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一个热点新闻,就是安徽省黄山市要改名。黄山本名徽州,是明清名府,徽商根本之地,安徽省的“徽”,就源于徽州。北有晋商,南有徽商,天下称雄。徽州,本身就是一块极具历史意义的金字招牌。可

石家庄正定县赵云字子龙(枣庄笑笑生石家庄赵子龙)(1)

出于推广黄山的考虑,把徽州改成了黄山市,硬生生割断了历史文化根本。黄山是徽州境内一座名山,徽州的语境中包括黄山,而黄山的语境中却不会涵盖徽州。发展旅游,自然是为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造福人民,但若为了一个旅游景点,而牺牲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则是因小失大,得不偿失。有些城市确实以著名旅游景点为地名,徽州却不能这样,徽州的历史太过厚重。

黄山要把市名改回徽州,这是好事。不仅是徽州,还有很多城市都嫌自己的市名有些“土”,酝酿着要改回过去叫得响亮的市名。最近最有名的一个例子,就是湖北省襄樊改回更加响亮的襄阳。襄樊是襄阳和樊城的合称,樊城也是名城,但襄阳和樊城一合称,名字就显得有些乡土气息。

石家庄正定县赵云字子龙(枣庄笑笑生石家庄赵子龙)(2)

襄阳自汉朝就名重天下,荆州治所,长江要冲之地,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人杰地灵,历史人文浓郁。襄阳,确实叫起来响亮,襄樊改名襄阳,大多数襄樊人民应该都是同意的。

合肥要改名为庐州,和襄樊改回襄阳还不太一样。因为各种历史和文化原因,消失的襄阳名反而比通行的襄樊更具知名度,襄樊名气反而不如襄阳,这才有了襄阳改回市名的时代基础。而庐州在历史上知名度远不如合肥更响亮,如果把合肥改为庐州,安徽省外的朋友估计一时半会都不知道庐州是哪里。改回当然可以,但要慎重,需要综合考量。

很多人都说枣庄很惨,本来有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兰陵。因为两个男人,兰陵著名古今。一个是北齐第一美男子、因为帅到极致不得不戴上可怖面具的兰陵王高长恭(其实本名高孝瓘)。一个就是迷一般的男人,那个在天下第一奇书《金瓶梅》上署名的兰陵笑笑生。

兰陵,最早出现是在战国时的楚国,其意是高地之上盛开的佩兰,想想都醉人,据说还与大夫屈原有关。到了秦朝统一,于当地设东海郡,其中有一个县,就是兰陵县。但兰陵县,长久以来,治所并不固定,忽西忽东,但大致位置就是今枣庄和今苍山(已改名为兰陵)附近。

石家庄正定县赵云字子龙(枣庄笑笑生石家庄赵子龙)(3)

而且,兰陵一直是东海郡的治所,而东海郡一直是东方大郡,历史厚重。兰陵一直是个县名,直到西晋,才有兰陵郡,相当于地级市。兰陵出了很多牛人,其中还成了一个大姓的郡望,就是兰陵萧氏。兰陵萧氏不算是南北朝时的一线甲族,但因为连出萧道成和萧衍,建立了齐王朝和梁王朝,政治地位高贵,一跃成为甲族。到了唐朝,李白写过一首诗,就是著名的《客中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屡经时代变迁,兰陵依旧忽东忽西,最终划为沂州,也就是现在的山东临沂。苍山县改为兰陵县,但苍山却属临沂管辖,和枣庄没有直接关系了。

枣庄要改为兰陵,只有一种可能了。就是争取把兰陵县(苍山)划归枣庄管辖,然后枣庄再改名为兰陵市。兰陵市辖兰陵县,在这运用历史资源的过程中并不矛盾,如同吉林省还有个吉林市。当然,这就不是枣庄一市能够决定的事情了。

说完了枣庄,再说一说枣庄东面的邻居临沂。其实,也有很多临沂朋友对“临沂”市名不太满意,觉得临沂也是“土”的可以。如果临沂要换市名,有现成的吗?有啊,而且大名鼎鼎,就是琅琊!

石家庄正定县赵云字子龙(枣庄笑笑生石家庄赵子龙)(4)

琅琊王氏,那在历史上叫一个牛X,王与马共天下,经两晋,南北朝,直到唐朝,历经七百年,琅琊王氏都盛名中外,属于一线豪门。而且琅琊还有一位名气更大的名人——诸葛亮。中国人不知道诸葛亮的恐怕不多了,都知道诸葛亮高卧隆中,三分天下,但人家是正宗的临沂人。哦,应该是琅琊人。有这么好的历史文化资源,临沂是否考虑过把市名改回琅琊呢。

石家庄正定县赵云字子龙(枣庄笑笑生石家庄赵子龙)(5)

