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

阴道炎是指病菌侵入阴道内而导致的一种炎症。

临床如何诊断阴道炎症(阴道炎症的病理病因及分类)(1)

(二)病理生理

健康的妇女由于解剖学和生物学特点,阴道对病原体的侵入有自然的防御功能。

当各种原因,如PH值改变、雌激素减退等引起阴道生态平衡破坏时,某种致病菌异常繁殖成为优势菌而引起阴道炎症。如果阴道的自然防御功能遭到破坏,则病原菌易于侵入,从而引发阴道炎症。

绝经后的妇女由于雌激素缺乏,阴道壁萎缩,黏膜变薄,细胞内糖原含量减少,阴道PH值可达7左右,使得阴道抵抗力下降,易受到细菌感染。

(三)分类

  1. 细菌性阴道病: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所致的以带有鱼腥味的稀薄阴道分泌物增多为主要表现的混合感染;
  2.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又称为念珠菌性阴道炎,是由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常见外阴阴道炎症,。国外资料显示,约75%的妇女一生中至少患此病一次,45%的妇女经历过2次或2次以上的发病。
  3. 滴虫性阴道炎:是由阴道毛滴虫引起的常见阴道炎症,也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该病可经性交直接传播,也可在公共浴池、浴盆衣物等间接传播。
  4. 为雌激素水平降低、局部抵抗力下降引起的、以需氧菌感染为主的阴道炎症。常见于自然绝经或人工绝经后的妇女,也可见于产后闭经、接受药物假绝经治疗者。

(四)病因

  1. 细菌性阴道病正常阴道菌群以乳杆菌占优势。若产生H2O2的乳杆菌减少,阴道PH升高,阴道微生态失衡,其他微生物大量繁殖,主要有加德纳菌,还有其他厌氧菌(如动弯杆菌、普雷沃菌、紫单胞菌、类杆菌、消化链球菌等)以及人型支原体感染,导致细菌性阴道病。促使阴道菌群发生变化的原因仍不清楚,可能与频繁性交、反复阴道灌洗等因素有关。
  2.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80-90%的病原体为白假丝酵母菌,10-20%为光滑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等。发病的常见诱因有: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妊娠、糖尿病、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以及接受大量雌激素治疗等;胃肠道假丝酵母菌感染者粪便污染阴道、穿紧身化纤内裤及肥胖,使外阴局部温度与湿度增加,也是发病的影响因素。
  3. 滴虫性阴道炎阴道毛滴虫生存力较强,适宜在温度25-40℃、PH5.2-6.6的潮湿环境中生长,在PH<5.0的环境中其生长受到抑制。月经前后阴道PH发生变化,月经后接近中性,隐藏在腺体及阴道皱襞中的滴虫得以繁殖,故滴虫性阴道炎常于月经前后发作。阴道毛滴虫能消耗或吞噬阴道上皮细胞内的糖原,阻碍乳酸生成,使阴道PH升高;滴虫能消耗氧,使阴道成为厌氧环境,易致厌氧菌繁殖,约60%的患者同时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滴虫还能吞噬精子,影响精子在阴道内存活。阴道毛滴虫不仅寄生于阴道,还常侵入尿道或尿道旁腺,甚至膀胱、肾盂,可以引发多种症状。
  4. 萎缩性阴道炎绝经后妇女因卵巢功能衰退或缺失,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壁萎缩,黏膜变薄,上皮细胞内糖原减少,阴道内PH升高(多为5.0-7.0),嗜酸的乳杆菌不再为优势菌,局部抵抗力降低,以需氧菌为主的其他致病菌过度繁殖,从而引起炎症。

临床如何诊断阴道炎症(阴道炎症的病理病因及分类)(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