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门学说是研究命门的概念、形态、部位、功用,以及与脏腑之间关系的理论。

命门一词,最早见于《灵枢·根结》:“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命门指眼睛。《难经》将命门始作为内脏,指右肾。

关于命门的功用,有主火、水火共主、非水非火为肾间动气之不同。明·赵献可认为命门即是真火,主持一身阳气。明·张介宾则强调了命门之中具有阴阳水火二气,从而发挥对全身的滋养、激发作用。明·孙一奎则认为命门在两肾中间,非水非火,只是存在着的一种元气发动之机,是一种生生不息造化之机枢而已。

历代医家虽对命门的形态、部位有不同见解,但对命门与肾息息相通的认识又是基本一致的。历代医家大多认为命门与肾同为五脏之本,内寓真阴真阳。因此,目前多数医家认为:肾阳即命门之火,肾阴即命门之水。肾阴、肾阳,即是真阴、真阳,或元阴、元阳。古代医家之所以称之“命门”,亦即“生命之门”,无非是强调肾气及肾阴、肾阳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命门和什么病相关(命门是什么地方)(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