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杜陵为什么叫杜陵?闾阎良善是阎良(1)

美术展览 | 艺术推广 | 文化传播 | 公共教育

西安作为13朝古都,

有着悠久的历史,

西安各区的名称,

昨天为大家介绍了长安区和临潼区,

那么,

今天继续为大家介绍阎良区和高陵区。

阎良区

西安杜陵为什么叫杜陵?闾阎良善是阎良(2)

阎良一次源于“闾阎良善”一词,意为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一片祥和之景。阎良如今作为西安的航空城,航空产业极为发达,享有世界级水平!来阎良游玩的人们,可以到栎阳桥和栎阳城遗址转转。

西安杜陵为什么叫杜陵?闾阎良善是阎良(3)

西安阎良航空科技馆位于西安市阎良区蓝天路88号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管理委员会北侧,坐落在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中央部位,占地15亩,建筑面积4700平方米,建筑结构形式为一层钢架结构,整体外观呈动感飞机造型,体现出现代航空产业和航空教育事业展翅腾飞的态势。西安阎良航空科技馆作为阎良飞机城的一个特色项目,凭借其无以伦比的航空文化特色,已成为飞机城一大标志景观和对外窗口。

栎阳遗址

西安杜陵为什么叫杜陵?闾阎良善是阎良(4)

古栎阳都遗址(现阎良区武屯镇官庄、新义、东西党家、南丁、花刘、汤家村战国~汉)1963、1980~1981年勘探、试掘。面积约4.2平方公里,城址呈长方形,东西长约2500米,南北宽约1600米。城垣夯筑。南墙残垣1640米,高0.4~0.6米,基宽6米;西墙残垣1420米,基宽8~16米;东、北墙未见。角门址1座,西门址2座。城内道路13条,其中东西路6条,南北路7条,街宽15.7~17.7米,城内夯筑基址7处,呈长方形,最大者700米。有居住及作坊、水井等遗址15处。城东南、东北、西北为墓葬区,北城墙外还有一东西向渠道。历年出土有铺地砖、空心砖、绳纹筒瓦、板瓦,云纹、葵纹、素面瓦当、圆形陶水管、陶碗、盂、罐、甑、壶、缸、鬲、鼎、金饼、铜镜、釜、镞、“半两”、“五珠”、莽币、铲、石磨、石范、石夯头等。

古栎阳桥

西安杜陵为什么叫杜陵?闾阎良善是阎良(5)

位于阎良区北屯乡与临潼区栎阳镇交界的清河上。距阎良城区7.5公里,是阎新公路一重要桥梁。据清乾隆《临潼县志》载:“县北五十里清河上栎阳桥,明总督武志望倡建”。是一青石条拱桥,坚固耐用,宽7.5米,长30米,高8米。1994年,由陕西省公路局,在古栎阳桥上游150米处又建一新桥。新桥长166米,宽13米,为钢混式双柱,八孔。桥高15米,适应阎良南向交通需求。原桥已成为阎良文物古迹而被保护。

高陵区

西安杜陵为什么叫杜陵?闾阎良善是阎良(6)

高陵区,隶属陕西省西安市,古属雍州,“秦时设县”,隋大业七年筑成,因境内有奉正原横恒于南,原体高隆,称原为陵,故名“高陵”。

高陵区隶属陕西省西安市,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腹地,西安市北部,因境内有奉正塬,塬体高隆,称塬为陵,故名高陵。建于秦孝公12年(公元前350年);地处关中平原,泾河、渭河两岸。东靠临潼区,南接未央区、灞桥区,西连咸阳市渭城区、三原县、泾阳县,北临阎良区,素有关中“白菜心”之美称。

高陵境内有唐昭慧塔、李晟碑、东渭桥遗址等古文化遗迹,是中国建县历史最早的县份之一。

历史

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置县。

新莽天凤二年(公元15)改名千春。

更始元年(公元23)复命高陵。

三国魏黄初元年(公元220)更名高陆。

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又复名高陵,相沿至今。置县以来,随着历代行政建置的改变,县境屡有增析,变化不定,自清代起基本趋于稳定。

