穴的日常保健方法

按摩方法:按揉肩井穴时先以左手食指压于中指上,按揉右侧肩井穴五分钟,再以右手按揉左侧肩井穴五分钟,力量要均匀,以穴位局部出现酸胀感为佳。每日早晚各一次。

二:定位

标准定位

《针灸大成》

肩上陷中,缺盆上,大骨前一寸半,以三指按取,当中指下陷中。手足少阳、足阳明、阳维之会,连入五脏。

《中国针灸学》

在肩上,前直乳中,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高处取穴。

《针灸穴位图解》

手肘关节处穴位(三穴合用按摩治疗)(5)

手肘关节处穴位(三穴合用按摩治疗)(6)

解剖学位置

头颈部穴位

三:取穴《快速取穴彩色图解》

坐位。先确定大椎穴与肩缝最高点(肩部最高骨)的位置,再取两者连线的中点,在两筋之间,按压有明显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手肘关节处穴位(三穴合用按摩治疗)(7)

四:针灸法《针灸大成》

针五分,灸五壮,先补后泻。



导读:按摩曲泽穴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中暑、胃痛、呕吐、心悸、心痛、热病烦躁、臂痛等。

一:概述

手肘关节处穴位(三穴合用按摩治疗)(8)

拼音

Qǔ Zé

所属经络

手厥阴心包经之合穴

主治

《针灸大成》

主心痛,善惊,身热,烦渴口干,逆气呕涎血,心下澹澹,身热,风疹,臂肘手腕不时动摇,头渍汗出不过肩,伤寒,逆气呕吐。

按摩曲泽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主治病症】中暑、胃痛、呕吐、心悸、心痛、热病烦躁、臂痛等。

【作用功效】曲泽穴,清心平燥,舒筋活血

【临床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中暑等。

【穴位配伍】曲泽穴配神门穴、鱼际穴治呕血;曲泽穴配内关穴、中脘穴、足三里穴治呕吐,胃痛;曲泽穴配委中穴、曲池穴治高热中暑;曲泽穴配内关穴、大陵穴治心胸痛。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治法原则】寒则点刺出血或先泻后补或灸之,热则水针或泻之。

【按摩疗法】用大拇指弹拨曲泽穴100~200次,能改善心悸、心痛、咯血。

二:定位

标准定位

《针灸大成》

肘内廉陷中,大筋内侧横纹中动脉是。心包络脉所入为合水。

《中国针灸学》

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尺侧缘。

《针灸穴位图解》

手肘关节处穴位(三穴合用按摩治疗)(9)

手肘关节处穴位(三穴合用按摩治疗)(10)

解剖学位置

上肢部穴位

三:取穴《快速取穴彩色图解》

坐位。伸肘仰掌,肘部稍弯曲,在肘弯里可摸到一条大筋(即肱二头肌肌腱),在其内侧(尺侧)肘弯横纹上可触及一凹陷,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手肘关节处穴位(三穴合用按摩治疗)(11)

四:针灸法《针灸大成》

《铜人》灸三壮,针三分,留七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