《三国演义》里,赵云经常骑白马,舞银枪,对着敌人的千军万马大喝:吾乃常山赵子龙也!如果换个地名呢,赵云骑白马舞银枪,对敌军大喝:吾乃石家庄赵子龙也。原来帅帅的画风顿时秒变乡村范。

听说过石家庄的朋友经常对石家庄这个地名吐槽,好好的常山,正定,有多范的名字,偏偏叫什么石家庄。

在西汉时,石家庄称为真定国,地市级单位,郡治在真定,就在现在石家庄的东北角。东汉时,把真定国并入常山国,赵云就是东汉末年常山人,所以自称常山赵子龙。

石家庄正定县赵云字子龙(枣庄笑笑生石家庄赵子龙)(6)

三国曹魏和西晋、十六国依然设常山郡。到了唐朝,石家庄一带称为镇州,晚唐设成德军节度使,但郡治依然是

常山郡。宋朝,把镇州升格为真定府,府治真定。元朝改为真定路(如郡,地级),明朝称真定府,清朝称正定府。无论是常山郡,还是真定府,正定府,府治都不在现在的石家庄。上世纪初,石家庄才慢慢发展起来,称为石门市。解放后改为石家庄,并把河北省会由保定迁到石家庄。有人说石家庄是中国最大的村庄,这话搞笑成分居多。石家庄发展的非常不错,城市名是“土”了点,但这并不影响石家庄的发展。如果真要改名的话,常山、真定、正定,三选一。不过要如果投票的话,不出意外,常山第一,毕竟有个常山赵子龙镇着龙宅。久不用常山,在中国范围内都不太熟悉,但只要把常山和赵子龙绑在一块推广,知名度不是问题,谁还不知道常山赵子龙呢。

最“悲剧”的来了,驻马店。

石家庄正定县赵云字子龙(枣庄笑笑生石家庄赵子龙)(7)

驻马店,乍听起来,像是偏远乡村里的一个灰尘遍地的客栈,远方客人牵着马来打尖住店,人吵马叫,割草喂马。河南省驻马店市是个美丽的城市,发展迅速,整座城市也非常漂亮,人民热情,就是这城市名和石家庄一样,“土”了点。有人要为驻马店改名,有现成的吗?当然有了,就是汝南。

在两汉三国南北朝,汝南大名鼎鼎,特别是东汉三国,汝南名家辈出,产生了以袁氏为主的超级清流豪门。四世三公,大家都知道,说的就是三国枭雄袁绍。人都说汝南四世三公袁家,没有说驻马店四世三家袁家,那“土”味就别提了。汝南袁氏,可以说是东汉末三国初,天下头号名府,袁术这等没品没德的人物敢瞧不起刘备,仗的就是自己这超级豪门的家世。汝南自古就是天下大郡,政治地位相当高,除了汝南袁氏,还有南北朝的清流名门汝南周氏。汝南郡的治所,长期以来,都在现在驻马店下辖的汝南县境内或不远处,那时还没有驻马店呢。

石家庄正定县赵云字子龙(枣庄笑笑生石家庄赵子龙)(8)

隋朝改汝南郡为蔡州,唐初改为豫州,但后来为了避讳唐代宗李豫名讳,又改回蔡州。中唐藩镇之乱,中学课本有篇名文《李愬雪夜入蔡州》,这个蔡州,就是汝南(今县)。宋朝依然称蔡州汝南郡。明朝称为汝宁府,清延之。驻马店市出现的时间很晚,但这不影响驻马店做为古汝南郡的正宗地域传承。驻马店要把市名改成汝南,还是比较方便的,因为汝南这个地名一直存在,就是现在属驻马店市管辖的汝南县。如果汝南县划归其他地级市,驻马店要改名汝南就有点困难了,现在并不存在这个技术性难题。驻马店可以改名汝南市,而汝南县不动,形成市名县名格局,不影响市县两级的发展。

除了以上这五个城市外,还有很多城市的朋友希望自己城市改名的。有人说扬州可以改名为广陵,其实,扬州是古九州之一,扬州其名的历史文化资源一点也不比广陵逊色,“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何其俊逸潇洒!

石家庄正定县赵云字子龙(枣庄笑笑生石家庄赵子龙)(9)

倒是西安,现在有很大的呼声认为应该改回旧都长安之名。

毕竟长安这个名称的历史文化意义,不用多说什么了,威威大汉,煌煌盛唐,万邦来朝,天下倾心。西安的名称,并不是因为慈禧逃到西安给改的名,而是明朝初年就改了,设西安府。西安名称至今也有六百多年了,并非近代才有的,如果保留西安之名,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汉唐长安给历史留下的记忆实在太过深刻了。

石家庄正定县赵云字子龙(枣庄笑笑生石家庄赵子龙)(10)

城市改名,说到底还是为了经济发展,本无可厚非,但一定要慎重,不能急功近利,要充分考虑本地的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归根到底要靠人,并非换个地名就可以日进斗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