三国魏黄初元年(公元220)撤销阳陵县,其辖地部分并入高陵,县境较前为大。

北周明帝二年(公元558),省万年县入广阳、高陵二县。县境较前又有所增大。

唐高祖武德二年(公元619),析本县泾河以南置鹿苑县。

贞观元年(公元627)撤销,辖地复归高陵。

唐武宗会昌元年(公元841),析本县清平乡以奉庄陵,县境较前缩小。

最早记载县境大小的是北宋宋敏求《长安志》。据载:县境东西28里,南北33里。

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泾阳县并入高陵,次年(1266)复立。

明《高陵县志》中,有在明代析东南数里(即张桥、孝义、安信三里之一部分)划归临潼的记载。县境广28里,袤35里。其南省城,东南临潼,东栎阳,又东渭南,东北蒲城,北富平,西北三原,西泾阳,西南咸阳。

清代县境变化不大。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记为东西距30里,南北距30里。东至临潼界10里,西至泾阳界20里,南至咸宁界20里,北至三原界10里,东南至临潼界20里,西南至咸阳界30里,东北至三原界7里,西北至三原界15里。

光绪十年(1884)《高陵县续志》记为东西30里而遥,南北30里而近。

民国时期,县境亦未有明显变化。据民国三十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记载:本县东西相距36里;南北相距33里,面积1188平方里。东至临潼县13里,西至泾阳县21里,南至长安县23里,北至三原县14里,东北至三原、临潼县11里,东南至临潼、长安县28里,西南至咸阳、长安33里,西北至三原县20里。距省城70里。

1953年高陵县与邻县调整插花地时,将高陵区东南的惠家场村划给临潼县,换回原邓、邓家沟、六家庄3村。将高陵县渭河南的班家、草店两村划给原长安县(现长安区),换回马坊滩、兴隆村两村。

1956年5月,高陵县东北的邸家、学杨、刘家庄、湾里赵4村及王化孙的一部分划给三原县,换回南任、北任、官村聂、官村刘、蜜蜂王、吴郑坊马家、白马寺滩7村。

1958年12月14日,高陵县渭河南的耿镇地区(即今耿镇,当时称红旗耕作区)割归西安市,1963年8月20日还归。高陵县东西长20.55公里,南北宽20.1公里,总面积为294平方公里。

2014年12月13日,国务院关于同意陕西省调整西安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撤销高陵县,设立西安市高陵区。

2015年8月4日,高陵“撤县设区”正式挂牌,结束2365年的县制历史。

古迹

流阳陵县城遗址

西安杜陵为什么叫杜陵?闾阎良善是阎良(7)

流阳陵县城遗址位于马家湾米家崖村东产经300米泾河南岸台地上。呈长方形,城墙夯筑。现存南墙残长约600米,东西墙均残长约60米;残高1—2米,基宽3米,夯层厚13—15厘米。因泾河南移,北墙已不存。采集有“长生无极”、“长乐未央”瓦当及外素面、内布纹筒瓦、板瓦残片。西汉景帝时以弋阳县改制,王莽时改为渭阳县。1982年列入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流阳陵县城遗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泾渭分明

西安杜陵为什么叫杜陵?闾阎良善是阎良(8)

泾渭分明自然景观,位于城区南5公里泾渭河汇流之处。汛期,泽水相对为浊而渭水相对为清,非汛期,泾水相对为清而渭水相对为浊。二水任性而自遇,清浊而并流,界线异常分明,成为千古奇观。骚客文人常以此指陈时势,剖析义理,悟出了许多人生哲学,教育了不可胜记的人民群众。唐代吕牧《泾渭扬清浊》诗云:“泾渭横秦野,逶迤近帝京。二渠通作润,万户映皆清。明晦看殊色,潺流听一声。岸虚深草掩,波动晓烟轻。御猎思投钩,渔歌如濯缨。合流合禹力,同共到沧瀛”。

昭慧广场景区

西安杜陵为什么叫杜陵?闾阎良善是阎良(9)

主要有昭慧塔、昭慧院、佛教文化小品、环塔广场、古建长廊、牌楼等景区。

西安杜陵为什么叫杜陵?闾阎良善是阎良(10)

友情链接:

更多文化艺术尽在

亮宝楼艺术文化网:

网址:http://www.sxlbl.com/

sxliangbaolou

我们一直在等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