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最牛逼的皇帝,莫过于唐太宗李世民。虽然伟人说“唐宗宋祖稍逊风骚”,那看跟谁比,在封建帝王中,还是不得了的存在。

大唐闹出动静最大的公主,恐怕就是李世民的十七女高阳公主了。虽然武则天时代的太平公主也是个厉害角色,但性质完全不同,高阳公主出自真爱,太平公主纯粹权谋。

唐玄奘和古塔的故事(初唐第一风月案)(1)

高阳公主(剧照)

在初唐,高阳公主因为一段对真爱的追求,闹出了初唐风月第一案,令李世民都羞愧难当,愤而下令处死风月案中的男主角。

而这位男主角,在当时也是名动朝野之人。不过,他的出名,不是因为位高权重,而是道德才华学识文章。

他就是得道高僧辩机和尚。

辩机在初唐,可以与玄奘法师比肩,只是他没有去西天取经罢了。如果当时李世民安排取经的是辩机,也许他和公主的那段风月案,也就不会发生了。

并不是所有的和尚都和玄奘一样,即使到了女儿国,也能心如死水无波无澜。辩机容貌俊秀,器宇轩昂,且才华横溢。成为青春女子的偶像,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何况,这次遇到的,还是被禁锢于宫中,看到的,不是太监,就是满嘴官话的往上爬的大臣的一个公主呢。

在封建帝王家,公主是一群令人仰慕的存在,她们从一出生起,就生活在人们的羡慕里,是老百姓只能仰望的存在。

但是,子非鱼,很难鱼之乐。公主们也有自己的苦恼,她们养在深宫,能接触到的人,异性的,只有太监和王公大臣。何况太监也算不得是异性。

唐玄奘和古塔的故事(初唐第一风月案)(2)

唐太宗李世民

我国有一句古话,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确实不愁,但对于公主而言,怎么嫁,才是个问题。他们的嫁,几乎都是身不由己,没有丝毫的选择权,更谈不上嫁给自己爱的人。

因为,公主们的婚姻,大多是给皇帝政治联姻用的。王昭君只是普通宫女,都被扮成公主,远嫁匈奴。真正的公主们,就更不必说了。

所以,光鲜之下,血泪斑斑。也因此,各个朝代,都有为自己情感生活抗争的公主,只是抗争的方式方法各不相同罢了。

今天我们说的是高阳公主,她用婚外情,来表达对自己婚姻的不满,遵从内心,追求真爱。虽然结局悲催,但也无怨无悔。

高阳公主,是李世民十七女,庶出,但因为经常承欢膝下,也就深得李世民的喜爱,视为掌上明珠。

父皇的疼爱有加,让高阳养成了敢作敢当到了骄纵的程度,想干嘛就干嘛。这样的女子,其实才是真性情,真正的敢爱敢恨。

本来,高阳以为,父皇对自己疼爱有加,肯定会遵从自己的意愿,让她选择自己的另一半。然而,长大后的她,还是成了父皇的政治联姻牺牲品,把她许配给了房玄龄的二儿子房遗爱。

唐玄奘和古塔的故事(初唐第一风月案)(3)

房玄龄

从李世民那方面来说,他认为这才是对高阳的疼爱。房玄龄,一代名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老子英雄儿好汉,嫁给房家,并不委屈女儿。

可是,他不是高阳,并不知高阳心中所想。而且,房遗爱并无其父的睿智,并无出众的才能,有点二世祖作派,高阳公主一点也不喜欢他。

婚后的高阳公主,郁郁寡欢,宁愿在领地里闲逛,也不愿回家。因为家中,除了看着不爽的丈夫外,还有一个特别讨厌的婆婆卢氏。

就这样,在有一次的闲逛中,公主就遇上了辩机和尚。公主只看一眼,就惊艳了,心中小鹿乱撞。接触之下,言谈之间,这种爱就再也压抑不住了。

这才是她想要的男人,说话要怎么好听就怎么好听,言谈之时,眉宇间英气勃发,整个人看上去,生机勃勃。

而辩机这个出家之人,跟公主接触后,一时间心乱如麻。他平时的镇定,早不知跑到哪个爪哇国里去了。

能令一个得道高僧一见钟情,可见高阳公主确实是罕世美人。

遇到了,岂容错过。高阳耍了个小心机,赐给房遗爱一打美女,任你玩去吧,我要跟我的真爱厮守了。

唐玄奘和古塔的故事(初唐第一风月案)(4)

高僧辩机

辩机呢,他深得皇帝重视,已是玄奘法师《大唐西域记》的主要撰稿人。但在爱情面前,这些都显得无足轻重了。

就这样,两个心心相印的年轻人走到了一起。但是,他们只能偷偷摸摸,因为这种爱,是见不得光的。

如果是现在,公主可以离婚,辩机可以还俗,但那个时代,他们的爱,注定是一场悲剧,从开头就能看到结局。不确定的,只是这结局何时到来罢了。

不过,他们的保密工作做得还是不错的,他们的爱情,持续了近十年。但是,该来的还是来了,而且是曝光于一次意外。

那一日,有一毛贼,潜入辩机大师禅房之中。找遍了,也没找到什么好东西。但是,盗门规矩,不能空手而归,所以就随手拿走了床上的玉枕。

毛贼将玉枕拿给别人看,才知道价值不菲,立马拿去换钱。这一下可不得了,引起了官府的注意,这是宫中之物,是皇帝赐给最疼爱的高阳公主的,怎会流入民间?

赶紧立案侦查,结果就把公主与辩机的绯闻给扯了出来。

唐玄奘和古塔的故事(初唐第一风月案)(5)

公主和辩机(剧照)

李世民得知后,是又羞又怒,这太丢了老李家的脸了。自己的女儿舍不得,辩机也就在劫难逃了,被处以极刑,腰斩于市。

高阳呢,服了吗?根本不服。李世民处死了自己的心爱之人,她对父皇自然也就有了恨。据说,李世民驾崩,高阳公主没流一滴泪。

李世民在世时,高阳虽然不服,但也不敢乱来了。等到太宗驾崩李治即位,再也没有人能管束得了高阳公主。

也许是为了纪念自己那十年生死之恋,也许是报复皇家处死自己所爱,也许兼而有之吧。高阳专门从寺庙中寻觅年轻英俊的小和尚做面首。

可能,在这些小和尚身上,高阳公主能看到辩机的影子吧。

高阳公主实在是另类的所在,连纪念过往都与众不同。

但是,皇室岂容她如此胡来,终于借她在宫中祈福一事,课以谋反罪,被高宗赐死。

初唐这一风月大案,载于《新唐书》,不知何故,《旧唐书》竟然只字未提。史学界,更看重旧唐书的史学价值,因为史料更为真实可信。

而新唐书,加入了一些小说家言道听途说,所以对于高阳和辩机的风月情事,历来颇有争论,还有许多待解之谜。

不知朋友们对这起风月如何看待,不妨留言交流。

,